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论文_许康进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论文_许康进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摘要:在新改革的推动之下,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也要转换方向,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核心素养发展。这篇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从而推动教学转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在初中阶段,学生物理知识还比较浅显,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不能够深入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经过对物理知识的不断学习,学生就会形成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自然科学中的问题。这种能力的形成就是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物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在新课改推动之下,要求在物理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对于物理来说,其核心素养就是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解决自然科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熟练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

认识世界是无止境的。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原理和规律,这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和方法。学生要掌握这些原理和规律,从而更好进行实践探索。

(二)熟练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路

认识世界需要方法。因此,要树立掌握方法和思路,要把这些方法和思路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更好的掌握世界。

(三)科研态度

在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只有具备严谨的科研态度,才能在学习和实验中一丝不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四)解决问题能力

在学习中,原理和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物理学科为社会所用。

因此,作为物理老师,要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不自觉的把这些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中,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高兴趣,融入到教学中去,真诚和学生相处,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一)创设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要运用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让物理在生活中得到深化,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样不仅学起来更加轻松,而且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极大提升。

比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课程的时候,如果单纯的进行讲解,学生就会非常枯燥,就会对浮力不容易理解。老师可以借助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把抽象的浮力变成具体的浮力。在小时候,小学生会用纸叠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去小河边把纸船放在水里,小船就飘呀飘,飘到很远的地方去。当老师讲到这些的时候,学生们会回到美好的回忆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老师再把话题转移到浮力上来。为什么小船会漂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力量让它们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这样老师就把浮力引入进来,学生就会带着兴趣听课。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浮力的现象,老师让学生一一列举出来。有的说我们夏天游泳的时候,水的浮力作用,把我们举到水面,让我们不能沉到水底。有的说,我们把手深入到水里的时候,会感觉到一股向上的拖力,那种力也是浮力。同学们把生活中的各种浮力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生活中的浮力更加多样化。学生们就会对浮力非常感兴趣。这样,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就会非常容易理解浮力,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彻底打开,他们就会不断向生活延伸,把生活中的问题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并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灵活掌握物理知识,还能从生活中学会解决物理的方法,这样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一点点培养起来。在生活中让学生学习物理,在生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得到深化和提升。

(二)创设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问题对学生来说无疑是给学生指路的明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尝试各种答案,在求证的过程中,就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表现和探究能力被激发出来的体现,如果教师总是按部就班,不提问题,自己把难点重点都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告诉学生,学生不需要进行探索就可以坐享其成知道答案,那么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无处实行,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一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可能学生会有很多错误的答案和试探的方法,但是这是学生迈出自己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一步。比如在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几个问题给学生,问学生,为什么洗过的衣服有时干的快有时干的慢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有很多答案,有的学生会说和温度有关,因为衣服在夏天干的比较快,冬天则比较慢,就是因为夏天温度高,而且冬天要是室内有暖气,衣服在暖气旁边比在室外干的快;还有的同学会说和衣服展开的程度有关系,如果洗过衣服,把它最大面积展开,那么干的就会快一点,反之,如果团成一团,或者是叠成一个方块,那么干的就会慢一些;还有的同学说和衣服是不是有风吹有关系,风大的地方衣服干的快等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一一验证他们的答案,说温度的同学可以拿着蜡烛等有温度的东西去做常温下水蒸发的速度快慢的对比实验,以此类推,然后学生就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再给学生解释课本中的内容,蒸发和温度高低有关,和液体的表面有关,和液体上空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分别对应学生说的温度、面积、风有关,学生就能很容易记住这三个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得出结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物理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创设实验,培养核心素养

在物理学习中,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做实验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从简单到复杂,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物理中的科学探索兴趣更浓。比如在进行摩擦生电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同学准备一根木头铅笔,然后把纸撕成小碎片,然后让学生在头发上摩擦铅笔,然后把铅笔靠近纸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会惊奇的发现,纸片被铅笔吸附起来了,接着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相关的知识:铅笔通过和头发的摩擦带了电,当它靠近纸屑时,微小的电流就能够把纸片吸附起来,类似的情况还有玻璃棒和丝绸的摩擦,橡胶棒和毛皮摩擦等等,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普及正负电和原子的知识,让学生对摩擦生电了解的更透彻。通过让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有趣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解答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给学生物理解释,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更感兴趣,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够随之提升。

总之,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初中物理教学不能仅仅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去探索和改造未知世界,让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人。

参考文献

[1]贝婧一,张青松,赵海娜.调动积极性,立足核心素养,优化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5):59-60.

[2]陆建忠,邹海群.基于生活现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和态度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4):20-21.

论文作者:许康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论文_许康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