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_孙丹阳

高校学生党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_孙丹阳

孙丹阳

四川天一学院 四川 绵竹 618200

摘要:大学生党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直接关乎到是否能建设一支可靠的生力军。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党性修养思想为指导,以党性教育的内涵及内容为逻辑起点,着重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社会及个人两个纬度加以思考分析。

关键词:党性;党性教育;问题;原因

一、党性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内容

1 党性教育的理论内涵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关于党性内涵的基本解读,能够看出党性是政党所代表阶级、阶层利益的综合考量,反映了政党的阶级属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党性”的概念和范畴,解读政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级基础、组织纲领等内容。列宁在《对民粹主义社会学的批判》一文中谈到了党性,他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1]表明党性问题就是立场问题。同时,列宁还对党员党性提出严格要求“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2]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明确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章》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科学解释了党性理论内涵。

党性教育是指党组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党员的组织观念,加强党的建设为目标,通过特定的内容和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党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主体是学生党员,以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为依托,目的是使高校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对于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使高校学生党员能够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2 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党性教育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内容来进行: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4],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价值,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理想信念作为党性修养的精神之“钙”。

第二:组织纪律教育。党组织的组织纪律性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独特优势,也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党性教育强化组织纪律教育就是要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纪律性。

第三:政治理论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政治理论教育具体应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认知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三位一体”的具体内容。

第四: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力量源泉,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五:党章和党规、党纪教育。党性教育要将党章和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党性教育内容来开展各项活动。党章是党员行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进行党性教育根本依据。高校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就是要以党章所确立的基本规范作为自身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规范。

二、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理想信念缺失

(1)理想信念薄弱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的基本素养,反映党员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能够实现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来看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锐意进取的求知欲望,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勇于探索,表现出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养。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当中,使得高校大学生党员出现了理想信念薄弱、党员角色定位不明晰的现象。

(2)政治信仰不足

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薄弱,不能形成政治理论的科学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难以形成理论自觉向行动自觉的转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不能有效判断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部分党员入党功利化色彩浓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不足。

2 价值追求功利化色彩浓重

(1)价值追求功利色彩浓重

当前市场主体所倡导的利益最大化,成为部分人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尺度和标准。追逐市场利益的最大化,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成为理性经济人行为方式选择的具体标准。当前受到市场经济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追求呈现出功利化的浓重色彩,政治理论学习以及党性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党员面前黯然失色。部分高校学生党员以功利化的思想认知态度来看待自身的党员身份。强化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就要从进入门槛进行深入的思想考察,端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强化认识。

(2)宗旨服务意识淡薄

市场经济功利化色彩的价值取向,使得部分大学生党员价值追求以利益最大化取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服务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个人利益至上。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大学生活就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追求,一切与个人价值和追求相悖或者无关的活动都拒绝参加。个人利益成为部分党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衡量自身价值追求的标准线。个人的价值追求和服务意识的提升成为部分学生党员思想意识的矛盾体,不愿参加党组织公益活动,不愿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服务同学,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意识的功力色彩太浓,党员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缺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党员政治生活流于形式

(1)党组织政治生活参与度欠佳

党内政治生活是强化党组织纪律,加强党的建设的保障机制。高校学生党员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能够强化其政治理念,坚定政治信仰,严格组织纪律。通过高校学生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能够引领高校大学生的学风建设,以思想道德的模范示范作用,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由于精神懈怠、组织纪律意识不强,使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政治生活暴露出诸多问题。由于对于党组织纪律的认识不深,部分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精神懈怠,随意请假即使参加也是流于形式,只是记记笔记、聊聊天,“基础党组织在党建中存在虚化现象” [5]。

党组织的政治生活是提升学生党员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通过党组织的政治生活,能够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强化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但是,由于学生党员对于党组织认识不清,精神懈怠,参加政治生活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我的党性修养。

