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及进步的大背景下,建筑事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各建筑企业带来严峻考验。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左右工程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研究,提高建材试验检测意识,以此促进建筑项目顺利高效推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而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1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目的
1.1对建材的配合比进行优化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设计建筑工程材料配合比,材料的选择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对比的基础上,选用性能良好、成本低廉且质量合格的材料。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材料能够与施工要求的强度相符合,选择灰剂量小的的混凝土进行配置。同时,选择油量少的沥青进行路箍施工设计配比,需要在专业的检测下,使材料的配合比更加科学合理,保证材料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同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将工程成本降到最低,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更高的利润。
1.2对材料的性能进行科学评价
对施工材料的性能进行科学评价,提高检测方式的针对性,使工程施工材料的成品、半成品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可以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专业的检测方式,合理评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记录相关的数据。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使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必须重视施工材料的试验工作,增强施工材料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使施工材料的性能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材料进行有效监测,对检测人员进行严格筛选,提高检测过程的有效性,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及时解决,剔除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都能够达到规定标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检测的效率。
2简析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2.1就水泥方面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水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建材。水泥的使用往往涉及工程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项目总体质量的好坏,优质的水泥才能保障工程建设成果。因此,必须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要求紧抓水泥试验检测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实际水泥建材试验检测时,我们应当严格遵循《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相关行业标准,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关试验检测工作,对于不合格产品一律拒之门外。另外,对于水泥入场验收,务必做到认真仔细核查产品批次、型号等包装信息,接着还要再次认真核查品种、级别以及强度安定性等等产品指标信息。在此期间,如发现水泥产品包装信息中生产日期大于3个月以上的,一定要复查及检验,其检验结果必须符合项目建设技术要求方可入场施工。就水泥数量检查过程中,应当结合水泥材料生产商、级别和品种等方面内容,通常来说袋装式按不超过200吨为一个检测批次,而散装水泥则可设定为不超过500吨为一个检测批次,期间还需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可进行不定期多次检验检测工作,相应单位应该采取抽样、平行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关于水泥材料试验检测中取样工作,通常就相同批次中不少于20个部位分别采取等量试样,同时保证混合试样检测重量尽量不要少于12千克。
2.2就砂石方面
砂石是常用的建筑工程材料,在对砂石进行取样过程中,砂石的取样方法主要是料堆取样法,在此过程中,要求能够在料堆各个部位进行随机、均匀的进行样品采集。取样时应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16份,混合均匀,各自组合成一组样品。除筛分析外,当其余检验项目存在不合格项时,应加倍取样进行复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砂石材料进行相应试验前,应对样品进行四分法缩分,直至缩分到材料量稍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样品数量为止。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进行搅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cm的圆饼状(石子堆成锥形),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将圆饼分为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和均匀,再堆成圆饼状,重复上面的步骤,直至把样品缩分到稍多于所需试验数量为止。对于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期间还需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可进行不定期多次检验检查工作,相应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该采取抽样、平行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
2.3就钢筋建材方面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的脊梁,其强度等力学性能对于工程总体质量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实际钢筋建材入场过程中,相关建材试验检测工作人员,要严把质量关,参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国标要求,实施样品抽检工作,关键在于对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确保符合项目要求。做好钢筋建材试验检测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就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以及施工前复检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实工作;(2)取样时,重量偏差的测量,应从5根不同的钢筋上截取,每根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拉伸试样应从随机的两根钢筋上截取,弯曲试样亦是如此。取样时应避开钢筋端头500mm;(3)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吨。超过60吨的部分,每增加40吨,增加一个抗拉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2.4就墙体材料方面
建筑工程实际建设当中,需要做好墙体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因其有着承重、分隔等功能,材质通常为砖块、砌块以及板材等,墙体重量占比达到了建筑总重量的50%。墙体材质选择中,运用到最多的是砖和砌块,如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等等。对于墙体材料试验检测管理,应当结合材料外观及强度等等因素进行。对蒸压灰砂砖做试验检测时,通常以每十万块为一个批次,就其强度、尺寸、外观等方面是否符合项目设计标准,采取随机抽取样品的方式,其中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的取样数量是50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取样数量是5块。
2.5就混凝土方面
混凝土质量和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务必要确保其强度与国家相应标准以及设计要求相符。对于待检验的混凝土试件,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处进行取样。取样时,连续浇筑超过1000m3,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少于一组;连续浇筑不超过1000m3,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m3取样不少于一组。不仅如此,还需要重视检查试件强度报告以及工程施工记录报告,如果混凝土其要求较为特殊,例如有抗渗或者抗冻要求,则还需要在浇筑处额外进行取样,留置抗渗、抗冻试件。对于抗渗、抗冻试件的留置:每一单位工程,同一抗渗、抗冻等级,留置不少于3组试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最后在检查内容中还要增加抗渗、抗冻报告。
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完工的重要物质,也是建筑物中投入最大的部分。不同规格、质量和品种的建筑材料,其施工方法也不同,且影响着项目的结构形式,决定着其经济性、美观性、适用性和耐久坚固性[1]。建筑材料若承受长时间的腐蚀、日晒和风吹,其性能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影响建筑物的适用功能和安全性。为此,应在施工前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以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及应用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本亮.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65-66.
[2]鹿文波.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58.
[3]李振敏.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7(42):32-33.
[4]卢勉旭.分析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7(07):43-44.
论文作者:孙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试样论文; 水泥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