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如何实现前瞻性合作_协同理论论文

企业管理中如何实现前瞻性合作_协同理论论文

企业管理中如何实现正向协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如何实现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方式正深刻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改变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世界正趋向于越来越平。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解决新的发展问题,企业管理的模式必须作出新的调整。正向协同是当前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正向协同的基本内涵

      协同,是指协作共同完成特定的目标任务。从组织体系看,可以分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从效益效率看,可以分为正向协同和负向协同。这里我们主要对正向协同做探索与研究。

      人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为什么要群居?因为任何个体在自然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从远古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战胜自然、利用自然、改变自然,每一次进步都是成千上万同胞携手共进的结果,绝不是某一时段某一人所能为。协同的行为体现的是人类生存进化发展的基本方式,也是人性延续的内在需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协同就是“和”。对“和”的阐述最早可见于《国语》,“以他平他谓之和”。意思是使不同的事物相互结合、补充、配合、协调和平衡。“和”也意味着从冲突到融合,从分歧到统一,再到新生事物的产生,循环往复,使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和”的极其深刻的见解。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意识到要想达到“和”,还一定要有“序”。宋代儒家程颐说道:“无序便乖,乖便不和”,序即秩序、规律,是和的前提,和即协同、合作,是序的依归。我们讨论企业管理的“正向协同”,也可从“和”及“序”的内涵中得到深刻的启迪。

      然而,在企业管理中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是半个世纪前被誉为企业战略管理鼻祖的美国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他在成名作《公司战略》中提到:“这种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织部分总和的效应,经常被表述为‘2+2=5’,我们称这种效应为协同。”实际上,他的协同概念更多的是指管理结果的协同效应,即效益效率的协同。他也明确地指出,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协同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正如书中预测的一样,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世界许多企业为了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都从不同方面进行了企业变革,有的企业取得了正向协同效应而发展壮大,也有许多企业因负向的协同效应而破产倒闭。

      由此可见,正向协同对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说明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只有做好正向协同,企业实现各项管理目标才有可靠保证。

      正向协同的基本表现

      企业组织的管理行为基本都是协同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正向协同的基本表现一般会因为个体需求的差异,职能分工的不同,追求效益效率程度不同而形式不同。

      包容性协同。企业中每一个个体追求的目标,对自身的价值取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既要看到这种差异,还应该允许它的存在。比如,在没有电梯的时候,我们每一楼层的住户都可以按照各自所需,直接爬楼梯到达目的地。有了电梯,省时省力,效率成倍地提高。但是,你要到达更高的层次,你必须要学会等待、学会包容,让不同楼层的同志实现不同的目标,19楼的同志只能让10楼的同志先到。“电梯理论”就是我们“和、序”规律的很好例证。企业是个大平台,管理方式方法、各种先进管理软件是个小平台,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都能够正确合理地利用各类大小平台,就需要包容性协同,通俗地讲是一种妥协,但他代表的是正向的妥协。

      共赢式协同。手工时代,一件衣服一个人制作完成,纺纱、织布、剪裁、缝制;旧农业时代,家庭作坊式劳动,从选种、育苗、播种、给养、收割、加工“一条龙”一个家庭就可以做到。现在,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一件衣服,可能涉及上百道工序;一个面包,或许要经历上百人的精心劳作。每一道工序或每一位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作出努力,而努力的结果,就是正向协同的共赢。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各职能部门,每一个岗位分工都十分细致,在实现各自目标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

      长效性协同。正向协同中有一种情况很容易被我们误解。比如,目前的招投标管理体系,许多同志嫌其烦琐,效率低下。买一个“灯泡”,需要申请、立项、批复、招标、评标、采购、监理、验收等,粗一看,确实是环节多、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但是从企业发展的全局看,长远看,短期的效率低下,换取的是质量的保证,过程的廉洁,可持续的效益。这就如同“曲突徙薪”。试想想,一位同志直接上商店掏钱买好“灯泡”登记入库,短期看,效率是很高,但质量的风险,廉洁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也许会通过“蝴蝶效应”导致企业某项重要任务的中途搁浅。因此,我们应主动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必要的路障,以保证企业航船稳稳当当地驶得更久更远。社会管理中的“三权分立”“两党执政”等,都是长效性协同的具体表现。

      正向协同的实现方式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调整,不断创新,需要我们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把有利因素发挥到极致,把不利因素减到最少,这就是我们所研究的“正向协同”的精髓所在。下面我们从人员选择、平台建立、软实力等方面探讨企业管理中如何实现正向协同。

      首先,人是决定因素。企业、社会都需要拥有一大批具有共同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即志同道合的员工,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凝聚在一起。这一点在企业管理中尤显重要,是确保正向协同的关键。当前,我们全社会都在倡导“正能量”。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员工对企业管理理念、经营方式、价值导向的认同度直接决定协同的正向程度。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每个企业总有这样一部分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稍有不如意便牢骚满腹。此类负向人员的破坏力、影响力巨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这是由人性中的特点(总是追求安逸舒适)使然。因此,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在员工的入口、培养、淘汰方面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机制,要坚决把影响协同并且已无法改变的负向人员及时清理,保证员工队伍的纯洁性、稳定性。

      其次,要不断创造创新管理平台。科技的创新包括企业软硬件平台的创新。电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爬楼登高的效率;自动化的生产线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产量;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扩大了信息共享的空间;协同办公系统的广泛应用基本适应了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样的创新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我们应当通过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开发更多的管理平台。同时,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正确合理利用平台,共同享用平台所带来的便利,减少不必要的“包容性”协同。假如我们把企业管理类比于产品制造的话,管理平台的先进程度决定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最后,培育企业特有的文化。任何企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一定有独特的内在管理、经营、价值文化所在。而这样的文化既能起到历史传承作用,又能起到引导、激励、凝聚、约束的作用。企业文化是正向协同可持续的保障。有关企业文化的提炼培育,从《第五项修炼》以后,各种各样的研讨已经数不胜数。这里着重要提出,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历史,利用历史,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精炼凝结。当前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个十分令人担忧的现象是把企业文化等同于老板文化,一个领导一个思路,这对于正向协同来说,危害很大,经常性地变换企业发展目标,调整企业经营方向,让企业员工无所适从。

      综上分析,单纯地讲协同,那是一把“双刃剑”。负向协同可以使企业破产倒闭,正向协同可以使企业发展壮大。因此,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有利因素,摒弃一切可以摒弃的不利因素,实现正向协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全覆盖。

标签:;  

企业管理中如何实现前瞻性合作_协同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