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论文_黄鑫1,王春灵2,孙德富3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论文_黄鑫1,王春灵2,孙德富3

1宁波世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20;2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40

摘要: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在日益增大,而且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时间长、项目投资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项施工管理技术的要求高,同时工程内部和外部的联系紧密,这些特征造成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管理,一旦出现风险事故将极大地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

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方法

招投标制度是一种为保障市场公平自由竞争而设立的市场交易制度,在当前中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阶段建筑工程承发包的主要方式之一。工程建设项目引入了招投标制度,不仅能够便于项目业主单位选择较为适宜的承包单位和供货单位,同时还能够起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能够促进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形成。

1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

1.1良好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能够实现建筑项目决策的科学程度和合理化程度,能够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的质量。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是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对建筑施工中的各种项目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因为对工程项目决策不足造成的风险,对于工程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够为工程的施工等提供安全的环境,保证工程项目经营的顺利完成。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为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提供解决的措施,从而使经营者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中,实现了工程项目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时易于出现的风险

2.1 监理单位法律地位不清晰

当前,监理单位在进行招标管理时,主要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来进行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在招标法律中并没有规定什么单位应该在招标过程中担任主要角色,导致机构行使监督职能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监督执法机构在经费和编制方面缺乏相应保障。

2.2 工程建设招标监督水平不高

在进行招标监督管理时,由于监督意识落后,导致监督缺乏主动性,很容易出现监督缺位的情况,无法将监督的效果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是新闻舆论监督不到位。由于信息的获取渠道非常有限,再加上相关部门对新闻舆论报道管理严格,在新闻播报时,经常是报喜不报忧,对一些违规招投标的行为很难深入报道。二是行政监督工作不到位。在开展行政监督工作时,需要行政主管从上级向下级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受政府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监督方法比较单一,监督渠道不畅,导致监督的空白点比较多,缺乏主导作用和预警机制。

2.3 专家评标机制不完善

在评标过程中,专家评标是一个对评标结果影响比较大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评标专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专家评标机制不完善,导致监督效果差。一方面由于评标专家人数比少,而建筑工程涉及安装、土建、经济、园林、市政、水利等众多专业,导致专业的评标人员匮乏,尤其是一些专业的工程专家相当稀缺。二是评标专家管理不到位。由于评标专家供小于求,随着工程项目建设数量越来越多,选择评标专家参与评标的次数增多。评标专家参与几次评标工作以后,就会了解大部分投标企业制作标书的套路和风格,虽然技术标上未标注企业的名称,但只需要评标专家稍微一看就可以指导标书来自哪家招标代理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的方法

3.1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形式

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选择不同的合同定价类型,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选择合适的计价形式,降低项目合同风险。一个固定价格合同可以用来获得较低的施工期,风险较小,风险较小。对于较大的项目,采取价格调整的合同。在工程量可能变化范围内采取不同的结算价。对项目的建材市场价格较高的招投标阶段,我们必须增加合同中的材料价格调整条款,阶段因为有一个时间差的投标阶段和实施,在这一时期更大的可能性上升,材料价格高,而小的空间的价格。

3.2 对投标风险做出评估

一些承包单位习惯用“意外费用”承担投标报价中的风险,应付投标中无把握的因素,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既然投标人认为有风险和无把握因素,正说明投标人心中无底,难以判断风险的大小,也就无法准确地算出意外费用的多少。如果意外风险费用算少了,工程承包必然因风险过多而出现亏损,如果风险费用算多了,必然导致标价过高而失去中标的机会。对于承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承包人应设法分清风险的种类及程度,并将风险责任转移在投标承包中,属于设计变更、自然地质条件变化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应由业主负责;另有部分风险可通过保险来解决,例如水灾、火灾、地震等,承包人应通过保险把尽可能多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对于一些风险因素较多、而且难以预先估计其风险程度的工程,特别是技术不落实的工程,是否用意外费用来承担起风险,承包人更应慎重分析决定。

3.3回避风险

所谓的回避风险就是施工企业在分析出具体的风险之后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回避来避免发生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损失,这种风险控制方法在现在的施工企业风险控制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的,第一点就是有一些风险并不能够进行回避,第二点就是如果说我们对其中的风险进行了回避,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从这些风险当中进行利润获取的机会了。第三点,我们在对一个风险进行回避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其他的各类风险。

3.4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属于一种财务管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非计划性,如果说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部分风险没有提前进行识别或者是没有提前的制定风险处理措施的时候,风险自留就会存在着很多的被动性以及非计划性。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的时候是不可能将项目当中所有的风险都识别出来的,所以说非计划性的风险自留在工程项目当中是不可避免的。第二种是计划性的,这种是建筑施工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在通过对风险的分析以及评价之后,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讲企业的损失进行转移的方法就是计划性自留风险。

3.5风险转移

该项目的风险将转移到材料或任何其他措施之一,是施工企业通过签订合同和其他方式的风险转移,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目前。工程保险的转让,有一种办法,即在项目实施阶段,以保险的形式参加,在财产或个人损失的情况下,由保险公司管理保险赔偿。一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

总之,建设工程施工的招投标阶段,对于整个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展其有重大意义。施工企业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承揽项目前的招投标工作中,提前做好风险分析,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终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雅洁.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有效控制投标风险的对策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3)

[2]任继伟.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J].四川建材.2015(03)

[3]胡淑贞.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探究[J].门窗.2015(09)

[4]李青川,张涛. 企业招标风险防控路径[J].科技视界.2015(28)

论文作者:黄鑫1,王春灵2,孙德富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方法论文_黄鑫1,王春灵2,孙德富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