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记忆传承的纳西族档案资源优化建设研究
梁思思
摘 要 纳西族档案资源的优化建设,可以达到丰富馆藏、保护和传承纳西族记忆的目的。本文阐述了纳西族档案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其资源优化建设的必要性,剖析了其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通过采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丰富馆藏资源,加强集中化建设,做好规范化建设和有序化管理工作以及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等方式,以期为纳西族档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民族记忆 纳西族档案 资源建设 东巴经
纳西族档案资源是民族记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纳西族档案已有一定的探讨,但对资源建设问题的研究尚未深入。2016 年,《云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地方民族特色档案征集工作”的方针[1];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提出了七大任务,其中任务之一便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2]。由此,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对反映纳西族社会历史情况、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各种原始记录的征集活动如火如荼,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谨从民族记忆视角探究其资源建设问题,对传承保护纳西族民族记忆,开发其民族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纳西族档案资源优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传承保护纳西族民族记忆。2003 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国家档案局于2002 年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评定纳西族东巴古籍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都是保护纳西族民族记忆的一种形式,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对于保护纳西族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对传承纳西族民族记忆及国家记忆有重要作用。纳西族有自己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记录将东巴文化具象化,例如东巴经在世界上存有大约四万册,《创世纪》是东巴经中著名创世类神话,记录了从兄弟姐妹互相婚配血缘家庭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研究纳西社会状态变化和婚姻形式变化的重要历史记录[3]。若对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源进行集中建设,将有利于保护纳西族民族记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高等院校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要培养学生建立工程的思想,从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觉很吃力。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慕课、翻转课堂等对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新技术也为教学提供了便利,用技术服务教学是改革的方向。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的学生课堂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如图1 所示。
2.有利于开发利用纳西族档案资源。纳西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民族发展有积极意义。例如纳西族铜器制作是丽江传统民间手工艺技术之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统的纳西族铜器是纯手工打制,工艺独特,曾多次参加省内外诸多城市文化会展,受到广泛关注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4]。将这一传统手工艺建档保护,有利于对铜器制作手工艺的开发利用,使之产业化,利用已建设的档案对纳西族特色文化进行开发和宣传,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对纳西族地区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纳西族档案资源优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现状分析
1.档案馆馆藏资源体系单薄、内容贫乏。经过长期建设,云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省、地州和县级三级馆藏资源体系。但就现状来看,以云南省档案馆和丽江市档案馆为例,纳西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经笔者调研,云南省档案馆建有纳西族档案全宗,全宗号为“S013”,该全宗于2013 年完成征集,截至目前,云南省档案馆保存有反映其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古籍研究等各方面档案,如表1 所示。
表1 云南省档案馆纳西族档案馆藏情况统计表[5]
4.纳西族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滞后。2016 年,丽江市发布《丽江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2015 年—2029 年建设规划》,对建立少数民族档案数据库、完成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全文数字化进行了统筹部署[8],2016 年4 月1 日,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要求,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档案部门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档案资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9],这些都使得纳西族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推进指日可待。但其数字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网站建设方面仅建有“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网”,没有一个专业的纳西族档案信息网站,云南档案信息网也只对纳西族档案有简单介绍及图片展示,丽江档案信息网还处于建设之中。纳西族档案的数字化主要依赖现代信息手段对其进行录入、整合、传播,在这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难题,与此同时,还缺乏数字化的专业人才,各个机构对纳西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并且没有一个组织机构制定统一规划。
