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政协建言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茹佳梦[1](2021)在《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茆云松[2](2021)在《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思想研究(1978-1995)》文中研究指明
胡家宁[3](2021)在《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馨平[4](2021)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起已逐步实现由“精英”向“大众”过度的教育模式。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激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较去年超出52万人,再次突破历史最高点。日渐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加上愈发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促使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加速走进政府决策者的视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在2015年3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总理李克强着重强调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的工作方向。创新创业的完善与发展成为当下我国既能有效缓解社会就业问题又能快速拉动市场经济的关键途径。大学生作为我国“双创”政策中的特殊人群主体,与其相关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及典型性。随着“经济新常态”趋势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开始尝试对“双创”政策内容及执行效果提出新的要求。笔者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代表性政策出台过程,探索政策路径完善的启示。从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入手,分析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致力于探究政策从引发关注到政策出台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政策框架和政治背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策企业家、政策共同体以及公众的主要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得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面临问题流信息转换困难、政策共同体协调配合度不够、政治流系统环境有待改善以及政策窗口开启驱动力不足的议程创设困境。在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未来的完善路径中,笔者将结合2019年末“新冠”疫情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动,以多源流政策分析结论为依据,以三大源流角度为研究基础,探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发展的原生动力与次生动力,从构建和拓宽社会问题的获取途径、加强政策共同体之间的资源调配、注重政治系统的开放性等方面出发,提出创新创业政策完善路径,将“防疫常态化”形势与我国现阶段国情进行耦合,帮助政府决策者及政策受益者明晰政策发展脉络,以期为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激发创新创业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力与持久力。
单思璇[5](2021)在《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指明哈尔滨有着辉煌的革命历程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尔滨的革命活动为我国的全面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侵略以及国民党的针锋相对,英勇的哈尔滨人民从未停止过抵抗,哈尔滨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历的苦难是那个时代悲剧的缩影,全市人民进行的英勇抵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开始广泛在中国传播,哈尔滨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洗礼,中共哈尔滨组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群众举行了大量的爱国运动,为人民获得了全面解放的光明前途。从建党到建国期间,共有数千名共产党员在哈尔滨工作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旧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为纪念前辈的伟大功绩,对相关会议遗址、交通联络处等进行修缮,修建了大量的纪念场所,这些旧址不仅是哈尔滨革命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对当代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旧址是红色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红色物质文化的合理开发、科学传承和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红色文化研究热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实际调研,追溯其历史根源,客观分析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问题原因,提出了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重点研究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首先,在文章的绪论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其次,按时间顺序系统的介绍哈尔滨红色物质文化的来源,分区分类介绍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受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处红色遗址现状的优劣与利用效度的高低参差不齐,按照遗址的现状对其进行系统介绍。再次,实际分析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找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最后,对照问题及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致力于哈尔滨红色物质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郭煦[6](2021)在《黑龙江省 破解“投资不过山海关”难题》文中提出黑龙江最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1年,该省将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大力推行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云端招商,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人才、政策、资金、技术全要素服务保障能力,持续磁吸国内外企业"争过山海关"。
刘洋[7](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王茜儒[8](2020)在《东兴城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是我国的一项惠民工程,致力于解决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加快,对建设整体舒适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保证这项惠民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使居民切实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全程施工作业及工程质量就要格外重视。本文以佳木斯棚户区改造项目七期安置区工程为例,研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而对其进行预防和应对,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本文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的顺序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风险研究。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该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该施工单位的相关信息,为后文研究提供现实基础。第二部分,结合当地实际和工程项目情况,采用德尔菲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归纳,得出风险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识别到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和计算排序,得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受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并按照重度风险、中度风险、轻度风险对风险进行划分,以便对重要的风险进行重点防控。第四部分,提出适用于该企业的风险防控计划,为了保证计划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采用了功效系数法对拟提出的三个风险防控计划进行评估,经过多指标的验证,最终选择最适合该施工单位的风险防控计划,并详细制定措施和应对计划。为保障工程全程的顺利施工,提出了风险全程监控机制,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因素带来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和损失。
