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牛”之牛
——二战风云人物哈尔西
赵国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灿若繁星的风云人物中,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应该是公认的榜上有名。他生于1882年10月30日,逝于1959年8月16日。在二战风雷激荡、猛将辈出的太平洋战场上,哈尔西犹如一道流星划过历史的星空,短暂却十分闪亮,简单而又有丰富的内涵。他深受部下爱戴,是当时美军人气最高的将领之一。因勇猛而获“蛮牛”绰号,又因随和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他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海军将领、国家英雄。而今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深受其影响的各国军队和统帅军队的将领依然存在。经过“血与火”洗礼的“蛮牛”身上,究竟有哪些品质,能让他建此盖世奇功、名垂青史?或者说,“蛮牛”之牛牛在哪,使得美国及世界军人对其争相探究和借鉴。
“蛮牛”之牛首在执着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上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对待理想的态度和行动却大有不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有的人望洋兴叹、止步不前,或者退而求其次,于是理想变成了空想;有的人不屈不挠、奋进不止、坚忍不拔,最终走向成功的巅峰。“蛮牛”哈尔西就属于后者。哈尔西的父亲是一名海军学院的教员,这使他从小就对海军有了深厚的感情,立志走当年父亲走过的路。从海军学院入学然后当海军,成为少年哈尔西梦寐以求的理想。在15岁时,他开始考虑申请海军学院推荐名额,因没有议员阶层和海军高层推荐,他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推荐名额,但他决心绝不放弃。因无他法,就提笔给时任总统麦金利写了封情真意切的自荐信,尽管这封信并没有得到总统的回信,但他小小年纪就有此勇气,已足见其执着和坚定的决心了。在随后近两年的岁月里,哈尔西又为争取推荐名额做了各种努力,结果都失败了。但他还是不气馁、不放弃,他决心另辟蹊径,和家人一起“曲线救国”,先去当一名军医,于是1899年他进了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学习。在医学院尽管十分刻苦努力,但他也从来没有忘记当初的理想。几个月后,国会通过了一项授权法案,海军学院的总统推荐名额增加了5个。在他母亲和新泽西的大律师埃德加·葛瑞特的努力下,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总统麦金利的推荐名额。1900年7月7日,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终于在美国海军学院庄严宣誓入学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军校学员。
“蛮牛”之牛在牛劲
“蛮牛”之牛还在于他有一股牛劲,认准的事情一条道跑到黑,撞了南墙不回头。这点在哈尔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人能及。他对新技术、新装备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1927年春,海军学院组建了自己的首支常备航空队,这支航空部队就驻扎在哈尔西当舰长的雷纳号上,归他领导。这时已经45岁的他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就跟着作战指挥德威特·C·拉姆斯一起学习飞行,他沉湎于飞行中并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飞行员。但是由于视力检查没过关,最终还是与职业飞行员失之交臂,不得不回到驱逐舰任职。但这段经历和热情为他赢得了机会。1934年,他因这段飞行经历被邀请出任萨拉托加号航母指挥官,而要出任这个职务,他还必须先参加航空观察员课程。这时他已经是一位当了祖父、年过半百的人了。而同他竞争的则是一批拥有充沛精力和犀利视力、年龄只有22岁的年轻人。但“蛮牛”来了牛劲,决心要同这些年轻人一比高低。他把自己的培训任务从观察员学生调整为飞行员学生,并不要求任何特殊照顾,一名教练主动提出在每次飞行前帮他检查降落伞都被他坚决拒绝,他要像所有人一样自己检查。他训练十分刻苦而且要克服视力上的天生缺陷,为了能够在最后期限内完成课程,他的日常训练是1天上演3台戏:先是飞战斗机,然后是海上巡逻编队飞行,最后再回来飞战斗机。在28天的时间里,他的飞行超过了80小时,他的体重从最高时的230磅,降到155磅。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并获得了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的职位。显然这一关键的职位为他在二战乃至整个人生中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获得这一职位的,不是别的,正是他的“蛮劲”、不服输的精神、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渴望。
