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李琳波

浅议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李琳波

勐腊农场规划建设环保土地所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州勐腊县 666300

摘要:房屋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应立足于工程的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本文阐述了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共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法治国,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的实施为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对违背安全管理的行为提出了处罚措施。

一、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安全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部分建筑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没有处理好经营、效益、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确立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放在首要位置来抓。

2.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工作滞后。按照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执行到位:一是未提取或提取不足; 二是对已提取的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将提取的安全生产经费认为是额外支出,把在安全生产上少投入作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手段。

3.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严重。

二、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人的因素。农民工己经成为了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但是他们中大多数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据已发生建筑施工方面安全生产的事故的案例发现,多数事故是由施工人员主观的失误所造成,比如不按规定规程操作,误操作设备,没使用安全的防护用品一系列原因。

2.物质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当施工设备、机械在为危险环境中来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就产生施工安全事故。比如如电梯、起重等设备钢丝绳发生老化但未及时发现,最后造成绳索的断裂; 施工所用材料长期堆放于易燃及易爆的环境中; 各种电气设备的老化诱发触电事故或导致绝缘失效等等。有时候物质因素很容易造成恶性的群体安全事故,对这一点,施工安全的管理过程中应该特别地重视。

3.管理因素。施工过程中管理与组织是造成施工安全生产的事故间接的原因。人主观的错误与失误可通过短期培训以及落实安全责任制等等措施来避免,而物不安全的状态可通过安全定期检查以及必要操作制度的制定来进行防止,所以人主观的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均与组织管理存在着紧密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制订质量安全防治管理方案。从目前大部分日常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工程在质量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管理难题和门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有关部门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系列措施或指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安全问题进行治理和防范,分期分批有重点有目地来控制治理质量通病。

2.避免和消除设计期间出现的质量问题。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应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治理。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应详细地向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为了使设计切合实际和避免差错,设计人员不仅要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外,还应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人员应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如果设计考虑周到,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可以使有效地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3.积极采用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是创造优质量工程重要条件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4.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试验和使用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地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准备的基本内容包括: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物质准备;施工组织准备;现场准备。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即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其具体措施是:质量控制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保证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在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5.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一是质量责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二是技术复核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三是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建立和执行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指在质量事故发生后由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事故的识别和评审,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制定处理质量事故的措施,经相应责任部门审核批准后进行处理,并经相关部门复核验收载中。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虽然有高回报,但同时也存在着高风险,只有准确运用高效适合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并采用全面的风险辨识手段,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有效的控制,才能真正的做到降低风险,以至于消除风险,为民工的安全生产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文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建筑,2014,(35)

[2]尹俊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工程管理,2013(26):276.

[3]彭红梅;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工程科技,2013(12):327

论文作者:李琳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浅议房屋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李琳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