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

陈雪松

(昆明圣梦达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18)

摘 要: 在新经济常态下,各类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极其关键的位置。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企业在会计领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会影响企业决策者对发展方向的判断,不利于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基于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管理者开展决策的主要依据,所以会计信息具备的可靠性以及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使用者是否可以做出科学的决策。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进入到了新经济常态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还威胁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予以规范,促进会计信息准确性的提升,意义重大。

1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1.1 会计制度体系不完善

会计制度体系不完善属于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简而言之,会计制度体系与内容的不全面,会导致会计业务出现违法失真行为,对此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且,会计制度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会影响对失真行为的判断,进而无法准确的辨别出信息失真的行为,如此一来就容易出现扩大与掩盖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企业就会陷入通过错误会计信息来以权谋私的局面之中。其次,会计制度内容不完善还会导致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不利于会计工作者法制观念的提升,进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根据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这也属于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另外,未对会计制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也属于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对会计事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根据社会变化反映会计真实数据,进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1.2 外部利益驱动

会计信息的经济价值极高,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在认识到会计信息拥有的经济价值后,选择铤而走险,在工作的过程中制造假的会计信息。同时,部分企业在经营中,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的投资,并降低纳税的资金支出,获得更多政策倾斜,会在财务报表之中掺杂大量的造假信息,对外显示企业盈利状况正常,进而为人们制造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假象。其次,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在利益的驱动下,会和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联合,进行造假报告的开具,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内在动力。

1.3 违法成本低

因为会计信息在造假方面完全由人来进行控制,因此会计造假成本并不高,同时被揭露出来的可能性也极低。就我国现阶段的整体状况而言,企业内外部监督均会受到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的影响,进而难以发现企业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并且,我国企业还未对财务报告审计制度予以全面的推行,工商、财政、税务以及审计等部门也未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渠道,难以及时准确的发现企业存在的会计造假行为。其次,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予以处罚时,表现为“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并未实现良好的威慑作用,进而使得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

2 会计行业信息失真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2.1 健全会计管理的制度体系

要想增强会计信息具备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一方面企业需对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予以完善。企业在实际运行时,需细化和分析会计业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违反乱纪行为予以详细的内容划分,确保会计制度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减少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隙。另一方面,企业需构建科学的奖惩制度,以此来促进会计制度实施效果的提升,并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会计体系的重视,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另外,现阶段企业内部推行的企业财务与会计分支,难以根治会计失真问题,而通过对会计委派制的落实,则能够对会计从业人员予以全面监督,并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促进其独立工作意识以及自负盈亏价值取向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委派制,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进行加强,提高会计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2.2 增强监督执行力度

如前文所述,我国现行“二元制”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在实践中碰到了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在具体路径上,有两种选择。

根据表5,贵州男性和女性民族学生总体上在F1的检验值和美式英语母语使用者的F1标准值分别只在两个单词(占比1.4%)的发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性学生在burst和firm的F1上与标准值差异显著,双尾P值均小于0.05。

增强内外部管理监督执行力度,以及提升监督行为的可靠性,属于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方式。简而言之,其一,需对会计内部监督管理执行予以全面的落实,明确会计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相互牵制作用,组建审计机构对内部财务工作予以监督管理,以此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状况的产生。其二,增强对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提升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能力,确保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全面的发挥出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社会监督责任感,进而让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自我约束,推动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2.3 加大造假惩处力度

造假成本和收益不对等属于引起会计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若造假收益高于处罚成本,那么企业就会产生造假的动机以及需求。所以,应增强对造假者的惩治力度,并督促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而给广大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企业,通过规定途径给予受害人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此一来方可补偿投资者的损失,同时向造假者施加压力,消除其违法造假的想法,进而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常态下,会计信息在企业发展中所展现出来的作用和意义越发的重要了起来,所以有关企业需增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采取科学的方式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进行改善,提升会计信息所具备的可靠性以及真实性,进而推动企业经济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

拓展性课程评价应该遵循“诊断,促进,提高”这个发展性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做好三方面的评价工作:一是对课程评价,即学校考核组对每门拓展性课程实施效果的综合评定;二是教学评价,就是学校对教学成果的价值进行评定;三是学业评价,即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鉴定。评价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一般可以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做到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方法灵活、信息收集多元、评价反馈及时。

参考文献

[1] 岳鹏.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优化策略构建[J].会计师,(06):33-34.

[2] 梁雨欣.关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7,(26):110+112.

[3] 燕爱良,张宇清.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7):176-176.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50

标签:;  ;  ;  ;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