2.丰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纳西族档案资源。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方案,加强纳西族档案收集的力度,拓宽纳西族档案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多措并举地展开接收与征集工作,以便丰富档案馆纳西族档案数量和类型,优化馆藏体系。
表2 国内东巴经档案文献民间散存情况不完全统计表[7]
由表2 可看出,许多珍贵的东巴经档案文献资源散存于民间,极易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受到损毁。除了东巴经文献资源外,纳西族石刻档案资源主要还遗存有汉文碑刻,其种类繁多,墓碑有木氏土府署内的《明丽江土官木高碑》《丽江土官知府木东碑》,寺观碑有在丽江白沙发现的《金刚、大定二刹碑记》,丽江玉龙村北岳庙的《北岳庙碑记》等。这些碑刻都是珍贵的档案资源,亟待抢救保护。另外,纳西族民间口述档案文献如创世史诗《创世纪》、英雄史诗《哈斯战争》、叙事长诗《鲁般鲁饶》等、散文体神话《七星披肩来历》等,还有文化习俗传说等类型的档案资源,这些口述档案,不仅收集困难,而且想要真正理解、破译、推广和利用这些珍贵口述档案也十分不易。因此,对散存的纳西族档案资源进行收集,势在必行。
3.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处于无序化状态。目前,国家综合档案馆纳西族档案资源都是从基层单位接收或个人手中征集而来,由于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在分类整理、保管期限划分等基础业务开展过程中缺乏标准指引,不规范操作,导致档案资源整理质量参差不齐。经过笔者调研,各级档案馆在纳西族档案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物档案中的男女服饰与纸质档案存放于同一档案架上,一些其他实物档案例如纳西族乐器在整理时也没有选择适合的装具,而是陈列在橱窗中,这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隐患,使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处于无序化状态。如何利用国家和地方相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现有民族档案管理的标准条例使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更加规范有序,是其资源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电解厂房生产环境,电解厂房配设了送风机组系统。送风机组为3台TZK- 120、2台TZK- 180型,送风量分别为120 000 m3/h 、180 000 m3/h。送风总管为10 mm厚CPVC塑料2 200 mm×2 200 mm方形风筒,支管为DN400 mm CPVC,多风口多点均布于二楼电解槽旁,送风系统配有多级调控便于分配的插板阀、球阀、平行式多叶调节阀,采用下进上排式送风,夏季把厂房外新鲜清凉空气强制输送到电解槽旁,冬季采用135 ℃左右蒸汽将进风加热至24 ℃以上送入厂房,将潮湿酸雾从屋顶通风架窗户排除。
丽江市档案馆于1990 年8 月和11 月分两批共收集了69 本东巴经,丽江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有68 个左右的全宗、档案约22720 卷,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492 卷和部分资料。该馆保存的历史档案资料中有许多纳西族汉文历史档案,比较珍贵的有丽江木氏土司的《木氏族宦谱》、清代编制的《乾隆丽江府志略》《光绪丽江府志稿》、民国编制的《东巴文资料》、洞经乐队名册《永保平安》等[6]。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虽然已经对纳西族档案资源进行了基础建设,并已初具规模,但整体看来总量不足,结构、门类、载体类型单一,内容贫乏,尤其实物类档案较少,体系较为单薄。
为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水十条、河长制以及平安西江、平安北江建设的实施要求,为提高水上搜救机构、专业救助和社会化救助力量的联动协作水平,提升水上人命救助、船舶救援和水域防污应急处置能力,11月15日上午,佛山市举行2018年佛山市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习水上联合应急演习。佛山市政府高荣堂副秘书长等领导出席演练活动。
三、民族记忆视域下纳西族档案资源优化建设路径探索
第二,创新档案资源管理方式,通过实体集中或信息集中的模式实现档案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13]。实体集中适合档案馆库藏比较充裕的档案馆,可以把所属区域内有关纳西族的档案统一接收、整理和提供利用;条件不具备的档案馆,可以制定相应规范、标准,通过纳西族档案目录备案、接收数字化成果、备份保存电子档案等方法,实现档案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要特别注意标准统一、格式规范,以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
2.纳西族档案资源保存分散、收集困难。纳西族档案资源分散保存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国内外散存的东巴经档案已有2 万—4 万多册,民间也散存了大量的以东巴经档案文献为主的纳西族档案资源,主要散存于云南玉龙县、宁蒗县、香格里拉县和维西县等,具体分布情况如表2。
第一,加强纳西族非物质形态档案建设,争取将其和纳西族传统档案建设统一布局。纳西族除了用东巴文字记录的档案外,还有许多形式的档案,例如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原始宗教东巴教、祭祀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医药以及民族歌舞、节日、工艺等。纳西民歌是人民劳动生活中的精神产品,纳西先民上山狩猎、打柴唱山歌,下江、下河捕鱼唱渔歌,下地种庄稼唱田歌,气候变化有四季歌曲[12],这些都源于纳西族人民生活。代代传唱的纳西族民歌体现了纳西族人的生活,纳西族还有棒棒节和三朵节等民族节日,“阿丽丽”“窝热热”“勒巴舞”等民间歌舞,不仅反映了纳西族原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还是纳西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再现了纳西族丰富多彩的生活、生产状态,因此各级综合档案馆应当对这些原始的历史记录进行集中化建设。
