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产品质量与一般的产品质量相比较,具有影响因素多、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个环节,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企业经济效益方面。 在建筑行业中,施工质量管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综合竞争力,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体现在建筑工程不同种类与性能中。由于建筑工程中的每项工程种类与性能的不同,并且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的影响因素不同,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监控施工质量管理。最后,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各种新型材料与高新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也要与各种高新技术协调发展,面对国内与国外激烈的竞争市场,就必须加强质量管理监控,从而能够使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隐蔽性。在施工过程中,各项目工程的工序较多并且比较繁琐,隐蔽工程以及中间产品较多,如果没能够及时检查各工序的实际质量问题,完工后只能对表面进行检查,容易将劣质产品看成是合格产品,检测不够认真仔细,在检测时也会出现差错,会导致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产品。在质量检查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其次,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材料、机械、地质、地形、水文、气象、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投资资本、建设时间以及操作手法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最后,对施工质量的评价方式比较特殊。工程质量的检测以及验收都是对各个子项目工程进行的,通过对各个子项目的各项资料、施工材料、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等进行抽样检测来评价质量的好坏。
2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不彻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起到约束作用,最大限度的将施工的质量和进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然而,一方面由于一些建设工程在前期准备不充分,在进行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体系自身并不稳定,具有很大的重塑性,极易因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改变,这就造成质量管理体系混乱,没有明确的目标,直接导致现场施工混乱;另一方面,在施工建设中,大的方向由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人员进行掌控,但是从上而下具体落实到现场的时候,现场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人员,并没有很好的了解和深入的开展,现场管理较为松懈,一些隐蔽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质量隐患,这些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的补救,将会对工程本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施工建筑材料对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不仅仅是降低一个档次,当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投入工程建设中之后,经过逐步的累加,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将会非常脆弱,不堪一击,不仅对工程本身影响很大,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也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由此而引发的次生隐患更是数不胜数。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进行材料选购的时候,对相关材料供应商的了解力度不够,试验检测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对市场调查深度不够。
2.3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本文所指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包含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的实施以及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具体实践中,应密切结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技术可行,能够解决施工难题,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经济合理,降低整个施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对长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制度落实缺乏足够的执行力,造成企业缺少监控与必要的指导工作,对各工程项目管理出现脱节现象,并且,无法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付诸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2.4 施工技术人员水平较低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了很大比例,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是一方面的,大量务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这一现状,也是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所必须正视的问题。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在开展的时候,一部分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或者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并不能很好的领悟,如果其中一些人员同时还缺乏施工经验,那么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这一部分人员的施工方式将会为施工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同时也为现场的管理工作带来的很大的难度。
3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解决对策
3.1 强化对施工方法和工序的质量管理
在每个建筑工程的分项施工前,均需坚持“方案优先”的基本原则理念,施工方案的选定必须推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批完成后,方可形成样板,进而对样板中的潜在问题加以科学修正,直到合乎设计要求方能精确执行。对于在施工作业期间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需就施工方案持续性的更改,不断地出台程序化的文件,促使施工方案的落实始终处在被监督的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明交班制度,推行交接工序签证制度。质监员工必须严格依据工程质检评估指标,对分项工程开展细致周密地质量检测。班级推行自检、互检制,如若工程在质量方面不合乎规范,则需返工调整。另外,针对质量上极易出现波动的工序,在交工之前要严把质检关。
3.2 在施工管理中完善质保体系,增强工程质量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依据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执行层层负责、严格把关、全员投入的质量责任制度。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应当采取全程负责到底的模式,分工明确,谁问题谁负责,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对于不合格工程予以尽快拆除处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的阶段,要确定工程的质量标准,引领全体施工人员提升质量意识,切实将工程质量作为施工管理的首要环节,使全体员工形成创优意识,将各种创优对策付诸于施工作业中,形成质量监督、考评和奖惩机制,抓紧抓好创优任务,有效地预防工程质量通病,将工程的质量管理置于新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
3.3 把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
建筑材料是整个建筑工程最直接的支撑点,也是构建整个建筑工程的主力军,它是建筑工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强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把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相关的构备件以及相关的设备等,必须达到国家认定的设计标准,其产品质量也要符合相关的标准。把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必须把好建筑企业的采购关、运输保险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等等。首先应该严格监控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依据相关的建筑信息,选择具有国家认可证的产品,这些产品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格证,具备一定的社会信誉,具备一定的质量保证。
4 结束语
总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根本,没有质量的工程是创造不出经济效益的。为了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建筑工程单位应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个环节里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整个建筑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田晓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中华民居,2012(05).
[2]古秋婷.浅析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2009(25).
[3]陈铭沣.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论文作者:钱玉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