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农户存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郭良彪
(恩施土家族苗族州建始县粮食局,湖北建始 445300)
摘 要 选取湖北省建始县120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2017年度粮食产量和2018年5月的粮食存量,探讨农户在青黄不接时期的存粮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市场经济和农业产量较稳定的当下,建始县农民存粮和防范风险意识不高,存粮量不足且地区差异明显;2)家庭人口数量是农户稻谷储存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牲畜饲养数量是农户玉米和薯类存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3)建议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经济优惠政策、优化升级粮食产业、引导农民把握粮食市场动态等。
关键词 鄂西山区;存粮;风险意识;影响因素;湖北省建始县
有粮在手,心中不慌。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粮食安全尤为重要。本调查选取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120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总人口265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38%。建始县属鄂西山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县,地处武陵山区,本调查对于研究鄂西山区“三农”工作具有很好地参考价值。
综合考虑海拔、自然条件等因素,在3个乡镇(三里乡、长梁镇、龙坪乡)6个村(孙家坝村、枫香树村、天生桥村、邱家台村、姜家坪村、魏家垭村)中选取调查对象。根据当地“低山(海拔800 m以下)、二高山(海拔800~1 200 m)、高山(海拔1 200 m以上)”的海拔划分习惯,选取的调查对象,低山、二高山、高山各占1/3。
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上旬,因为此时正值鄂西山区传统农作物青黄不接时期,有利于了解农户在青黄不接时期的存粮情况及其影响存粮的因素。
调查采用走访座谈、调查统计等方式进行。本报告已对薯类产(存)量按照统计方法进行了折算。
1 2017年度粮食产量情况
1.1 粮食产量不高
从表1可知,调查对象2017年度粮食产量户均1 558.9 kg、人均352.9 kg。人均粮食产量只有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78.9%,湖北省人均粮食产量的80.2%。从海拔看,低山地区户均粮食产量2 279 kg、人均粮食产量442.5 kg,二高山地区户均粮食产量1 416.5 kg、人均粮食产量345.5 kg,高山地区粮食产量户均981.3 kg、人均粮食产量245.3 kg。调查对象粮食产量与前几年相比略有上升但增幅不大,主要是因为近年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让农民种粮积极性未减;但户均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低于湖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较大,暴露出山区农业生产能力较平原地区的较大差距。同时也不难看出,在同一区域,低山、二高山、高山地区粮食人均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存在依次递减的现象,高山地区户均粮食产量只有低山地区的43%。
1.2 粮食产量结构单一
调查地区粮食作物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玉米、稻谷,其他杂粮不到2%。其中,低山农作物主要为玉米、稻谷、红薯、马铃薯,占比分别为46.6%、35.2%、11.3%、4.9%;二高山农作物主要为玉米、红薯、马铃薯、稻谷,占比分别为59.4%、18.3%、12.1%、7.5%;高山农作物主要为玉米、马铃薯,占比分别为78.7%、19.9%。可以看出,在山区粮食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2~3种,高山地区更是明显。
表1 粮食产售存情况
2 2018年年中农户存粮品种单一,存粮方式传统
精密称取盐酸度洛西汀对照品适量,加溶剂适量使其溶解;分别精密称取杂质Ⅲ与杂质Ⅷ对照品适量,用1 mL甲醇溶解。用溶剂稀释成数个不同质量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结果见表2。
一是政府资助完成的研发项目成果属于被资助的研究机构所有。联邦教研部等政府部门委托实施的研发项目取得的发明和专利属于被委托方,即属于被资助的项目承担单位,但政府部门对成果拥有独占的、可转让的、不可撤销的、免费的使用权和设立于此权利之上的各项权利。经项目承担单位同意,教研部等政府部门在呈交了成果转化计划并支付适当费用后可获得成果转化使用权。
从表1可知,售粮量占产量的16.2%,户均售粮253.2kg,出售较多的是玉米、稻谷和马铃薯,分别占售粮总量的65.9%、20.4%、12.6%。玉米出售量占产量的18.7%,稻谷出售量占产量的17.0%,马铃薯出售量占产量的19.9%。玉米在二高山出售比例最高,占产量的29.1%;马铃薯在高山出售比例最高,占产量的26.8%;稻谷在低山出售比例最高,占产量的17.4%;红薯在低山、二高山、高山均无出售,因为红薯在山区多作为牲畜过冬所需的饲料。
抽样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上旬,处于农作物青黄不接时期。此时,从整体看,存量占产量的比例为28.5%,户均存粮445 kg,存粮最多的是玉米,占60.0%,稻谷、马铃薯、大豆占比依次为36.8%、1.1%、1.0%。被调查农户在存粮方式上,没有集中粮仓,家家户户各自为阵沿用传统方式存粮,鼠雀虫害和变质霉烂较严重。主食大米的存储量,调查对象户均存量为16.4 kg,其中低山、二高山、高山户均存量分别为22.6 kg、16.6 kg、10.1 kg。
3 出售量少,以自给自足为主
3.1 售粮情况
可见,高山地区在年中存粮结构非常单一,玉米占了绝大多数,低山地区主要集中在玉米和稻谷。由此看来,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高山地区所存口粮非常少。在调查中,作为主食的大米,绝大部分从市场上购买,存量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农户是“吃完一袋买一袋”。高山和二高山农户普遍认为没有必要储存过多,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价格波动不大,市场供应充足,导致农民存粮意识减弱,农户存粮行为与家庭人口数和牲畜饲养量有关[1]。调查发现,家庭人口数量是农户稻谷储存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牲畜饲养数量是农户玉米和薯类存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存粮方式上,绝大部分农户仍采用传统方式存粮,极少数农户的少部分粮食用储粮罐(获政府推广和补贴)存储。
