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于秋红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于秋红

于秋红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81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手术治疗,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40例,基本满意18例,一般2例,护理满意度96.66%。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经处理均好转。结论:阑尾炎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提高手术疗效,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观察发现并发症并及处理及精神护理,提升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并发症;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208-02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胃肠道反应和全身反应,可有并发症。一旦确诊,应及早施行阑尾切除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好转配合治疗及护理[1]。患者主诉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6±2.5岁。发病就诊时间1~12小时,平均 5小时。其中单纯性阑尾炎患者35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0例。

1.2 方法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切除阑尾并清除腹腔脓液后放置引流管。阑尾周围脓肿先行非手术治疗,待肿块缩小局限、体温正常,3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手术。若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体温日渐升高、肿块增大、疼痛无减轻,则应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待伤口愈合3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

1.3 结果

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40例,基本满意18例,一般2例,护理满意度96.66%。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经处理均好转。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焦虑 主要是心理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在与病人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并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有关急性阑尾炎的知识,稳定病人的情绪,减轻其焦虑;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疼痛护理 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及病人精神状态、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以及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特别注意腹痛的变化。若病人腹痛加剧且范围扩大、出现发热等,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2]。如物理降温、止吐、止痛等。观察期间慎用或禁用止痛剂,如吗啡等,以免掩盖病情;需禁食、输液、应用抗生素;禁服泻药及灌肠,避免腹部受凉,以免肠蠕动加快,增高肠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向病人解释术前需要作好常规准备,必要时胃肠减压。

2.2术后护理

2.2.1疼痛 病人回病房后,按不同麻醉安置体位。血压、脉搏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以减小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咳嗽时协助按压伤口。按医嘱给予止痛剂。

2.2.2自理受限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及脉搏。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起床活动。术后禁食6h。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卧床期间提供生活护理。鼓励病人术后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一般术后6h下床活动。使病人了解运动对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的作用。

2.3 并发症护理

2.3.1切口感染 多见于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若切口感染表现为术后3~5d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红肿、压痛,治疗原则为先试穿刺抽脓液,或在波动处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排出脓液,放置引流管,定时换药。一般短期内可愈合[3]。引流管需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当引流液量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淡至浆液性,病人体温及血象正常后,可考虑拔管。

2.3.2粘连性肠梗阻 与局部炎性渗出、粘连性体质和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可有阵发性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和排便异常,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手术治疗。

2.3.3腹腔内出血 常发生在手术后24h内,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而引起系膜血管出血。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使病人平卧,静脉快速补液、输血,并紧急手术止血。

2.3.4腹腔感染或脓肿 常发生于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尤其阑尾穿孔伴腹膜炎的病人,但也可因炎性渗出物积聚于膈下、肠间隙、盆腔而形成脓肿[4]。病人常在术后5~7d出现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有腹痛、腹胀、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也可能出现直肠子宫膀胱刺激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等,应及时和医生联系并进行处理。

3.讨论

阑尾炎手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但是也由于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相对简单,故不易引起医护人员对术后护理的重视。指导病人术后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利于切口愈合;但应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劝导病人术后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特别是增加腹压的活动,以防形成切口疝。出院后生活应规律,劳逸结合。若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林岩,谭永芳,卢玉友.实用手术护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36.

[2] 衡素华,刘媛媛.阑尾炎的术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 8(11):122-123.

[3] 姚立梅,宋文卓.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 14(2):202-203

[4] 闫秋玲.76例急性阑尾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 3(16):158-159.

论文作者:于秋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于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