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香港的产业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的经济发展素以第三产业著称。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香港服务业的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达84.4%, 就业人数占全港就业人口总量的2/3强,早已进入西方经济学家所谓的“后工业社会”阶段。这种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固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尤其是自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以来,香港产业结构再次暴露了其脆弱性的一面。本文试在对香港产业结构略作介评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一)
产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判断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准及社会进步程度,主要考察3个产业部门(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产值及就业分别在GDP和就业总人口中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存在密切关系。香港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上百年来各种特殊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 城市化的经济结构
今日的香港已发展成国际性大都市,但就面积而言,它地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在10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660万人口。这其中, 农业人口数量已极为有限。因此,自从开埠以来,香港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化经济结构—其一, 内部经济基本上由非农产业组成。 1997年,第一产业在GDP中的产值比重不足1%,而第三产业则高达84%。香港的对外贸易、基础设施,商业服务,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旅游、信息等无一不与城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它们的综合运作构成了香港典型的城市经济结构。这一特点在本世纪70年代以后愈加突出和成熟;其二,人口主要由城市居民构成。农业人口已占有极低的份额。
2. “空洞化”的经济结构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的说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若以农业为主则为前工业化社会,若以工业为主则为工业化社会,若以服务业为主则为后工业化社会。大凡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其产业结构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有形商品的生产已开始转型,无形商品的生产占居主要地位。有些学者将其称之为“空洞化”的经济结构,其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制造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及就业比重大幅下降; 其二,制造业的生产力及国际竞争力相对降低和减弱。从近20年香港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看,80年代后半期始,香港即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就业于服务业的人口已占到总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特别是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所形成的巨大吸引力,香港的制造业纷纷北上内地,使香港本地的制造业比重逐渐降低,从而形成了向服务业集中的经济结构。
3. 轻型化的制造业结构
所谓“轻型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构成中,轻工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均远超过重工业。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或资源结构划分,一般可分为3 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根据消费资料制造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制造业净产值比值(即霍夫曼比值)来划分,则主要包括两类:轻型化结构和重型化结构。若霍夫曼比值小于1, 表明资本资料制造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制造业的规模,此被视为重型化结构,若此比值接近2,则表明为轻型化结构,霍夫曼比值的下降, 意味着一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结构的升级。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都是从轻型化向重型化发展,再向高附加价值阶段地渡。香港的制造业发展却没有因应这一规律,相反却显示了其轻型化的特点。一方面,从就业人数看,自50年代开始,香港就业于轻工业者约占50%,60年代以后,达到了53%,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开始,就业于轻工业的人数已超过六成;另一方面,从港产品的出口分布看,轻工产品的出口更占主要份额。
(二)
应当承认,从一定意义上看,香港经济结构的上述特点或许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升级具有其内在的动作规律,由第一产业占主体的农业社会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社会过渡,进而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一般都遵循这一规律。然而香港则不同,自开埠以来就表现为一种畸型的产业结构—严重短缺的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的第二产业和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整体经济中是微不足道的,第二产业也没有形成大气候就被第三产业取代,而且香港当地出现的几次经济转型,几乎都是在特殊背景下进行的: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对华禁运使香港由转口贸易迈向工业化;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香港由工业化迈向经济多元化阶段;80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衰退再次波及到香港,香港人抓住时机,在继续实行多元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工业的转型,并使香港经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这表明,香港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香港产业结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较强的适应性,与港英当局长期奉行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存在着密切关系。
众所周知,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其经济的自由度堪称世界第一,包括自由企业制度、自由投资制度、商品自由进出口制度、货币自由进出口制度、人员自由进出制度等6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其中前3项制度均与香港经济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存在密切关系。
在香港,企业完全有权进行自由创业,任何境内外的个人,团体只需向公司注册处缴纳少量费用即可自由开办公司;企业在经营内容和发展方向的选择、产品价格和服务费用的确定等方面均可自行决定。只要法律许可,企业的投资都不受任何限制。香港“政府”既不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投资路向,不施加特别限制,也不对个别行业或企业提供特别的奖励或支持,对所有投资者一律实行“国民待遇”,不存在任何歧视。这种高度自由的经济政策虽然有利于企业的自由发展,但所产生的负面效用也是难以避免的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缺少统一性,“政府”很难从宏观上对本港的产业结构进行总体引导和把握。
