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语法和汉语拼音的主张值得商榷——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拼音论文,语法论文,孩子论文,快乐成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应该包括人文内容和科学内容(语法和汉语拼音等),近来语文教育界流行一种“淡化语法”和“淡化汉语拼音”的说法(以下称为“淡化”说,汉语拼音简称为拼音)。“淡化”说与科教兴国和“三个面向”方针背道而驰,在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时,把人文性和科学精神、工具性对立起来,这将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文法)的贯彻,不利于新一代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汉语走向世界的进程。
作为一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大学中文教师不能等到“淡化”说多年后造成了严重恶果再当事后诸葛亮,现在必须就一些原则问题发表意见,批评反科学精神的看法和做法。
为什么要淡化呢?据说是因为中小学不是培养语言学家的,所以要淡化。很明显,中小学也不是培养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政治学家、翻译家、体育健将、音乐家、美术家的,难道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外语、体育、音乐、美术也统统应该淡化吗?如果所有学科都淡化,那么教育可以取消,学校也可以不办了。可见“淡化”说十分荒谬,经不起推敲。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分析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教实用的语法知识。21世纪是信息化世纪,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是语言,语言被各大国看作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语言学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最先进的生产力,新时代需要大量语言信息处理人才,因而国外大学普遍设有语言学系,美国还有人提出在中学开设语言学课程。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飞跃的形势下出现了淡化语法的主张,甚至有人诽谤汉语语法不科学,“妨碍科技进步,阻碍经济发展”,扬言要“扭断汉语语法的脖子”,必欲置汉语于死地而后快,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吗?这种反民族的反科学、伪科学论调和“淡化”说二者之间没有联系吗?
汉语要成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有力要素,拼音就不能淡化,非但不能淡化,反倒须要加强。要教已经成为国际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及正词法基本规则。拼音是汉字的注音工具,又是汉语的拼写工具,有助于汉字和普通话的学习,有助于汉语汉字走向世界,利用拼音在互联网上可以走遍天下。规范汉字、普通话和拼音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实现书同文,语同音,可以从语言方面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语文法已颁布施行。国家对语言文字相当重视,教育部没有数学司、物理司、化学司,却有语文司,而且有两个(语文信息管理司和语文应用管理司);宪法没有直接提到数理化,却提到了普通话;国家没有数学法、物理法、化学法,却有语文法。落实宪法和语文法的基础是中小学语文课。《人民日报》没有专为数学、物理、化学发过社论,却一再专门为语文发表社论,例如“1951.6.6社论”和“2001.6.6社论”。
半个世纪以来,语文课的性质和目的提法经历了几次缺乏科学论证的变化。应该广泛听取汉语言文字科学工作者的意见,科学地确定语文课的目的、性质和教学内容。我们认为语文课应该是人文性较强的工具课。只有基于这种认识,语文课才能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针;只有贯彻宪法和语文法,语言社会生活才能接受语言学干预,汉语才能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面临的形势,在新世纪真正走向世界,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积极因素,推动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事业。三个代表的理论和新的时代,要求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需要取得对“淡化”说的正确的认识。
标签:汉语拼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