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应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再抽选出7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子宫肌瘤进行切除。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剖宫产时将子宫肌瘤切除。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情况住院时间不存在较大差距,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切除的子宫肌瘤进行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均为平滑肌瘤,其中有7例为玻璃样病变,5例为红色病变,3例为囊性病变,1例患者出现坏死。结论:剖宫产应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利于术后子宫收缩正常,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出现产褥感染等情况,还可抑制子宫肌瘤发展。剖宫产应用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安全可行性强。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诊室中多发疾病,也是女性发生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根据临床数据得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有趋向于年轻化趋势,这对女性的妊娠有着严重影响。而且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出现早产、流产、胎盘前置、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以及产褥期感染等情况均高于普通妊娠女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1]。如果此类患者选择顺产,对胎儿和产妇生命安全均有一定影响,因此,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选择剖宫产手术。所以,本文就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剖宫产手术,分析其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10到2017-12共7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再抽选出7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23至44岁,平均年龄(34.52±1.43)岁。肌瘤位置:粘膜下子宫肌瘤11例,浆膜下子宫肌瘤25例,肌壁间子宫肌瘤37例,混合性2例。单个肌瘤57例,多个肌瘤18例。
研究组:年龄24至45岁,平均年龄(35.34±1.52)岁。肌瘤位置:粘膜下子宫肌瘤10例,浆膜下子宫肌瘤26例,肌壁间子宫肌瘤38例,混合性1例。单个肌瘤59例,多个肌瘤16例。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血液传染性疾病;③其他肿瘤;④精神系统疾病;⑤语言障碍;⑥肝、肾器质性病变;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子宫肌瘤进行切除。
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剖宫产时将子宫肌瘤切除。实施麻醉后,进行剖宫产手术,胎儿和胎盘分娩后,查找子宫肌瘤个数和具体部位。在粘膜下肌瘤、肌瘤靠近下段切口实施剥除术,再将切口缝合,针对单个肌瘤间肌瘤可在肌瘤底部注射宫缩素,在肌瘤表层纵行切开直到肿瘤壁,再进行钝性分离,剥除肌瘤。在蒂部钳夹去除肌瘤,选择可吸收线缝扎蒂根部。缝扎止血后,将浆膜层进行缝合。在手术过程中,合理掌握应用宫缩素肌瘤,让子宫保持良好的收缩状态,降低出血量。对于瘤体周边较大的血管可进行切断缝扎,一定要保持动作轻柔,不可穿透粘膜,以免再次妊娠出现子宫破裂的情况。对多发肌瘤而且彼此之间相近,尽可能的在同一切口剥除,降低对子宫肌层的创伤,还可减少出血量。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妇体温恢复情况,对比两种患者复查后,子宫恢复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
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x±s)
2.3 病理检查结果
将切除的子宫肌瘤进行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均为平滑肌瘤,其中有7例为玻璃样病变,5例为红色病变,3例为囊性病变,1例患者出现坏死。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产妇的妊娠和分娩均有一定影响。粘膜下肌瘤可是子宫腔出现扭曲、受精卵运行时间延长以及内膜血供障碍等情况[2]。一般发生在粘膜下肌瘤表层,从而诱发胎盘异常。偏大的肌壁间肌瘤因为机械性阻碍、宫腔急性使胎儿无法正常生长,进而出现胎盘低置或者前置,甚至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产道梗阻,胎儿无法分娩而诱发难产,同样也会引发宫缩乏力,延长产程,产后大出血。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自然分娩,无需干预,但是需做好产后出血措施。一般需要选择手术的患者会符合以下几点:子宫肌瘤直径超过7cm,而且有红色性病情况,分娩期间子宫肌瘤会出现产道阻塞,胎先露下降困难,出现难产,进而诱发宫缩乏力或者阴道出血[3]。肌瘤退行性病变严重,腹膜受到刺激,出现腹部疼痛、低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情况。肌瘤和胎盘位置接近,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产妇出血以及胎盘滞留等情况。所以,产前进行B超检查,一定要注意肌瘤与胎盘的位置。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将肌瘤清除有着重要意义。术后,子宫肌瘤会有所缩小,但无法完全消除还应实施手术。所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实施剖宫产手术可避免二次手术,不仅节省医疗费用,更为患者减轻痛苦。肌瘤清除利于子宫收缩协调,促进子宫早日恢复,减少产褥期出血以及感染等情况。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实施剖宫产手术清除肌瘤可行性强。有的研究者认为:在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清除子宫肌瘤,会导致机体出现感染等情况,增加出血量,若遇特殊情况还需将子宫切除[4]。此外,患者受到感染、出血的机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师技能的提高,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边界清晰,以分离,而且对宫缩素非常敏感。通过此次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实施剖宫产与单独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体温以及手术时间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偏高一些,但是与单独实施子宫肌瘤患者相比,无较大差距,这更加表明了其安全性与可行性[5]。
综上所述:剖宫产应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利于术后子宫收缩正常,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出现产褥感染等情况,还可抑制子宫肌瘤发展。剖宫产应用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安全可行性强。
参考文献:
[1] 何敬海,安霞,王聪,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疤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3(8):565-567.
[2] 陈洁.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126-127.
[3] Timor Tritsch IE,Monteagudo A,Cali G,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nd early Placenta accreta share common histology[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4,43(4):383-395.
[4] 丁枫,张压西,赵丹,等.化瘕消胚汤和甲氨碟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276-2278.
[5]Kang SY,Park BJ,Kim YW,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cesareanscar ectopic pregnancy:hysterotomy by transvaginal approach[J].Fertil Steril,2011,96(1):25-28 .
论文作者:伍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子宫肌瘤论文; 肌瘤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子宫论文; 情况论文; 胎盘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