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跻身全国前列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法
贵州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培育引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龙头企业,促进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
我给宝宝穿衣服注重的是舒适性和合体性,并没有使劲地打扮孩子,因为他最需要的是舒适。冬暖夏凉,合体也很重要,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孩子的运动和舒适度。
贵州全省大数据企业达9500多家,数字经济及其吸纳就业增速连续3年居全国前列;2018年贵州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65.5%;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贵州抢抓发展机遇,将发展大数据作为一项战略选择,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曾经处于地理劣势的贵州,变成了发展大数据的沃土,大数据成为贵州的一张新名片。
2018年12月,贵州下发《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贵州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收入完成500亿元左右,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864亿元。
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走进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方药业)提取车间控制室,大屏上实时显示各车间设备的工艺流程、生产参数及温度。
郑洪鑫从2017年开始创业,帮助商家做线上销售营销和应用开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对网络有极高的要求。“以往放假回老家,没有网络带来了很多不便。如今这一切已然不复存在。”郑洪鑫告诉记者。
如今,在贵州像财富之舟这种智能终端生产及研发企业还有近百家。
作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重点示范项目“7+N”朵云之一的贵州“工业云”平台,在2018年获批国家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首批支持项目,平台已逐渐上升为贵州抢抓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的重要支撑和主要抓手,推进“万企上云”的主要载体。
2017年落户铜仁高新区的贵州倍易通智能终端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于2019年投产,预计第一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创税约3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从表3可以看出,T3折合产量最高,为7 603.59 kg/hm2,其次 T2,为 7 567.04 kg/hm2,T1 为7 042.31 kg/hm2,T4 最低,为 3 306.15 kg/hm2。从产量的角度看,播种期应选择5月中旬—6月底较为理想。
针对现有关联度的缺陷,本文提出完全加权正项集PI(Positive Itemset)关联度(all-weighted PI Relevancy,awPIR)的计算如式(8)所示:
“通过接入贵州‘工业云’,实现物料采购、工艺参数、生产监控等数据实时上网,确保药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汉方药业创新中心主任张仕林告诉记者,实施智能制造项目以来,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18年,汉方药业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25%。
近年来,贵州紧扣大数据“融合”发展理念,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和“万企融合”,已有1625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实现深度融合。
目前,学校课堂教学与临床检验实际工作有一定脱节,主要表现在:(1)教学计划和内容中公共科目所占课时过多,临床课程比重太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明显不足。(2)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课堂教学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没有把临床实例很好地引入到教学中来。此外,现代医学检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动化仪器的使用,而当前课堂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明显偏少。
2019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启动实施大数据新领域百企引领行动,建设融合标杆项目100个、示范项目1000个,带动2000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不断突破智能终端加速崛起
在遵义综合保税区(新蒲经开区)的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富之舟)生产车间,上千名工人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手机整机组装。
2016年3月正式投产的财富之舟主要从事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组装工作。自投产以来,已投资建设18条高速贴片生产线、54条智能终端生产线,可实现PCBA月产能1000万片、组装月产700多万台(智能机组装月产500多万台)。
项目质量的好与坏决定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实力,整体管理水平,作为建设单位,控制项目质量的关键点在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选择。EPC建造模式的总承包单位可以更加科学地设计和管理,使承包单位不断的比较、对照、择优。传统建设流程通常是要等到施工图设计出图后,才进行施工承包商单位招标,这样会造成开工日期推迟,从而项目总建设周期也会因此而加长,同时施工总承包单位不能介入施工图设计就会对质量控制带来许多不利。
传统中药制剂如何实现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汉方药业的选择是接入贵州“工业云”平台。
据了解,贵州“工业云”平台针对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轻量级智能化改造服务,能让一家手工作坊转变成小型智能化企业;对大企业则通过大数据技术改造,让“设备上云、能力上云、经营上云”,打通企业内部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变成智慧企业。
近年来,贵州在智能终端产业的科技人才支撑、上下游配套产业等方面初现雏形,启动并实施万千人才工程,引进培养智能终端领军人才、专业团队,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技术和人才得以保障。
同时,贵州不断强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优化承载东部沿海城市智能终端产业转移能力,贵阳经开区、遵义新蒲经开区、铜仁高新区等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主要承接点,园区产业配套、产业聚集、产业效益均已形成。
课程分4天完成、由同一位高年资医师带教。课程前后分别进行多选题测试、统计平均分。X线、CT、MRI、US在影像科实验室进行,SPECT和PET在核医学科进行。由老师先讲解相关基础物理知识,学生分批动手操作、老师观察并记录,最后进行问答与讨论。全部课程完成后发放调查表,要求学生对该课程的时长强度、对临床实践的帮助进行满意度选择(选项有满意、一般、不满意3种)。考试与调查表均不署名,以号码代替。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把质量数据信息化,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改进各生产流程。通过信息化改造,把工人从纷繁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方案》提出,贵州将继续大力发展新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医疗健康电子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电子设备等高端通用型和消费型智能终端产品,带动智能器件、敏感元件、印制电路板等配套产业发展,打造多层次、多门类的智能终端生产体系。
图10为纯水饱和条件下掺砂率50%混合物试样的精度为100µm的扫描电镜图.由图可知,膨润土颗粒黏附在砂颗粒表面,砂颗粒悬浮在膨润土颗粒之间,这验证了图5中的砂颗粒与膨润土颗粒在混合物中的分布情况,也再一次说明本试验中的混合物试样强度是由膨润土起主要作用.
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上升11.2%。
多点发力大数据迈向千亿级
“以前最怕回家没网,如今方便多了。”对贵阳学院在校学生郑洪鑫来说,村村通光纤,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公司已建设完成了国家级标准移动终端产品检测中心,Android智能手机加工全自动检测体系实验室。”财富之舟行政部主管陈显芳告诉记者,2018年,财富之舟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缴纳税金1700万元,解决就业1700人。
贵州通过加快发展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等举措,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图为贵州财富之舟科技公司工人测试手机性能。(新蒲新区宣传部供图)
汉方药业由汉方集团整合旗下中医药优势资源组建而成,多年深耕中药健康领域,也曾面临传统的中药生产方式流程繁琐、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高的痛点。
2018年,贵州通信光缆达到96.8万公里,出省带宽达到9130Gbps,行政村光纤、4G网络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像郑洪鑫的一样的普通人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便捷。
正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所说:“要想富,通网路。”发展大数据,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是关键一步。
1)选择疏水透气性能良好的果袋,套袋时规范操作,使果实悬在果袋中央,不能贴着果袋;果袋口要扎紧;通风排水口打开。
根据规划,2019年,贵州将深化光网贵州、满格贵州、宽带乡村建设,通信光缆达到100万公里,新增1万个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完成信息基础设施投资120亿元。
《方案》提出,除了加快发展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外,还将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新型显示产业等方面多点发力。
在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贵州将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加快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引导贵阳、遵义、贵安新区等地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在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方面,贵州以设计为龙头、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为支撑,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从人才培养、资本集聚和技术积累等产业要素方面,围绕集成电路培育拓展“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大数据产业链。
根据规划,到2022年,贵州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口径)收入完成600亿元左右。
(责任编辑/顾海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