孙曈[9](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张琳琳[10](2020)在《鸡西市政府扶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更是主体中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兴起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并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基本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来提高的,这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创新这个必要的要素,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创新投入不够,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鸡西市是黑龙江省地级市,目前在石墨、煤炭、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上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涌现出一大批含有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鸡西市政府在扶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着发展环境不优、政策体系不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不活跃等问题。在相关理论方法和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法,深入政府职能部门和走访部分中小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鸡西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发展环境、财税支持、人才激励等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梳理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分析鸡西中小企业创新扶持政策存在的不足。通过比较分析,提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激励企业培养创新人才等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优化,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二、黑龙江省政协建言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政协建言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4)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创新与创业 |
二、创新创业政策 |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多源流理论提出背景 |
二、多源流理论基本论点 |
三、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 |
四、多源流理论的适用性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内容及变迁 |
一、初步探索:1999 年-2007 年 |
二、推广普及:2008 年-2014 年 |
三、战略导向:2015 年-2017 年 |
四、完善成熟:2018 年至今 |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演变特点 |
一、以解决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探索 |
二、以拉动经济为目的的创业推广 |
三、以创新驱动为战略的发展导向 |
四、以针对性强化为主的系统完善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源流 |
一、指标:社会经济问题集中体现 |
二、焦点事件:强大符号引发强烈关注 |
三、反馈:多种渠道反馈政策情况 |
第二节 政策源流 |
一、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出台政策 |
二、地方政府:加强落实政策措施 |
三、高校:制定针对性支持方案 |
四、专家学者:软化政策相关者 |
第三节 政治源流 |
一、政治气候:创新创业成为政府工作重点 |
二、管理权限:分工明确为政策议程作准备 |
三、国民情绪:民意所向加速政策提上议程 |
第四节 政策窗口 |
一、政策企业家:助力三流融合 |
二、政策之窗开启:促使“双创”升级版落地 |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议程的多源流困境及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议程创设的困境 |
一、问题流信息转换困难 |
二、政策共同体协调配合度不够 |
三、政治流系统环境有待改善 |
四、政策窗口开启驱动力不足 |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路径 |
一、注重社会问题的获取途径 |
二、加强政策共同体内部的资源协同 |
三、注重政治系统环境的开放性 |
四、促进政策之窗开启的持久性和迅速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主要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问题界定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
(二)红色精神文化资源的内涵 |
(三)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难点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哈尔滨城区红色文化概况 |
一、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的来源 |
(一)党的建设时期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三)解放战争时期 |
二、哈尔滨红色历程留下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概述 |
(一)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总体概况 |
(二)道里区红色物质文化 |
(三)道外区红色物质文化 |
(四)南岗区红色物质文化 |
(五)香坊区红色物质文化 |
(六)其他城区 |
第三章 哈尔滨城区红色遗址现状与利用程度调查举要 |
一、开发和利用均较好的红色物质文化遗址 |
(一)历史遗存类 |
(二)纪念场所类 |
二、保存较好但未开发的红色物质文化遗址 |
(一)革命英烈活动旧址名人故居疗伤地被捕地 |
(二)革命活动地秘密活动地革命学校机关旧址 |
三、闲置未开发的红色物质文化遗址 |
(一)革命英烈活动旧址 名人故居 疗伤地 被捕地 |
(二)革命活动地 秘密活动地 革命学校 机关旧址 |
四、原址已拆除现已重建它物的红色物质文化遗址 |
(一)历史遗存类 |
(二)纪念场所类 |
第四章 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一、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限 |
(一)开发观念有待提高,机构有待健全 |
(二)资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较低 |
(三)相关部门重视力度不够,红色物质文化开发模式存在弊端 |
二、宣传工作欠缺 |
(一)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不足,社会重视程度差 |
(二)宣传人员思想观念存在偏差,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
(三)宣传渠道狭窄,形式单一 |
三、理论与实践引导力度不足 |
(一)人们对红色物质文化的认可度很低 |
(二)红色物质文化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有待丰富 |
(三)没有将红色物质文化融入到当代人们的生活中 |
第五章 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的发展策略 |
一、政府:加强红色物质文化体系构建 |
(一)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红色物质文化产业投资规模 |
(二)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
(三)加强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拓宽红色物质文化挖掘途径 |
二、社会:提高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的影响力 |
(一)利用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人才队伍建设改进产业管理模式 |
(二)丰富宣传渠道,赋予红色物质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特征 |
(三)红色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
三、高校:着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
(一)创新红色物质文化大学校园教育形式 |
(二)将红色物质文化科学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中 |
(三)加强红色物质文化校园建设,积极开展红色物质文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黑龙江省 破解“投资不过山海关”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十四五”十个新突破 |
持续磁吸企业“争过山海关” |
