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女,职称,护师,学历:大专。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工作岗位:肿瘤护理。邮箱2726135067@qq.com,联系电话13778083451或13795773022
通讯地址: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卫室,邮编621700
摘要:目的:通过数字表法分析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和护理质量评分,以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不断分析、总结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对维护医患、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肿瘤内科患者在入院诊治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护理风险事件。患者在院内诊治及护理服务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伤害,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创伤及生理伤害,更严重影响到了医患、护患直接的和谐关系[1]。本文通过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23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52±2.4岁,其中肺癌患者6例,肝癌患者4例,食管癌患者1例,直肠癌患者7例,乳腺癌患者5例;观察组23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6.85±2.2岁,其中肺癌患者9例,肝癌患者5例,食管癌患者2例,直肠癌患者3例,乳腺癌患者4例;两组患者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诊治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具体方法如下:
1.2.1 化疗药物外渗
在对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前,观察组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使用化疗药物的必要性和相关注意事项,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给予镇静剂;首先使用生理盐水确认穿刺正确后,再使用化疗药物,为防止发生针头脱落等情况,给予静脉留置针[2];当患者发生药物渗漏现象时,立即将针头拔出,并在封闭时,使用解毒剂。
1.2.2 药物过敏
患者在诊治期出现药物过敏情况,大多数是因为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指导患者按用药规范使用药物造成的。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对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进行检查,并随时准备好应急药物和救治器材。此外,护理人员还需严格控制输液流速,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
1.2.3 患者自身原因
许多患者因为需要接受长期的化疗和药物诊治,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带来极大伤害,更会消磨患者的诊治信心,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导致患者对诊疗依从性差[3]。造成诊治效果不理想,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等,甚至个别患者会采取拔管、拒服药物等过激措施故意抗拒治疗。许多患者因长期承受疾病折磨,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从而不愿与医护人员沟通,无法排解内心压抑,长此以往则会抗拒治疗,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敌意,威胁到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1.2.4 护理人员自身原因
一些护理人员因自身业务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护理经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差错,使得护理风险事件一再发生。比如,一些护理人员在对患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安抚患者焦虑、抗拒的心理,没有及时、全面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隐患等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以未发生护理风险且遵医嘱性高为优;以发生护理风险后能及时进行干预,未造成严重后果且遵医嘱性较好为良;以发生护理风险发生率,经干预后造成一定后果且遵医嘱性尚可为一般;以护理风险发生率较高且遵医嘱性较差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YSS20. 0程序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标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 检验;以X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比较差异。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3.1规范药物使用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医嘱正确给药,并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规范化疗药物的使用,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格、全面检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上报[4]。加强床头交班,重点注意存在跌倒、坠床等护理风险的患者。
3.2 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应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确保患者及家属能积极配合诊治、护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建立起积极、健康、乐观的治疗心理,只要积极接受治疗均能达到治疗效果。通过积极与患者沟通,迅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干预。
3.3 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养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采用老带新的管理模式,给予护理人员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其临床护理中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5]。
综上,通过不断分析、总结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对维护医患、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肿瘤内科护理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J]. 李规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03)
[2] 分析预防肿瘤内科风险的护理方法[J]. 孙晶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1)
[3]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刘颖慧. 中国民间疗法. 2016(12)
[4]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 杨红梅,梁淑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6(10)
[5] 安全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预防护理风险事件中的应用价值[J]. 郭丽贞,林春芳. 医疗装备. 2016(23)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内科论文; 肿瘤论文; 事件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