“蛮牛”之牛在神奇
哈尔西(前排中间)因为人随和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哈尔西已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
哈尔西(中)英勇善战,集合了足智多谋又行动大胆的优点
“蛮牛”之牛除了他本身具有的特质外,好像上苍对他也特别青睐。遇到他似乎子弹都长了眼睛,只能与他擦肩而过。1941年11月28日,哈尔西率以企业号航母为主的第8特混舰队为威克岛运送海军陆战队飞机。计划在12月7日前返回珍珠港,但因为突遇狂风,延误了1天,哈尔西和企业号就此逃过一劫。珍珠港遭偷袭后,哈尔西奉命劫击日本攻击舰队,但因情报失误使哈尔西的舰队向珍珠港以西追击,这无疑又挽救了哈尔西和企业号。因这时若与珍珠港以北的日本攻击舰队相遇,以当时的实力来说哈尔西必死无疑。但是死神就是不喜欢哈尔西,另一件事同样说明了这一结论。当时哈尔西和莫里舰长在舰桥上紧盯着没有一点夜间降落航空母舰经验的鱼雷轰炸机不得不实施夜间降落时,一架蹂躏者轰炸机降落时固定鱼雷的金属带突然断裂,脱落的鱼雷像一条死鱼一样在飞行甲板上猛烈摩擦前行。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鱼雷引导头上的引爆器碰到了甲板的上层建筑,那么爆炸肯定会把建筑物变成碎片,哈尔西和大批人员恐怕就难以幸免,但脱落的鱼雷就好像长了眼睛一样,笔直地朝着舰首航行,到达阻拦索时被甲板人员迅速挡下并拆掉了引爆器。更为神奇的一次是在哈尔西从教练机转为飞现役飞机降落的时候,他的飞机轮子碰到了一个什么东西,接着机尾翘了起来再次进入空中,然后飞机就翻转了180度来了个底朝天,救护车和飞机救援车鸣着警笛呼啸着抢了过去,到了后发现他皮毛未损,还一个劲地说对刚才发生的事纳闷。教练让他做深呼吸放松放松,但他拒绝那样做,而是要了另一架飞机,再次起飞完成了几个更为复杂的动作,漂漂亮亮地落到了地上。真是有惊无险,平中生奇!
至于老贾,孟导也不想追究了。一来是找不到人,二来要是被老贾骗的事一捅开,孟导因为“鬼打眼”的经历在另一种意义上出了名,那对于爱面子的孟导才是真正的悲剧。所以眼不见心不烦,孟导巴不得老贾再不出现。
“蛮牛”之牛在牛气
“蛮牛”之牛更在于他有着别人没有的魅力。他对朋友和部属忠诚、坦荡、耿直、开朗,说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遮遮掩掩,因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学院毕业时被称为“所有人的朋友”,到部队后赢得“水兵的上将”之称,深受官兵爱戴。这从他的同事和部属对他的评价中最能看出这一点。如他在离开贝纳姆号去驱逐舰担任指挥官后,他的副手朱利安·惠勒海军上尉多年后这样评价他:“他拥有非同常人的人格魅力,全身散发出一种天生的让人着迷的特质。看上去他好像从来不讨厌任何人……很少有他在场超过5分钟还没有人大笑的……他离开贝纳姆号时的场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他在这艘舰当舰长只短短几个月,但是当他离开的时候船上所有人均来到甲板上为他送行,其中一些人还是双眼饱噙着泪水,这说明了一切。”1938年哈尔西被任命为航空母舰第2分队司令官后,他经常组织研讨会和作战推演,当时的初级上尉、后来的海军作战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回忆:哈尔西“有本事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不管是谁的意见,他都非常衷心地欢迎,而且总能敏锐地察觉出意见中的可取之处。“所有人,”他强调,“都对哈尔西将军着迷。”1942年,时任护航驱逐舰兰斯当号舰长斯梅德伯格中校评价哈尔西,“他有一种能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他团队中的一分子,而且他总是随时都能准确地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他会……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船上……主动向你问好,让你感到你认识他,他也认识你。他拥有一种非凡的才智。”
何佳存 男,1992年出生于浙江金华,2015年于浙江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可充电传感器网络、移动收集数据策略等.
