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听到师生两人的谈话。学生说:“老师,我的语文最差,不知差在哪里,尤其是作文,一看到作文题就无话可说,有时即使搜肠刮肚,也写不够六百字。”老师深思了片刻后,认真回答:“我认为你可能是语言积累太少的原因,你应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多读、多写,只有持之以恒,方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听完他们的对话,我沉思良久。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语文成绩低下,语文素养较差,差在哪里?到底我们做语文老师的该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使这部分学生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迅速走出困境,才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我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起高楼大厦,首先要有建筑蓝图,其次是准备好沙石、砖块、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然后再组织技术人员逐层开始精心施工。语文教学亦然。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己健康成长,这正是学习语文的蓝图。那么语文建筑材料又是什么呢?从哪里来呢?我想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是语文学习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只能从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中自我获取并持之以恒。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逐层精心施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就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工程。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呢?我想结合自己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谈点做法与体会:
一、课内要教给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才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语言积累实践获得,别无捷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要求学生对积累的语言多读、识记、多写、多说,才会升华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丰富语言,积累课文中的常用词语
例如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下列词语:“油光可鉴、标致、落第、畸形、匿名、诘责、杳无消息、抑扬顿挫、掌故、芦荟、深恶痛疾、不逊……”要求学生用一个专用笔记本抄写理解其词语本义,并会用其中几个词说或写一段话。因为词语是构成句段的材料,只有积累了这些常用词语,才会为丰富学生语言奠定基础。
2.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课文中优美的抒情句段
对文章中优美的抒情句、段,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摘录下来,并熟读、成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中:“是的……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这一段直抒胸臆,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回报北大的坚定信念。积累这样的抒情语句、段,能使学生的感情受到熏陶,是学习情感抒发的基本方法。既要有感而发,又要感情真挚。
3.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议论的句段
要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课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性的句子、段落,让他们反复诵读、仿写,以此提高学生的议论能力,理解说理的严密性与科学性。例如《背影》中:“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往往触他之怒……”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一定能领悟到父亲年迈发怒的原因及作者深深理解父亲的处境后一番发自肺腑的哲理。这些精辟的议论,或在篇首、篇中、篇末,让学生积累下来,并进行必要的仿写,才能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
4.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课文中生动描写的句段
描写是生动展现人物、景物的状态、情形的句、段,要善于积累这些生动描写,并进行一定的分析、练习。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雪地捕鸟”一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连续运用了“扫”、“露”、“支”、“撒”、“系”、“牵”、“啄”、“拉”等动词,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准确地运用动词描写某一特定的事件,才会打动我们。让学生写一段人物动作,要求准确、生动,展现出人物精神风貌,抓住事物特征,按一定顺序描写,只要学生对课本中的材料理解、借鉴了,便会写出感人的人或事,他们的情感也会从中得到熏陶,描写这种表达方法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课文记叙说明清楚的语段
课文中记叙、说明清楚的句、段,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以此提高他们语言积累的清楚性,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说话清楚明白的能力。对这样的句段要积累,要识记,要理解,要练习,才能升华语言能力。
例如《一面》中:“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短短几句,写出了作者对鲁迅的崇敬、关切和热爱之情,叙事清楚明白。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摘录、诵读、仿写中学习这种叙事清楚明白的语言风格,使之语言积累更有针对性。
6.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文言文、诗歌中的文言词语及典故和名句
在初中阶段共入选文言文三十篇左右,各种诗歌八十余首。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中现在还用的词语,了解词语的来源,积累诗歌中这些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名句。如《论语》十则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再如《宴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还有诗歌中的名句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因为这些名句能启迪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优美性。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学生会很喜欢的。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注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持之以恒,方可见效
课内教给学生平常语言积累的方法,还必须延伸到课外。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每天至少积累五个常用词语,各种优美句段、名人名言,优美的诗歌、名句、俗语、谚语,至少五十字左右,并在上课前用三到五分钟进行交流。经过这样持之以恒,学生养成了自觉积累的好习惯,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写作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了学好语文的方法,学生的语文成绩较前大幅度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坚持课内教给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方法,并延伸到课外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方可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只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缺少,其它又不可代替。但学好语言要遵循课标理念:“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语言积累只是学好语文最基础的方面,还必须注重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方面必要的引导训练,只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祖国语言学习才会百花盛开。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是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辛勤耕耘,收获祖国语文教学的累累果实。
论文作者:郝智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词语论文; 能力论文; 名句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