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诚实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20000
摘要:分析了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从图底关系、建筑总平面、功能区及房间布局等方面,探讨了建筑方案中的设计要点及设计思维,提出只有重视建筑方案的设计,才能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从而保障建筑的整体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方案 设计原则 设计思维 要点分析
前言: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最初的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如方案设计不够合理,就会影响后续的设计以及施工图的设计,即使及时的进行补救工作,其效果也有所影响。所以相关建筑企业需要对建筑方案设计引起重视,以此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居住需求,对建筑的外观设计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建筑方案设计中使用图式思维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方案设计的水平,更 好地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
2. 探讨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2.1 分析图底关系:开始任何一项建筑方案的设计所需要考虑的内容都很多。在考虑相关设计问题的时候,可将其中的矛盾方面进行有效的简化。比如在分析图底关系的时候,可将需要设计的建筑房间当作是一个设计的要素,并将室外人群聚集的所有活动区域都当成是设计要素,只有这样才能让各个分区促进具体分析的设计要素,并且还要解决这个设计阶段当中存在的设计矛盾。不过我们还需意识到在分析具体建筑方位中的图底关系时,还需与出入口方位以及外部环境条件有效结合,并进行有目的性的分析。设计人员只有通过这种分析才能将图的形状及位置确定好。
2.2 设计建筑总平面:通过设计建筑总平面图,首先需要确定一些内容。比如室外场地与出入口的关系需确认,通过分析车、人及建筑物三者当中关系,以此对建筑物的主次人口范围予以确定。其具体人流的方向及部位是建筑设计中最先要确定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总平面的布局成败有直接的影响。其分析依据主要从设计计划书中的地形图以及道路状况获取的;不仅如此,所判断出来的选择是否与本身合适,这是城市环境及建筑物的关系中最为直接的关系;而其中是否做到合理的协调,则与建筑物的出入口定位有较为直接的关系,这也与建筑物在内部功能布局中的合理性有较大关联性。
2.3 设计建筑物功能区: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需将建筑物当中的使用、管理等功能区与场地的出人口依次对应,或可归纳及划分建筑物,比如可以将其分成安静区或者是活动区等功能区,依次有效简化设计矛盾。而针对一些建筑功能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如先划分全部功能房间的话,就会导致我们进入到自己设置的迷魂阵中,因我们无法在最快时间内将几十个甚至上百的房间中的联系弄清楚,仅从表面来孤立分析个别房间,会使我们无法把握好整体方案。因此建筑物中所应用的功能分析方法需从划分功能开始进行分区。
2.4 设计房间布局: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建筑物各个功能分区时,首先必须要对彼此之间位置的关系予以确定,并先竖向划分功能分区,再对其进行水平的划分。而在所有功能分区房间中,将哪些设嚣于上层,哪些设置在下层,这都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平面功能分区时所需要现行决策好的;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竖向功能分区存在一定优先权,必须要在竖向功能分区已经设计好的情况下,才可配置水平的功能分区;这两者当中有一定的互动关系,而在相互调整的关系之下,才能慢慢确定好功能分区的所有布局。不仅如此,竖向功能分 区必须要遵循好结构设计。
2.5 建筑细部的设计:设计人员首先应适当调整个别房间当中的比例及尺寸,并有效完善平面设计;同时还需严格检查建筑的疏散宽度、采光通风以及无障碍设计等,要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此使总平面设计得以不断完善。比如以某住宅户内的设计为例,首先要确定窗户以及房间门的设置是否合理,其主要是对家具摆放、通风、采光等有无影响;针对卫生间以及厨房等布置,要对相关器具的摆放以及尺度规格的合理性进行考虑,并且要确定是否使用方便,而燃气管道及上下水管位置是否合理,其通风的效果是否好,能不能保证房问的隐私性;此外,还应对室内外空调位置的合理性进行关注,所有水管安置的位置合理与否。不仅如此,还应重点对结构柱网或墙体布置的合理性进行检查,看是否需要增减一些柱子或墙,而防火分区面积与相关规定是否相符,以此对防火分区数量予以确定,并对其数量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3. 规划方案设计中图式思维的特点
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图式相比文字设计来说具有更加直接、简洁与醒 目的特点,并且能把设计的内容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且也更加形象,更加容易理解。图式思维能够把大脑中比较模糊的影像直接记录下来,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图式思维却可以给设计者改正思维的机会。因为建设方案的设计往往需要灵感,但是这种灵感是稍纵即逝的,而图式思维能够在灵感来临时,及时把灵感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设计师在看设计草图时,也能够再一次激发灵感,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图式思维比较简单,而且省时又省工,同时也方便查阅,方便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与研究。
4. 在建筑设计方案中使用图式思维的作用
4.1 自我交流的作用:建筑师在方案设计时,偶尔会有灵感汹涌,一挥而就的情况,但大部分时间不可能有如此的高效。因此,就需要建筑师把思考的过程随时记录下来。如果建筑的图纸是用手绘而成的,在亲自动手画的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线条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都会暴露出来,这些会引起思考,作为线索来指导下一步去如何改进,这是一个良性的反馈,所循环的次数越多的话,那么在思考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碰撞就会越多,设计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思考的过程,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设计方案及产生的问题,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解决的,设计,是需要通过一层一层的深入思考,去开发灵感,去解决问题的。
4.2 探索技能(图式思维):一个好的建筑方案作品,在设计时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但随着方案设计的不断深入,这时就需要设计师对设计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详细的推敲,在反复推敲的过程 中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修改再修改,进而展现建筑的多种可能性,因为对不同空间进行不同的组合,而且不同的材料还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感,也会有不同的体验效果,特别是在图式思维中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 可以进行多次的尝试,对这些部分进行修改的同时也能够更好激发设计的灵感,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安全的漂亮的建筑。
4.3 验证技能(图式思维):建筑方案设计的最终点是供人们居住和使用,所以在建筑工程完成以后,使用者对建筑的评价是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的。其不仅对建筑设计有一定影响,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的水平与质量。如果建筑已经建成了,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就只能留下遗憾了,而图式思维却可使建筑设计者采取预先验证的方法,就是把比较抽象的形式直接转换成立体的形式。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平面设计很难把拱顶的结构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图式的应用,却可以通过里面的透视来进行充分的表达。
结束语:在建筑方案设计中,优化设计是非常符合时代潮流与发展的方案设计,将其融入至方案的设计当中,在很大程度会使建筑概念在现今的社会中实现的更好。在所有设计工作中,建筑方案设计是其首要环节,对建筑的整体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设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很好的反映出来,所以必须要引起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书国. 建筑设计的过程控制要点{J}.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04)
{2}廖珊. 浅析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图式思维{J}.城市建筑,2014(01)
{3}朱琦. 中西建筑设计机构方案设计过程的比较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13(11)
论文作者:刘召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建筑论文; 图式论文; 方案设计论文; 思维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物论文; 分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