(7)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东兴城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办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项目简介与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2.1 企业概况 |
2.1.1 企业简介 |
2.1.2 工程施工简介 |
2.2 工程项目简介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建设内容和规模 |
2.2.3 项目特点 |
2.3 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
2.3.1 风险管理制度 |
2.3.2 存在的问题 |
2.3.3 问题产生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3.1 风险识别意义及过程 |
3.1.1 风险识别意义 |
3.1.2 风险识别主要过程 |
3.2 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3.2.1 进度方面的风险因素分析 |
3.2.2 质量方面的风险因素分析 |
3.2.3 政策方面的风险因素分析 |
3.3 风险识别结果 |
3.3.1 风险识别总结 |
3.3.2 创建风险列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
4.1 棚户区改造安置区项目风险评价原则与方法 |
4.1.1 评价原则 |
4.1.2 选取评价方法 |
4.2 棚户区改造安置区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选取评价指标 |
4.2.2 建立评价体系框架结构 |
4.3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 |
4.3.1 建立层次分析法评估结构 |
4.3.2 构造判断矩阵 |
4.3.3 确定风险因素权重 |
4.3.4 一致性检验 |
4.4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与排序 |
4.4.1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风险排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计划 |
5.1 风险防范总体方案 |
5.1.1 风险防范的目标 |
5.1.2 风险防范的制定原则 |
5.1.3 风险防范具体内容 |
5.2 风险防控计划的制定与选择 |
5.2.1 风险防控计划的制定 |
5.2.2 功效系数法 |
5.2.3 风险防控计划的确认 |
5.3 风险防控计划 |
5.3.1 可规避风险的控制措施 |
5.3.2 可承受风险的控制措施 |
5.3.3 可转移风险的控制措施 |
5.3.4 项目全程风险监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
2.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论文不足之处 |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认同 |
(二) 政治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二、 参政党认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 调查基本内容 |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
第九部分 (开放题)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鸡西市政府扶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小企业 |
二、技术创新 |
三、政府政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二、政府干预理论 |
第三章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及政策体系 |
第一节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
一、中小企业是一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
二、市场竞争中的中小企业创新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三、政府激励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外在动力 |
第二节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
一、财政扶持政策 |
二、金融扶持政策 |
三、科技扶持政策 |
四、人才扶持政策 |
第四章 鸡西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政府扶持实证调查 |
第一节 鸡西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
一、鸡西市中小企业概况 |
二、鸡西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概要 |
第二节 鸡西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举措及效果 |
一、政府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步伐在加快 |
二、政府部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加强 |
三、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效果初步显现 |
四、政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初见成效 |
第五章 鸡西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未能形成“万众创新”的氛围 |
一、政策宣传还需加强 |
二、企业自主创新主动性还需提升 |
第二节 缺少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 |
一、金融政策不够积极 |
二、财税政策还未建立 |
第三节 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政策体系不完整 |
一、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力不足 |
二、人才待遇激励政策难于实现 |
三、人才培训政策体系不健全 |
第四节 创新平台建设不完善 |
一、产学研合作平台沟通不顺畅 |
二、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质量不高 |
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定位不明确 |
第六章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成功经验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德国 |
第二节 国内科技领先城市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经验 |
一、北京 |
二、上海 |
三、肇庆 |
第三节 国内外政策经验比较及启示 |
一、国内外政策经验的比较 |
二、对鸡西市政府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启示 |
第七章 完善鸡西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
一、营造尊重科技的社会环境 |
二、构建服务科技的政策环境 |
第二节 加快推进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 |
一、补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 |
二、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
第三节 建立完整的科技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政策 |
一、推进利用项目引人政策 |
二、提高人才经济待遇政策 |
三、完善社会地位激励政策 |
四、建立人才培育培训政策 |
第四节 利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进政策实施 |
一、让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政策的推动器 |
二、让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成为政策的收集器 |
三、让中介服务机构成为政策落实的纽带桥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政协建言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 茹佳梦. 江南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思想研究(1978-1995)[D]. 茆云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习近平人民利益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研究[D]. 胡家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4]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D]. 黄馨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哈尔滨城区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研究(1921-1949)[D]. 单思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黑龙江省 破解“投资不过山海关”难题[J]. 郭煦. 小康, 2021(07)
- [7]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8]东兴城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王茜儒.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9]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鸡西市政府扶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 张琳琳.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