第三,纳西族档案资源集中建设要做好纸质档案、照片档案、缩微档案和音视频档案数字化,在原有目录文本录入基础上,应增加全文录入、全文图文对照录入。而对于一些已由机构和个人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纳西族档案,档案馆还要集中做好这些数字档案的直接转化。
加强纳西族档案收集工作,第一,纳西族档案接收可分为常规接收和现场建档,除了各级档案馆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例行常规接收外,还可到纳西族聚居地进行现场采访、录音录像等特殊接收方式建立纳西族口述档案;第二,纳西族档案征集可分为常规征集与有偿征集,纳西族档案分别散存在国外各个国家、国内文化机构、政府民族事务机关、社会组织等,还有一部分散存于民间个人手中。相关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可以通过协商、复制、合作开发等方式对民间及各单位保存的纳西族档案进行征集,也可以向各单位或民间征购或购买。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保驾护航。云南省各级人民政府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就充分重视纳西族历史档案的征集和建设,并且从政策层面给予了一定的保障。1994 年,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管条例》第二十条提到,重点保护东巴经卷及画卷、东巴壁画,第二十五条中指出,加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特别是要重点抢救和保护东巴文化、白沙细乐等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10]。2001 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其中对加强对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东巴文化做出明确规定[11]。在原来民族自治单行条例基础上,制定了《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上升为云南省地方性法规。这些政策法规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步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并为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宏观的设计和安排部署。而下一步,应制定一套专门针对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的政策条例和规划,与此同时,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来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以此为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保驾护航。
3.加强纳西族档案资源集中化建设。
最后,建立档案文献寄存中心,可为散存在个人手中的纳西族档案提供一个妥善保管场所,保证了纳西族档案拥有者的个人所有权。而对于流失海外的东巴经档案文献进行征集与追索,主要可以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协议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追回。
4.重视纳西族档案资源规范性建设与有序化管理。相关的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纳西族档案实施有序管理。建议将纳西族档案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实态性可移动档案;第二类是实态性不可移动档案;第三类是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第一类包括:纳西族古籍、家谱、账本、文书、金文、石刻、木刻、造像、碑刻、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各类实物。例如,纳西族东巴经古籍、木氏土司石刻档案以及木氏土司世袭宦谱、人物传记等文书档案。第二类包括如丽江古城、木府等。第三类包括如纳西族民歌,束河古镇皮匠传统工艺,各种节日、纳西古乐及口述档案等。
高职学生相对本科学生来说,其学习力较低,对于学习没有强大的欲望,比较重视自身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群体意识较强,天生便拥有一种融入群体的渴望。高校社团就是有兴趣爱好一致的同学组成自发的组织,社团活动也是基于学生的共同目标开展的,如他们能在社团学到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更早的积累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不仅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升有好处,更坚定了自身目标和追求,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的同时,更是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其自治性也比较凸显。
同时,各级综合档案馆应当制定一套分类整理、科学鉴定和有序管理的规则对纳西族档案资源进行管理,如云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应当统一按时间、记录符号、载体材料、主题性质、文件名称、政权机构、来源等分类,采用这种分类方式对纳西族档案进行系统整理,或将纳西族档案分为文书档案、图书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名人档案六类,档案资源建设形式可按照实态性可移动档案、实态性不可移动档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其有序化管理,例如在实物档案管理问题上,不是简单摆放在橱窗内,应为实物档案制作专业装具,以便科学、规范地管理纳西族档案。
我的短发每月必理,且锁定一家老店。理发师从小高变成老高,我已理了二十年。老高边理边说:“你头发也稀喽!”我打趣他:“你已脱成光头了!”我坐等理发的空当,特别爱看别人的“头上草”。有被人摁住、哇哇大哭的黄毛小子,有撩着秀发臭美耍酷的帅哥靓妹,有发型奇怪、染成彩色的时尚青年,有简单朴素、从不挑剔的中年老年……瞅着来往顾客的“头上草”,如若看过了人的一生。