(2)政治理论学习不务实

政治理论学习是高校学生党员进行专业学习的导航灯,是具体参与科研学习与研究的先导。当前社会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等社会思潮,深刻影响高校学生党员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方式,某些高校学生党员参与政治理论学习表现出浮躁不踏实、功利社会化的学习倾向。高校大学生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中,对于政治理论漠不关心,缺乏主动的探究精神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的系统化知识,甚至对于当前国家的重大方针和政策了解也是微乎其微。由于政治理论学习的不扎实、不务实,导致其政治立场的不坚定和理想信念的薄弱化,缺乏对于重大事情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政治理论学习的不务实具体表现为停留在对于某些政治理论的背诵和记忆阶段,不能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政治理论体系。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缺乏党性锻炼,使学生党员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能使学习的政治理论知识有效内化为学生党员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

三、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

当前我国进入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国家的系列改革正是适应社会变革的历史需求。社会环境当中以市场为主要配置资源的方式,使多种利益需求不断呈现。多元利益需求的呈现为社会思潮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条件,同时现代信息化社会又加速了多元利益需求下的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其中不良社会思潮给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带来了不确定的干扰因素。

(1)市场环境下的急功近利成为理想信念动摇的经济动因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法则作用下,利益法则和人生价值追求出现了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党员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不能以市场利益法则作为衡量标准的,市场利益法则所产生的利益价值追求,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方式就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错误价值理念。部分学生党员受到市场利益法则的影响,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导致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淡薄,责任意识欠缺,党性修养薄弱。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要从理论高度深刻认识市场环境下的急功近利所产生理想信念动摇的经济动因,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强化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根本驱动力。

(2)新型媒体对传统模式的党性教育“话语权”提出挑战

信息化网络时代下新型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冲击着高校学生党员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新型媒体自身具有信息化、便捷化、隐匿性等突出特点。信息化网络时代新型媒体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我们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成为不良社会思潮传播的重要载体。当前部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薄弱,深受网络环境中新型媒体的影响,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通过新型媒体传播,深刻改变着学生党员的思维方式。传统思维模式下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受到挑战,反而自下而上的网络自媒体成为思想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党员主要接触的网络新型媒体。面对网络环境下新型媒体的快速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理念下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利用新型媒体的优势资源,根据信息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方式进行党性教育的战略调整,把握新兴媒体的主流阵地,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从传播动力上强化党员的党性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 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不足

(1)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意识不强

当前部分学生党员对于政治理论学习的关注度不高,主要是因为当前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意识不强,具体表现为: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学习的方法不足;党性修养有待提升。

(2)学生党员自我抵抗能力较弱

高校学生党员虽然是学生群体的精英和骨干力量,但是其还没有经历社会阅历的磨练和考验,心理素质、认知能力、社会阅历、人格品质还没有完全建立。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但是也是矛盾突发的重要时期。各种利益需求所呈现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侵蚀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同时由于其自我抵抗能力表现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左右。

(3)学生党员党性实践欠缺

党性锻炼是指党员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在专业技能的提升、政治理论的学习、理想信念确立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过程。学生党员只有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升政治觉悟,坚定政治信仰,然后深入社会实践进行思想考验、社会锻炼、人格完善,将政治理论、政治信仰内涵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实现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学生党员党性的锻炼必须实现两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当前学生党员缺乏党性锻炼,更多地是从政治理论学习来提升党性修养,党性修养缺乏党性锻炼,对于社会思潮的认知程度不足,政治敏锐性差,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误导。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更多关注政治理论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具有高校学生党员参与式的党性锻炼实践活动。党性锻炼是高校学生党员内化政治理论学习的有效方式,通过社会实践的党性锻炼,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党性锻炼具体体现在高校学生党员日常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学风建设上,能够焕发高校学生党员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日常社会实践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79.

[2] 列宁.列宁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3.

[3] 中国共产党党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2018-5-4.

[5] 陈秋生.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高校院系党建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18(1).

论文作者:孙丹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高校学生党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_孙丹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