“蛮牛”之牛在魅力
“蛮牛”哈尔西牛气冲天,不论什么场合,都会语惊四座。既体现了他敢战、敢为、敢当的一贯作风,也充分展示了他作为前线指挥官的自信、胆识、气魄和坚定决心。武者尚勇,文者喜墨。“两强相遇勇者胜”,战场上指挥员的意志对战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1942年1月8日在舰队司令部晨会上,在讨论派航空母舰突袭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作战方案时,有一些军官提出反对意见,哈尔西听后火冒三丈,禁不住站起来大声呵斥这是失败主义的观点,他指出这个方案是存在风险,但如果一点风险也不敢担当的话,那么就永远也无法制止这场战争。他不仅表示支持这个作战方案,而且主动请缨带队出击。1943年1月2日,哈尔西受邀访问新西兰时,面对记者关于日本下一步的行动会是怎样的提问,他坚定地回答:“日本下一步将后撤。我们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迫使他们后撤。他们不可能阻止他们后退的趋势。”当记者再次问他对是否坚持之前曾引起世界哗然的预言—盟军将在1943年取得完全胜利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没错。”“我们还剩下363天的时间以完全实现我的预言,而且我们正在这样做。”在记者问他对目前对日作战的进展情况是否满意时,他的回答更加干脆:“在我们首次对他们发起进攻时,我就相信我们1个战士顶他们3个,我现在可以把这一数字增加到20个。他们不是超人,尽管他们努力让我们相信他们是。”这就是“蛮牛”哈尔西,以“牛气”亮“底气”,他的话总能让朋友感到鼓舞,让部属受到激励,而让敌人闻之丧胆。看似口无遮拦,实则用心至极。
“蛮牛”之牛在英勇善战
“蛮牛”之牛在英勇善战。战斗是军人的符号,思战、敢战、善战是军人的天职,这在哈尔西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小时候渴望成为海军,在他经过九曲八折成为海军军官后,他渴望战斗。1917年4月,因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美国正式宣战。这时正在海军学院担任军体教官的哈尔西开始变得不安和焦躁起来,担心错过战争的机会。他四处活动,到处托关系,终于在当年11月获得批准,同意他离开战争学院前往昆士敦担任美国商船护航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他十分兴奋,在作战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军事才干,受到上级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哈尔西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1924年后,先后担任驱逐舰舰长、战列舰副舰长、海军学院雷娜号练习舰舰长;1935年,奉命在飞行学校受训之后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已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整个战斗中他指挥果断,屡建奇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果,为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二战结束,尼米兹正在签署相关文件,背后从左往右依次是麦克阿瑟、哈尔西和谢尔曼
哈尔西两次荣登《时代周刊》封面
纵观哈尔西的一生,不难看出:“蛮牛”不蛮。他忠于海军、果敢善战、勇于担当,正直无私,粗中有细。尼米兹海军上将曾亲自撰文说:他很专业,很称职,军事上很具攻击性,同时又很细心不盲动。他罕有地集合了足智多谋又行动大胆的优点,在作战谋划中哪怕是猫叫那样的风险也能够觉察出来,而且一旦得手就会乘胜追击取得更大的战果。他拥有超凡的领导艺术,这为他赢得了部队广大官兵的拥戴。他惟一的敌人就是日本人。尼米兹将军的这段文字,既是对哈尔西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哈尔西一生的真实写照。1959年8月16日,哈尔西一个人呆在自己的房间内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了。他的一生轰轰烈烈,但他的死却是这样安静,英雄如此落幕,不能不说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3.对到底的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进行验算时,应该采用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相加的时间,对电器进行验算时,应该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与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相加的时间。
责任编辑:张传良
标签:风云人物论文; 二战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论文; 1959年论文; 太平洋战场论文; 德里克论文; 将领论文; 美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