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月亮论文,意象论文,古典诗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太阳的不多,而咏月亮的却俯拾皆是。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总是喜欢把自己内心那缠绵悱恻的情愫倾诉给那月光。苏轼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只要拥有了清风与明月便已足矣,余者皆可不必放在心头。这些足以说明他们对月亮的“情有独钟”。
诗人们为什么会对月亮如此偏爱,这其实与月亮自身的特点有关。
古人常以山水比德,认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因为山体宽厚稳重,绵延广阔,正与仁者广博的胸怀有相类比之处;而水流顺着地势而下,正如智者顺应天道而行。
诗人喜欢月亮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月亮与人们潜在的审美意识中的某一点似乎是相通的,她的许多特性都可以唤起人们潜在的审美意识,成为人们宣泄内心情感的引信和工具。这些能引起诗人创作灵感的切入点包括:时间(久远)、空间(高远)、形状(圆缺)以及品质(高洁)四个方面。
角度一:久远的时间
1.在时间上,她亘古悠远,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引发人们关于天与人的种种哲理性思索。
诗人们往往睹月而思人,思考自己渺茫的人生,慨叹月亮的无始无终。在这有限与无限的对照中,思考人生的价值。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面对美妙的月光,张若虚发出了下面的慨叹: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
《全唐诗》中有两篇张若虚的作品,一首是《代答闺梦还》,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前一首乃平平之作,知道的人很少,产生共鸣的更少,而无数的读者却痴迷于他的《春江花月夜》,使它成了永恒的奇迹。这不能不归功于诗中那以淡寓浓,虚实相闻的画面和那幽远深邃的人生哲理。
2.时光流逝,世事沧桑,月亮成为见证。
月亮高悬于苍穹之上,以她那平和的目光关注着人间的一切。大地上的一切荣辱兴衰都逃不过她的法眼。诗人们往往借助月亮表现对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自己的某种政治见解或社会理想。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大唐帝国日趋衰微,痛心疾首的刘禹锡就借这首诗讽喻现实:六朝的繁华已成为过去,如今的月光照耀的只是一座空城。这不能不引起读者无限的感慨。
角度二:高远的空间
1.她的位置极高,可望而不可即。于是她便成了文人们所追求的高远的理想象征,而这种理想、抱负往往是难以实现的。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轻灵飘逸、意气风发的诗人李白怀着满腹的文才和满心的伤痛,写下了“览明月”几个大字。可无情的现实让他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同上)他最终只能在幻想中“览明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苏轼也曾有类似的笔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
这样的月光往往让落魄文人产生几多慨叹!
2.位置极高,清辉遍洒神州大地。她也就成了连接分隔两地的离人情思的纽带。诗人们往往借月亮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试想,同一片月光下,两人身在异处。一个凭栏远眺,另一个倚窗泪落。他们口中都轻轻呼唤着对方的名字,那该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画面啊!故而,许多才情横溢的诗人便据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作。“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王勃《采莲曲》)
王勃正是借助江上明月,描写了相思离别之苦。而旅居长安的杜甫也有下面的诗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天宝十五年,杜甫曾为叛军所俘,押解回了沦陷的长安。幸而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就在长安隐避一时。这首诗就是当年秋天诗人陷贼期间所写。诗中借月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希望将来什么时候,安史之乱得以平定,他就可以和妻子相倚在细薄的窗帘下,共庆团圆,共诉离情,让那无声的月光照干他们脸上的泪痕。
3.由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思念变为人对某个地方的留恋,最常见的就是对故土的思念。
中国幅员辽阔而又地域分明,加之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传统,乡愁或怀乡就成了我国传统诗歌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
白日的喧嚣往往能使远离故土的游子暂时忘却对故乡的思念,然而当夜深人静时,这种愁绪就会悄无声息地袭上他们的心头,而白天所遇到的种种酸甜苦辣更会在这种静谧之中沉淀下来。“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游子的乡思会因此发酵得更醇更烈。在习习晚风中,他们睡不成眠,这时候,能够寄托绵绵乡思的就只有那洒向故乡的清冷的月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李白只身凭栏远望,思绪早已飞到那梦萦魂绕的故乡了。他的《静夜思》也就成为许多游子疗救乡愁的一帖良方。这种对月怀乡的佳作还有许多。杜甫在《月圆》中咏叹:“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而在战乱中怀念兄弟手足,《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更是情深义重了。张九龄的《望月抒怀》第一句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借月光寄托了对故人故土深深的思念,格调清雅,意味深远,极为后人所叹服。白居易亦曾羁旅外乡,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于是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
全诗用家常话语,抒写当时人人都有但不是个个都能道出的真情实感,勾画出一幅兄弟姐妹异地望月共生乡愁的感人图景,引人共鸣,感人肺腑。
而在这些怀乡诗作中,边塞诗人因旅居边关,归途迢迢,归期渺渺,因而思乡之情更切,诗作也更感人。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诉之于听觉的笛声固然动人情怀,如霜的月色可能更撩人愁思。而王昌龄的《从军行》唱得也极好: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秋天是草木摇落而倍加怀人的季节,何况是边塞的秋天?更何况是边城的秋月?
