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燃机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不仅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拉动了社会的消费能力,而且内燃机还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国防装备的重要动力设备。所以,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加强铁路内燃机技术改造研究的力度,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铁道内燃机节能减排方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内燃机;节能减排;能源
1、铁道内燃机车能耗因素分析
1.1机车热力状态与燃油消耗
柴油机人力性能指标与热力工作的参数是判断内燃机车热力状态的主要指标。由于内燃机的燃油消耗是由内燃机的热力状态所决定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采取定量测试法对内燃机节能效果进行测试。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后发现,目前常用的内燃机节能效率实验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柴油燃料相同的前提下,对内燃机进行做功载重量大小的测试,如果载重量越大做功越多,则说明内燃机燃油利用性能与采用利用率越高。(2)恒定功率状态下测试内燃机消耗的柴油量,根据柴油使用量判断内燃机的燃料利用率。由于这种定量测试的方法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进行实验室测试时,只能采取少量灯亮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测试,但是,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测试方法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所以虽然目前常用的柴油内燃机功效判断的方法,不像定量测试法那样用直观的数据体现内燃机燃料利用率的高低,但是,却可以凭借柴油机内燃机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经验,对内燃机的燃油利用率进行初步的判断。
1.2燃油自然损耗
燃油自然损耗就是燃油在收、发、管、用等各个阶段中,因为燃油出现的自然蒸发或者传输环节出现的零星泄露而造成的燃油损失。但是,在这其中因为责任事故或者人力不可抗击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不能视为燃油自然损耗。就目前而言,我国铁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见的燃油自然损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运输损耗。运输损耗顾名思义就是燃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一般情况下运输损耗率都是按照运输里程1000公里以下为010%,1001-2000公里为0.14%,2000公里以上为0.17%为标准计算的。(2)保管损耗。保管损耗就是燃油从入库到出库前的整个保管过程中出现的损耗。保管损耗主要指的是蒸发、输送、泵装、泵卸、清罐、倒装等几种。蒸发损耗主要是以燃油使用地区的春夏秋冬季节分别确定损失率。燃油输送损耗一般情况下是按照0.08%的标准计算的。泵装与泵卸的损耗率一般是以0.12%和0.18%的标准计算的。另外,内燃机上油过程中出现的零星洒漏所造成的损失铁路企业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1.3机车操纵对耗油量的影响
内燃机操作的过程就是内燃机消耗燃料的过程,而内燃机操作效率的高低这是影响内燃机燃料消耗情况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选择和使用节能的操作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内燃机燃料的消耗。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减少机车牵引力提供机车动能的方式,充分的利用列车已经取得的动能,避免货物列车因为不必要制动而造成的燃油消耗。另外,由于不同机车司机使用的操作方法不同内燃机的燃油消耗量也不尽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类型的阻力以及功能之间存在的联系,然后根据列车牵引计算规程,准确的判断出内燃机的燃油消耗量,并在准确掌握机车各个环节的耗油情况后,要求机车司机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铁道内燃机车节能减排方法
2.1科学管理,合理控制
工作人员通过对内燃机功率、燃油消耗量、温度、压力、转速等相关因素的测定后,集中分析内燃机车的黑烟程度、排气温度以及燃油消耗率,并将其作为判断柴油机热力状态的主要依据。然后查找影响柴油机热力状态的因素,制定有效改善内燃机燃油燃烧过程的措施,确保燃油消耗率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2.2有序运输,降低损耗
即便是内燃机机动管线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由内燃机设备内壁粘附、亲润、管线连接器接头渗漏泵站油气分离等原因导致的燃油消耗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燃油的损耗。对于燃油的运输环节工作人员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燃油运输措施,不仅有助于内燃机车运行效率的提升,而且对于燃油运输过程中损耗的降低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3优化操纵,减少耗油
由于内燃机车操作人员是决定列车行驶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大小以及运行速度高低的关键因素。所以站在这一角度上分析的话,控制好时间就等于实现了控制速度与牵引力大小的目的。列车的运行时间都是由铁道部门统一安排和确定的,所以如果一列火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晚点的现象,那么就会出现持续让行其他车辆的现象,而这必然会因为内燃机机车频繁使用制动系统,而增加燃油的消耗量。所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示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合理的安排牵引力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不仅降低了制动系统的使用频率,而且对于内燃机燃料消耗的降低也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
2.4优化机车动力系统
就目前而言,我国针对内燃机领域所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手段,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1)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手段的优势,促进内燃机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内有效能力与残留物质回收的效率。(2)通过改进柴油内燃机工作模式的方式,提升燃料燃烧利用效率。比如,采取在燃料中添加催化剂的方式,不仅有助于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而且降低了内燃机缸内热能的损失率,避免了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从而达到促进柴油内燃机燃烧效率稳步提升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站在我国能源安全以及促进内燃机产业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加大内燃机节能减排研究投入的力度,不仅实现了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燃料消耗整体目标,加快内燃机节能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力度,才能推动我国内燃机制造产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丽.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技术方案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2]孙海欧.内燃机车节能减排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22-23.
[3]魏志娟.铁路运用内燃机车节能减排浅析[J].内燃机车,2017,07:24-25+28.
论文作者:唐之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内燃机论文; 燃油论文; 节能论文; 燃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消耗论文; 机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