美退出《反导条约》意味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约论文,意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当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美军下一步反恐怖战争的矛头所指之际,布什政府正式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12月13日上午10时整,布什在白宫玫瑰园说:“《反导条约》阻碍了我们的政府保护我们的人民今后免遭恐怖分子和‘流氓国家’导弹袭击。”他宣称:“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官,保护美国人民是我最重要的职责,我不能够也不会允许美国继续保留一个妨碍我们发展有效防御系统的条约。”
舆论一片哗然俄罗斯反应冷淡
布什的声明是在他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所有成员进行会晤后宣布的,在布什发表讲话的现场,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尔斯也一同出席,充分表明了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的决心和态度。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布什做出这个决定无疑是向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的部署迈进了一大步。尽管美俄在反导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但美国决定退出《反导条约》的消息传出,全球各方仍都为之震动。这不仅是美国自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第一次退出一个重要的国际协定,而且意味着持续了近30年之久的禁止战略防御的国际安全机制将从此崩溃。布什宣布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后两小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他指出,布什的决定是“错误的”,但“条约赋予缔约各方在特殊情况下退出的权利”,因此俄“对美国的决定不感到意外”。
普京称,他完全确信,美国的这一决定并不能够对“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他表示,尽管美国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俄罗斯将继续遵守自己的承诺,把核弹头储备削减到1500-2200枚。作为美国退出《反导条约》惟一当事国的俄罗斯的反应如此平静和冷淡,的确也让众多国际观察家“大跌眼镜”。
与之相反,布什的“退约”决定在其国内和国际社会反到引起一片哗然。在华盛顿,布什的决定遭到国会民主党领袖们的批评。众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民主党成员阿伦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对美俄、以及美国跟世界其它国家的关系非常不利。”他表示,随着布什政府加紧建立国家导弹防御体系,新的世界军备竞赛就在眼前。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拜登担心,美国放弃《反导条约》将使自身更容易受到核扩散等问题的威胁,也可能使美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战争中丧失所需的国际合作。
美俄“反导”之争由来已久
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围绕《反导条约》的修改或废除进行过激烈的斗争。期间,美俄曾多次举行高层次谈判,但一直未能取得结果。为打破僵局,俄总统普京先后向美国及欧盟各国提出联合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议,但未能得到积极回应;而美国方面提出的条约修改意见也根本无法为俄罗斯接受。《反导条约》是1972年5月由当时的苏联和美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的,同年10月3日两国政府交换批准公文以后,条约开始生效。条约是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中最主要的成果之一,条约共16条,无限期有效,但如果签约一方认为与条约有关的非常事件已危及到其国家的最高利益,有权提前6个月通知对方,退出该条约。根据条约,双方有义务不在本国领土上发展全国性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不为这样的防御打基础;双方有义务不研制和发展、不向其它国家转让基于任何平台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或组件,禁止在本国领土以外部署它们,还禁止向其他国家提供这种手段的技术。
《反导条约》被看作是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基石。正是在此基础上,美苏和此后的美俄两国才形成了一系列的核军控和核裁军协议。然而近年来,美国霸权主义欲望急剧膨胀,极力推行导弹防御计划,多方寻求修改《反导条约》。特别是布什政府上台以后更是紧锣密鼓地准备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且美方最终为此不惜退出坚持了几十年的条约体制。俄罗斯在《反导条约》问题上一直坚持原则立场,不愿做出让步。俄政府官员多次发出警告说,如果美国采取单方面行动破坏《反导条约》,俄美建立的战略裁军机制将毁于一旦,俄方将对此做出反应。俄军方领导人甚至表示,如果俄被逼无奈,将解决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的分导多弹头问题,重新制定生产中程弹道导弹的计划,并增加巡航导弹的核弹头数量。针对俄罗斯在坚持《反导条约》上的强硬立场,美国政府及军方曾提出了包括购买俄制导弹,提供军事援助和举行美俄联合演习等在一系列“优惠”条件来试图让俄国人做出让步。而俄罗斯在充分考虑了美俄安全合作前景,其国内经济恢复水平,特别是其目前的战略威慑武器状况后,也“默认”了美国的“违约”行为。
“退约”是否会引发军备失控?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为俄美之间长达数年的反导之争画上了句号。12月14日,华盛顿对普京的反应正式表示欢迎,称“这表明美俄关系非常牢固,能经得住考验,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等等。然而,国际军事分析家们对美国政府的“退约”举动均表示忧心忡忡。他们指出:美的一意孤行将破坏世界战略稳定,导致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美加速建立世界军事霸权的举动,必将对俄及欧洲安全带来威胁;美退出重要国际条约,在政治上违背了俄美两国刚建立的信任合作气氛,在经济上使俄被迫背上了扩充军备的包袱。
尽管《反导条约》之争让美俄两国领导人费尽了心机,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所针对的目标可远不只是俄罗斯的核导弹。据美国五角大楼公布的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5个国家已经部署或被怀疑将部署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而且这些武器的射程均在数千公里以上,对美国本土以及海外驻军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鉴于美国在全球的利益都受到了威胁,因而必须用反导弹防御系统来抵御这种威胁。”但据西方形势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人这种“造盾防矛”的做法恰恰适得其反。因为一旦那些拥有中、远程导弹攻击能力的国家认识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将影响到其威慑和实战的效能,那么他们就不得不进一步加快其导弹现代化进程。“如果弹道导弹被认为已经过时和可能被击落,拥有导弹便没有意义,就必须增加弹道导弹数目,提高其性能,或不得不从别国引进更新的技术。”因而,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推行在实际上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的军备竞赛进程。
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在近期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便警告说,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可能会引起全球众多国家之间的全面军备竞赛,任何一个有核国家的“点滴举动”都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而到了那个时候,无论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如何“威力强大”,恐怕也难免“天网恢恢,疏而有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