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城市绿化开始发展起来。城市绿化所用的苗木就是通过园林种植和培育的,如何进一步应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技术大力发展绿化事业,这是本文要重点阐述的。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技术;施工
引言
苗木的种植和养护至关重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我国对园林事业的不断重视,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种植和养护技术,另一方面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共同作用大力发展园林事业。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一、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开始出现。人工设施的不断老化和短缺、机动车辆的不断增长、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尖锐的问题都在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和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逐渐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种草、种树可以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这些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城市环境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2、增强城市建筑的艺术效果
很多的大城市不单单经济发展迅速,而且城市生态环境也很好,城市绿化面积占有很大的比重。就拿北京市来说吧,2018年北京继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夯实生态屏障,共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达26.9万亩,城市绿地710公顷,截止到2018年底,北京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3.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6.3平方米。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在绿化隔离地区,通过腾退还绿,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化面积4.1万亩,为市民建设了13处城市公园和5处郊野公园。通过大力推进和落实城市绿化,不但让北京市的经济有了更好的发展,还创造了优美的城市绿化环境,让北京这个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居民可以享受到田园风光的乐趣,大大的丰富了北京建筑的艺术气息。
二、园林绿化中苗木的种植施工技术探究
1、苗木的种植流程
苗木的种植基本上有三个流程,准备阶段、栽种阶段、养护阶段,这三大流程缺一不可,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要保障苗木的健康成长,就要学习相关的苗木种植技术,应用科学的苗木种植技术来培育健康的苗木。对于园林工作者来说,在日常的园林种植管理过程中,要认真仔细的对苗木监管养护。
2、土壤选择
苗木的种植季节一般选择在春季,春季气温回升,上层解冻,土壤松软,水分也比较充足,有利于苗木的发根。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要选择蓄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进行种植,土壤要深翻40-50㎝,土地要平整细作,沟系配套,保证灌排通畅。在苗木的栽种过程中,植树挖坑的大小应当根据苗木的品种规格、苗木的根系和土球直径、土壤条件等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树坑的直径应该比树苗的根幅放大20-30㎝,比带土球苗木球直径放大30-40㎝。坑深比裸根深出20-30㎝,比土球高度深出20㎝左右。各种苗木对于生长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都不同,具体就是:小灌木,45㎝;大灌木,60㎝;浅根乔木,90㎝;深根乔木,150㎝。种植土壤中如果含有建筑废土和其他有害成分,属于强酸性土、强碱性土、盐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的土地性质的话,均需要按照设计规定,进行换土或者改良土壤的手段来满足苗木对土壤的要求。
3、种植前修剪要求
苗木种植前要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修剪,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进行剪除,并对树冠进行适当修剪,剪除病虫枝、受伤枝、枯死枝、过密枝,以此来保证地上地下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栽植要求
在栽植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种苗木的不同习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植,苗木的运输和种植都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尽量缩短苗木根系的裸露时间,做到随挖苗、随运输、随栽培、随灌水。栽植过程中不宜过深或过浅,应略浅于或相同于挖苗时树木根茎的土壤线,树干上易生不定根的树种可以适当深栽,在栽种的时候,要扶正,此举就是为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防止树苗倾斜晃动。
5、苗木浇灌
苗木在栽植后应该在苗木的周围,筑成10-15㎝的浇水土堰,土堰应筑实防止漏水。还要及时进行灌透水,新栽植的苗木在应当在第一日浇透第一遍水,第二次灌水通常在第一次灌水后的4-6天进行,再过10天左右就可以进行第三次灌水。要做到补水及时,确保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1]。
三、园林绿化中苗木的养护技术探究
1、苗木养护的意义
苗木的养护措施,就是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园林工作人员在日常的苗木护理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苗木护理。进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松土、锄草
在幼苗的成长阶段,经常对幼苗进行浇水,有时就会让幼苗周围的泥土变得很密实,导致幼苗根部无法进行呼吸,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这个时候园林工作者就要及时进行松土,方便幼苗进行呼吸,并且在进行松土的过程中,将幼苗周围的杂草进行清理,这些杂草通过吸收幼苗的水分来存活,影响了幼苗的生长发育,导致幼苗生长速度缓慢。在进行松土和锄草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不能直接触碰到幼苗的根部和树干,防止因为伤害幼苗根部和树干而导致幼苗死亡;另一方面在松土的时候,要把握深浅,过浅会让松土的作用无法发挥,过深又会导致幼苗的根部受到损害,因此在平常的松土锄草过程中,要把握好度,通常都是6-7㎝为最佳[2]。
3、修剪、整形
新种幼苗的修剪和整形工作主要是为了促进幼苗的恢复生长提高观赏性。乔木的修剪主要是修剪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灌木的修剪主要是为了促进其树叶繁茂、分布均匀以及花芽的形成,球形植物主要就是整形修剪,修剪一般都选择在秋季时节,整形主要选择在春季时节,春季时节树木发芽,可以很好的进行整形。
4、施肥、浇水
苗木的施肥是促进苗木生长健壮的有效手段,施肥必须在苗木的根系损伤恢复并开始生长后进行,一般就是苗木种植后的1个月,使用的肥料主要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定期也要对苗木进行喷水洗尘,以免烟尘堵塞气孔,影响苗木的光合作用。浇水要视天气情况而定,如果经常没有降雨,土壤干燥就需要进行浇水灌溉,时间一般都是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就是大树和灌木,大树经过培植,根系和枝叶都受到了损伤,自然恢复期长,抗病虫的功能也就随之降低。所以在日常的苗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大树进行密切管理,一旦出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进行治理,一方面要节约资源和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实行无污染、治理效果持久的治理手段,坚持预防和治理同行,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6、苗木补缺
及时对死亡苗木清理,并在原有的位置上进行补种,对于人为破坏的缺空处也要及时补种,确保整体的绿化面貌饱满整齐,保证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保证我国园林事业不断发展,就要始终坚持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技术。园林绿化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也可以促进生态平衡,不断对苗木种植和养护加强技术管理,推动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平衡。
参考文献
[1]马少梅.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解析[J].现代园艺,2017(16):168-169.
[2]高黎明.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7(09):174-175.
论文作者:贾继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苗木论文; 幼苗论文; 城市绿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壤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