2.产业基础比较脆弱,缺乏稳定性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都选定部分占优势的制造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总体上需具备6 个特点:)产值比重高;产业关联度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附加价值高;市场潜力大;能耗及环境污染程度较低。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支柱产业越应受到政府及业界的重视。西方工业国在产业演进的过程中都将几项具备支柱产业特征的制造业看成本地产业成长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一方面,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它不仅是物质产品的直接供给者,而且是劳动力的直接需求者,在创造物质产品“供给”的同时,又产生出对劳动力的直接“需求”,这对社会的稳定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制造业还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器,也是服务业走向高级化和广泛化的重要生存根基。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系统的产业发展指导政策,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出现了日渐下降的趋势。统计资料显示,70年代初,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为30%,1995年则降至20%以下,1997 年进一步降为13.6%,就业人数也降为11.4%(1996年)。相比之下,在其他三条“小龙”力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香港以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为内容的产业升级步骤并未得到落实。因此,香港的制造业基础总体上看依然比较落后,而且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上已被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等抛在后面。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值得提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企业组织结构的小型化和松散性。
长期以来,香港制造业中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基础研究薄弱,企业家大多缺乏长远投资理念,而港府对企业的政策及财力扶持又极为有限,以致制造业长期缺乏发展后劲。长此下去,势必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这是因为,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一对相辅相成的产业。服务业,顾名思义,属于服务性产业。具有较强的依附性。最初依附于农业,而后则寄生于工业,如果缺少工业(制造业)与之配合,服务业将成为无根产业。
3.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较低
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是两个互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概念。产业结构的转型是指由一种产业类型向另一种产业类型的转移(如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而产业结构的升级指的是某一产业技术含量的提高。就制造业而言,制造业的升级意味着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就服务业而言则意味着由个人消费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由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业向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业的升级。
从世界范围看,90年代以来率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已经形成一大批新兴的产业如微电脑技术、工业机器人、激光技术等,而且已在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亚洲地区的其他三条“小龙”也已开始朝这一目标努力。相比这下,香港目前在科技开发和研究方面的基础仍较薄弱,制造业中的技术密集度也不够高,不少技术含量较高的部门如光学仪器、电子电器等,90年代初的出口均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很显然,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使香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香港的科技水平发展滞后将是制约本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原因。
面对上述种种困难,香港的产业结构发展将向何处去?
(三)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香港的产业结构确实已经产生了诸多问题,解决的产业结构确实已经产生了诸多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特区政府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为宏观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特区政府应从宏观入手,拟定整体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重点及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由于香港以往受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影响较深,认为实施宏观产业政策会排斥市场机制,给高度自由经济蒙上阴影。故此,香港长期奉行的是“积极不干预”政策。实践证明,这种政策固然有助于促进自由市场经济机体的发展,但是负面效应也已充分暴露出来。为了弥补上述缺陷,特区政府可在以下方面做努力:
首先应当明确香港地区的产业定位,找准香港产业发展在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格局中的位置及其所扮演的角色。有的学者将香港喻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桥梁通道;也有人将其喻为世界经济交流的纽带。美国的司格特(Micheal Enright Edith E ·Scoot )和杜大卫(DavidDodwell )在共同合著的《香港优势》中则对香港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做了如下描述:“香港的修理业不是中间人,它们是经济活动的引发者的策动者,在当地,邻近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协调供求关系。”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表述。在亚太地区,香港不是一般的“中间人”,而是一个引发者和策动者,它可以将一连串的经济活动进行整合,统筹协调,以便发挥各地的整体优势。
其次,相应确定本地的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从宏观方面看,为了促进香港产业结构高级化,应既着眼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找准自己的主导产业及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并按照各产业的顺序,布局情况调整步骤等,选择某一时期的产业重点,从而有效地协调各产业间的顺利发展。
2.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巩固产业转型的基础
由服务业的服务性特质决定了他必须置根一其他产业,才有用武之地,一个缺少产业根基的服务业,终将走向泡沫经济。从长远看,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制造业的升级。几十年来,香港制造业产值的绝对量虽有逐年增长,但与服务业相比,其相对值却逐渐下降。扭转这一局势的有效作法之一是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准,带动服务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以便巩固产业结构转型的基础。正如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为香港撰写的研究报告《共建繁荣:香港迈向末来的五个经济策略》中的提出的:由于传统的转口功能仍有需求,结合香港现时经济重整出现各个方向,香港实际上已开展了一个新的转口港概念:技术及管理知识的转口港。为此,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高级化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企业组织结约的高级化。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关键是制造业的升级,换句话说,制造业的升级是产业结构顺利转型的基础。这一结论已被实践证明。受本次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香港经济,无一例外地暴露了经济中长期存在的“泡沫”成份,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经济负增长,自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GDP的增率已出现了-5.2%的低水平。香港经济的衰退,表面上看是金融风暴的外来冲击的致,但实质上反映了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要摆脱困境,恢复原有的竞争力,有赖于制造业重振雄风!
3. 整合内地优势,实现铲业结构的一体化发展
80年代以来,在中国内地经济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推动下,香港和内地的经济联系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地间的贸易不断升温并获得高速发展。1996年与1984年相比,两地间的贸易额增长约1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2%。与此同时,港商大量投资已占内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六成以上,有80%以上的制造业已北移内地,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雇工500多万人,是香港本地制造业总人数的15倍。这表明, 香港与中国内地的整合与一体化为双方经济运作的内在要求与客观必然。笔者无需赘述两地经济优势之表现,只想说明:只有将香港的结构放在中国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才有实际意义;没有强劲的一体化的中国经济,就难以有前景广阔的香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