“为了解农民真实需求,从而研发针对性产品,我们首先已经对业务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焦坤表示,未来倍丰盐湖农业科技的业务员将改变原有“传达员”的角色,都要变成“信息采集员”。不能像以往一样仅仅为农民传达订货政策和产品功能,更多地需要去收集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反馈。公司将根据反馈数据,进行研发创新,制定解决方案。
从表2可知,1)在低山地区,存量占产量的比例为28.4%,户均存粮647.5 kg,人均存粮125.7 kg,存粮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稻谷、玉米,占比分别是67.9%、30.5%。2)在二高山地区,存量占产量的19.6%,户均存粮278.8 kg,人均存粮68.0 kg,存量较多的是玉米和稻谷,占比为72.6%、18.9%,马铃薯和红薯存量很少,占比分别为3.0%、3.3%。3)在高山地区,存量占产量的比例为41.6%,户均存粮408.7 kg,人均存粮102.2 kg,玉米存量最多,占比98.1%,马铃薯占1.3%,其他储备粮仅存极少量红薯。
3.2 售粮渠道和结构
出售量最多的是玉米、稻谷和马铃薯,产量比较大的红薯出售量为零。调查发现,售粮对象几乎全部是周边粮食欠缺农户,粮食仍然在小范围内流转,并没有出售给大型加工企业流入市场,可以认为售出的粮食仍然用于当地农户自给自足。
大学英语的视听说教程包括音频和视频两部分。由图片流-音频流-视频流等组成,构成多模态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情况,还可以适当增加模态,合理组合多种模态,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的音频教学和视频教学分别探讨其多模态教学法。
表2 建始县调查区农户2018年年中存粮结构
4 建议
4.1 完善山区粮食储备体系
虽然近几年以来,山区粮食产量稳中略有增,但是很多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应对自然灾害和粮食价格波动的能力弱。特别是在高山地区,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储备少且品种单一,农民往往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还未收获的粮食上。在这种情况下,若出现自然灾害等外部不利因素,势必导致粮食的严重紧缺,引起恐慌。建议:1)完善山区国有粮食储备和私营企业粮食储备体系,扶植培育非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建立私营粮食储备加工企业储备原粮和粮食加工产品的激励机制。2)在山区探索以村、组、中心户为单位的“小粮仓”集中存粮方式,集中管理,切实补齐高山储粮技术短板。3)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将不易储存的农产品生产成易于储存运输的产品,鼓励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定量定价收购,稳定农民收入[2]。
4.2 优化山区粮食经济优惠政策
鄂西地区山大人稀,政府应从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优化适合山区实际的优惠政策。建议:1)改进粮食补贴方式。普惠式的补贴方式对种粮的激励作用不明显[3],政府应强化对粮食补贴实施的监管,加大对种植大户和连片规模化种植企业的扶持。2)出台山区粮食项目建设地方性优惠政策,实行储粮大户粮食保管费用补贴和农作物种植大户(企业)的奖励政策,大力推广和培育适合在高海拔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种粮、储粮的积极性。3)借助精准扶贫和武陵山片区综合开发的政策优势,从区域战略层面出台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对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粮食种植加工企业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切实增加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量。
4.3 优化升级山区粮食产业
建立“小基地、大规模”式粮食产业圈,守住山区耕地红线,加大对抛荒耕地和占用基本农田行为的处罚力度。山区种植业规模小、技术低、分散化,没有形成区域性、专业化产业,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1)鼓励土地流转,让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规模种植;2)政府要统一连片规划,实行“一村一品、一组一园”,建成一批“小型产业园”,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品牌,探索出一条产业化之路;3)培植和引进一批粮食精深加工企业,破除山区农产品销售的地域限制;4)引导建立农商对接模式,通过“农超对接”、产商直销、电商平台等方式,发展配送中心和乡村(基地)网点,形成“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的合作共赢发展模式。
4.4 引导山区农民正确把握粮食市场动态
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从低端农业转移到优质高效农业上来。帮助农民分析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合理确定储粮数量,规避风险,缓解市场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保护农民种粮存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维护民族山区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张瑞娟,孙顶强,武拉平,等.农户存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4(11):17-27.
[2] 曾广伟.2012年河南省农户存售粮情况调查分析[J].种业导刊,2012(7):9-11.
[3] 赵献林,王爱玲.农村劳动力危机与国家粮食安全隐患[J].河南农业科学,2009(1):9-11.
中图分类号: F762.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7.011
郭良彪.建始县农户存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7):36-38.
收稿日期: 2018-11-19
作者简介: 郭良彪(1984—),男,湖北建始人,本科,主要从事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仓储的管理与研究。E-mai: glb4543@163.com。
(责任编辑:敬廷桃)
标签:鄂西山区论文; 存粮论文; 风险意识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湖北省建始县论文; 恩施土家族苗族州建始县粮食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