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燃煤电厂湿烟羽脱白技术的应用进展论文_杨彪,陈彦明

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本文从燃煤电厂湿烟羽成因出发,详细介绍湿烟羽除湿脱白的原理及技术思路,分析各技术方案优缺点并得出其适用范围,为燃煤电厂湿烟羽除湿脱白提供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湿烟羽 湿法脱硫 饱和状态 脱白技术

1.概述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燃煤机组均已进行烟气脱硫治理,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以效率高、投资适中、结构简单等优点占据90%以上市场,成为目前主流脱硫手段[1],加上采用除尘、脱硝等技术改造手段,污染物排放可达到现有国标要求,实现超低排放。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虽在防止大气污染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烟气脱硫过程中,不仅水分蒸发,增加了烟气的含湿量;而且烟气温度降低,携带水蒸汽能力降低。在排烟温度降低至45~55℃时,低温饱和湿烟气经烟囱进入大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产生“白色烟羽”,即出现常见的烟囱出口冒白烟现象[2-4]。“白色烟羽”对环境质量无影响,但会影响城镇居民感观,产生视觉污染,被误认为有毒、有害废气[5]。

2.烟羽治理思路

为彻底根除雾霾污染,火电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指标新国标(GB13223-2011)规定[6]:必须增加排烟温湿度控制,以实现烟气除湿脱白处理。现阶段,湿烟羽现象主要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产生,我国燃煤电厂中“白色烟羽”主要在北方地区,冬湿法脱硫后烟气温度降到45~55℃,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产生图1“湿烟羽”现象。如图2中 AB过程进行,湿烟气在过饱和状态发生水汽秋(春)季(冬季>秋季≈春季)较为明显[7],凝结现象,产生“湿烟羽”现象。湿烟气在过饱和状态线段越长,“湿烟羽”现象越明显。

图2 温度与含湿量关系

2.1烟气加热除湿脱白技术

图3 烟气加热除湿脱白流程

现有烟气换热加热和烟气混合加热技术,图3所示为实际流程,烟气换热加热技术具有质量流量和含湿量不变、烟气温度升高的特点,如GGH、MGGH等。由于GGH技术中回转式换热设备在运行中存在故障率高、烟气泄露等问题,严重影响超低排放指标,基本已取消[8,9]。如渭河电厂采用管式、苏州热电厂采用热管式GGH也有应用[10,11]。加热技术中MGGH以热媒质作为过渡,消除了烟气泄露问题,成为目前电厂超低排放主流技术。在冬季寒冷季节,会出现一定的“湿烟羽”现象,北方地区比较明显。烟气混合加热过程中质量流量和含湿量均变化,烟气温度得到提升,常见有热二次风、热空气混合加热等[12]。

2.2烟气冷凝除湿脱白技术

烟气冷凝除湿脱白技术为如图2中ADE过程,只要满足DE过程不与湿烟气过饱和状态区域相交,可除去“湿烟羽”现象,降低烟尘、Hg、排放量等污染物浓度和回收烟气凝结水。现采用的技术基本流程如图4所示,常见有喷淋降温、冷凝换热、热泵技术等。由于在实际应用中,难以降到20℃以下,且能耗高,只有将回收的热量用于热网供热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提升[13]。

图5 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流程

2.3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

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是烟气冷凝和加热除湿脱白的耦合,基本流程如图5所示,换热器通过降低烟气温度,将烟气中的水凝结析出,实现去除污染物和回收水的目的,可降低烟气再热器热源消耗;再热器是烟气冷凝除湿的互补,利用低品位热源提高烟气温度,达到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以实现能源梯级利用要求。烟气冷凝过程与烟气冷凝除湿脱白技术类似,可选用水冷、空冷、热泵等手段冷却。在再热器热源选择中,由于烟气冷凝含湿量降低,提高烟气温度所需能耗降低,选择热源时可采用更低品质热源加热,特别是在环境温度、排烟温度越低时,烟气加热幅度减小量更为明显[14,15]。

3.结论

1)烟气加热除湿脱白技术基本可消除“湿烟羽”,在冬季寒冷地区,还会存在“湿烟羽”现象,适用于南方地区。

2)烟气冷凝除湿脱白技术能耗高,投资成本大,在经济和技术上不划算。

3)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技术能耗与运行成本低,环境温度越低越明显。适用于北方和中部地区。

参考文献

[1]吴春华,颜俭,柏源,等.无GGH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烟囱石膏雨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3,29( 3):15 -17.

[2]郭彦鹏,潘丹萍,杨林军.湿法烟气脱硫中石膏雨的形成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电力,2014,47( 3) :152 - 154.

[3]聂鹏飞,张宏宇.火电厂无GGH 湿法脱硫机组烟囱降雨原因分析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 2) :4 -8.

[4]王贵彦,黄素华.湿法脱硫燃煤机组“白色烟羽”节能治理[J].华电技术,2016,38(11):64-65,68.

[5]周洪光.如何正确认识火电厂湿烟气排放及白雾现象[J].环境工程,2015,(S1) :433-437.

[6]火电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指标新国标(GB13223-2011).

[7]刘志坦,惠润堂,杨爱勇,等.燃煤电厂湿烟羽成因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10):43-46.

[8]翟尚鹏,黄丽娜,曾艳.湿法脱硫净烟气再热技术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5,33( 8) :52 -55.

[9]张杰,任艳,张康,等.热管式GGH 取代回转式GGH 的可行性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29( 5) :66 -68.

[10]王键,傅钟泉,蒲良毅等.燃煤锅炉脱硫装置新型烟气换热器设计及性能分析[J].热力发电,2009,38(08) :10-13.

[11]张锐,信丹丹,孙晓菲.热管技术在降低电站锅炉排烟温度中的应用[J].电站系统工程,2011,27(03) :23-5.

[12]叶毅科,惠润堂,杨爱勇,等.燃煤电厂湿烟羽治理技术研究[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7,33(4) :32-35.

[13]熊英莹,谭厚章,许伟刚,等.火电厂烟气潜热和凝结水回收的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5( 6) :77 - 81.

[14]李青,公维平.火力发电厂节能和指标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15]王俊有.火电厂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模型及控制策略[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7.

论文作者:杨彪,陈彦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基于燃煤电厂湿烟羽脱白技术的应用进展论文_杨彪,陈彦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