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改善乳腺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化疗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乳腺根治术患者108例,抽签法分观察组(协同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54例,比较两组生存质量与化疗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生理领域、躯体疼痛、社会关系、独立性与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5.55%)低于对照组18.51%,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乳腺根治术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化疗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乳腺根治术;生存质量;化疗副反应;临床效果
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是乳腺癌,具有较高发病率,直接威胁女性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化疗能有效预防肿瘤复发或转移,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且提高化疗效果,但化疗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发生毒副反应,因此配合对症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给予该病症患者协同护理模式能改善预后效果,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流程,重点强调护理的时效性,便于达到远期疗效的目的,具可行性[1]。为分析协同护理模式改善乳腺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化疗副反应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乳腺根治术患者108例,观察组(n=54):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5.17±14.43)岁;临床分期:Ⅰ期有11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Ⅳ期12例;对照组(n=54):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5.17±14.43)岁;临床分期:Ⅰ期有15例;Ⅱ期19例;Ⅲ期14例,Ⅳ期6例。比较两组年龄或临床分期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或化疗护理等常规措施。
(2)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①提高化疗认知:定期向患者与家属阐述诊断病情的依据、诱因、治疗流程、术后化疗的目的与毒副反应等内容,对化疗重要性需要重点强调,强化其预防意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至护理流程,提出自身的意见便于调整护理方案[2]。②情绪指导:给予患者对症心理支持,指导其采用音乐疗法、意想疗法或者情绪转移等形式调节不良情绪,给予同伴教育阐述护理配合要点与肿瘤化疗的正性经验,强化化疗信心且提高依从性,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与安慰,采用深呼吸或观看视频等形式转移疼痛注意力,便于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3]。③口腔护理:告知患者餐后采用碳酸氢钠或者生理盐水漱口,软牙刷刷牙能减少细菌且有效清洁细菌,化疗时口含冰块对口腔血管起到收缩作用,定期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变化情况,避免发生口腔溃疡,若发生严重呕吐者需遵医嘱给予适量药物,对呕吐物形状与颜色密切观察,形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降低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保持充足睡眠预防感染。④生活指导:嘱咐患者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ml,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体外,避免用力打喷嚏或者抠鼻孔,每日睡前采用热水泡脚或者饮用热牛奶,遵循膳食均衡搭配,增加木耳或芦笋等抗癌食物的摄入量,满足机体实际所需的营养需求。
1.3 观察指标
生存质量:参考生存质量检测量表[4]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生理领域、躯体疼痛、社会关系、独立性与精神健康的评分,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
统计两组发生恶心呕吐、骨髓抑制、黏膜损伤与食欲减退的化疗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选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生存质量)(x±s),t检验。计数资料(化疗副反应)[n/(%)],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
观察组生理领域、躯体疼痛、社会关系、独立性与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诱因是饮食结构异常或生活作息不规律,常见治疗手段是化疗、手术与放疗,杀死癌细胞且提高治愈率,但化疗时会损害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或口腔黏膜炎等副反应,甚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化疗时配合对症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报道[5],协同护理模式能改善乳腺根治术患者的预后效果,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点充分发挥其与家属在护理流程中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紧跟新时代“生理-心理-社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护士支持者或者协调者重要作用,利用现有的财力与人力资源强调医师、护士、患者与家属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主动护理服务实现患者的自我护理措施,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形成统一的信任关系,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给予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能纠正其与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理解,确保患者能正确的认识化疗方法、疗效与副反应,主动交流沟通改善心理应激反应,餐后采用软牙刷清洁口腔能避免细菌滋生,定期观察口腔黏膜变化避免发生口腔溃疡,同时患者若发生严重的呕吐反应需遵医嘱给予适量药物,避免多饮水促进毒素排出,改善胃肠道不良反应,保持充足睡眠且做好预防工作,便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时效性与可行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生理领域、躯体疼痛、社会关系、独立性与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5.55%)低于对照组18.51%,P<0.05(具统计学差异),说明本研究与刘红艳,宋秀三,黄艳芳等[6]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乳腺根治术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化疗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莫张杨,谭虹虹,莫钦国等.隔姜百笑灸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术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7,24(14):5-8.
[2]韩娜,刘延锦,栗英等.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手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3):267-270.
[3]曾新颖.协同护理模式对乳腺根治术病人生存质量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07):640-642.
[4]李妙玉,王晶,于金华.协同护理模式对乳腺根治术病人生存质量及化疗副反应的影响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8(24):58.
[5]管姣姣.乳腺血管肉瘤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植皮术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99-100.
[6]刘红艳,宋秀三,黄艳芳等.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抗癌方联合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04):205-207.
论文作者:杨姣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论文; 副反应论文; 质量论文; 模式论文; 发生论文; 乳腺癌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