5.开展纳西族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第一,统一标准规范。国家已出台许多数字化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但纳西族档案分别散存于不同的组织机构,其数字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档案资源网络共享,而共享的实现需要统一标准规范,应针对纳西族民族特色,制定一套内容、格式以及检索等方面的标准,在档案资源类目设置、标识符号、存储过程、查询、交换及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能够统一规范[14]。第二,加大建设部门、人员和技术投入。应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多元化地开展数字化建设,可以和网络通讯部门合作,获得网络资源方面的优惠。在软件开发公司定制一套适合管理纳西族档案的系统软件。第三,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活态性纳西族档案特色数据库。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核心,以各个图书馆、博物馆、民委古籍办和民族研究所等为共建单位,开展本地区资源共建工作,如将纳西族民族音乐、舞蹈教程等资源共建共享。第四,建设具有纳西族特色的文化传播信息平台。除了已有的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网外,还应当建立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专业网站,比如增加查询功能,可以提供档案信息传输服务,为利用者提供信息反馈平台等,在设计上也应突出纳西族的民族特色。
本案例从变量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层层实验探究,领悟实验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以问题串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思考,掌握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学会确定变量、控制变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提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的通知[EB/OL].[2017-09-15].http://www.yn.gov.cn/yn_zwlanmu/qy/wj/yzbf/201607/t20160727_26270.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11-2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12]赵沛曦,张波,张涌.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6,14(3):48-50.
[4]谭莉莉.珍贵的纳西族东巴经历史档案[J].档案学通讯,2005(5):91-94.
[5]纳西族档案[EB/OL]http://www.ynda.yn.gov.cn/ztsj/ssmzzt/201610/t20161013_443489.html.
[6][7]华林.西部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集中保护问题研究华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95-99.
[8]丽江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2015-2029 年建设规划[EB/OL]http://xxgk.lijiang.gov.cn/zfxxgkml/201707/t20170701_583365.html.
[9]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EB/OL]http://www.saac.gov.cn/news/2016-04/07/content_136280.htm.
[10]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016/143794.shtml.
[11]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EB/OL].[2001-06-01].http://www.34law.com/lawfg/law/1797/2820/print_1789243834.shtml.
[1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EB/OL].[2014-05-05].http://daj.xam.gov.cn/mdaj/1372268/1372277/1375921/index.html.
[14]赵德美.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5-99.
Research on the Optimized Construction of Naxi Archives Resources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Memory
Liang Sisi
Abstract The optimized construction of Naxi archives resources can enrich the collection, protect and inherit Naxi mem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stribu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of Naxi nationality,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By improv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nriching the collection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the centralized construction, doing a good job in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and orderly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we hope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xi archiv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s in other minority nationalities.
Keyword national memory; Naxi archives; resources construction; Dongba scripture
中图分类号 G27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5-27
DOI: 10.16565/j.cnki.1006-7744.2019.12.23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民族记忆传承视域下的西部国家综合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共建研究”(编号:16BTQ09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梁思思,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主要为民族档案资源建设。
标签:民族记忆论文; 纳西族档案论文; 资源建设论文; 东巴经论文;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