角度三:变化的形状
月亮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她总是缺而圆,盈而亏,反反复复,无始无终。然而在这圆缺的转化过程中,圆的时候很短暂,因而也就显得很可贵,而她也正好与人间的团圆相类似,于是诗人们自然而然地对月抒怀,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苏轼说得好,“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月亮的圆和人间的不团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就不能不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唐诗人李洞在客地见到月亮而惦念亲人,他写道:
游子离魂陇上花,
风飘浪卷绕天涯。
一年十二度圆月,
十一回圆不在家。
(《客亭对月》)
试问,还有什么比对着满月,而亲人分散更惹人愁肠的呢?月儿成了诗人笔下的宠物,也就不足为奇了。白乐天旅居洛阳香山,这种亲人离散的生活也使他想到了圆月:
老住香山初到夜,
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
试问清光知不知。
(《初入香山院对月》)
以上是诗人们用反笔写月,通过着力描绘月的圆满,反衬人间的不团圆,也有一些诗人直接用缺月来写分别。柳永的《雨霖铃》写道: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好一个“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预想到:今夜酒醒时,大概是杨柳夹岸,晓风拂面,残月在天。这景致写出了主人公的孤零凄苦,极为形象生动,因而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
南唐后主李煜所经历的人生磨难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他这个词人皇帝的笔下,残月被写到了极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乌夜啼》)也许这如钩残月的效果比满月更强烈些吧!
角度四:高洁的品质
1.她清冷、高洁。色彩上,她洁白无瑕、晶莹透彻,正象征人们高洁的灵魂;色温上,她清凉如水,属于冷色,这种冷傲不正与许多自命高洁、“曲高和寡”的文人们的性格相似吗?另外,在位置上,月亮因突出而孤独。试想,苍穹之上,一轮明月,万点星辉。众星捧月固然使月亮显眼而高贵,但也因不大众化而显得有些孤独,而这种特质与古往今来的文人们又何其相似。所以,许多归隐田园,遁身山林的诗人们便把明月引为自己的挚友甚至化身。王维一生写过许多诗,他的山水田园诗可称作千古传唱的佳构,他的此类作品,构成了一种远离尘嚣与世俗的“静境”与“净境”。
比如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斯情斯景,让人浮想联翩。
再如他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陪伴王维的只是那皎洁的明月,也只有那轮明月才够资格常伴他的左右。
另一首《山居秋暝》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再配上青松、清泉和奇石,这不能不说是人间仙境了。
2.关于月亮,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些都给月亮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魅力,也使人们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美感。
嫦娥奔月的故事历久不衰,在那广寒宫中,住着一个美丽的嫦娥和一只可爱的玉兔。
外国有爱神丘比特,中国有月老。只要月下老人用一根红绳拴住两人的脚,那么这两个人无论相距多远,也一定会相伴一生。
人们总喜欢把恋爱称作风花雪月之事。月下互诉衷肠确实十分浪漫而富有诗意。难怪人们总是要在月下约会了。《诗经》中就有一首《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斯情斯景,令人感怀。
综上所述,文人咏月并非偶然之举,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审美心理积淀的,而这些咏月的篇章则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