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PICC论文_唐小凤 董朝琼

新生儿PICC论文_唐小凤 董朝琼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 堵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27 例新生儿均为医院在2014 年7 月到2015 年6 月期间收治,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其护理前后的PICC 堵管率以及PICC 导管留置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前,PICC 堵管发生率为50.00%,PICC 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40.34±19.55)d;护理干预后,PICC 堵管发生率为21.05%,新生儿PICC 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61.37±10.7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讨新生儿PICC 堵管的原因与护理人员的认知与操作相关,应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PICC 堵管发生率,并延长新生儿的PICC 导管留置时间。

【关键词】PICC 堵管;护理干预;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207-01

伴随现代医学技术的持续进展,外周静脉置入PICC 导管凭借操作方便、应用安全、置管时间长和感染发生率低等优势,在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PICC 堵管发生率高达21.3%[1],影响新生儿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为探讨新生儿PICC堵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27 例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经过PICC 置管技术系统学习后,将其应用于护理干预中,评估其堵管率以及置管时间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自2014 年7 月到2015 年6 月期间收治的27 例新生儿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全部新生儿均采用PICC 置管。其中,男13 例,女14 例,日龄为1~26d,平均日龄为(13.05±5.36)d;平均每天封管次数为(5.24±0.34)次;27 例新生儿家长均对本组研究表示知情同意,且本组研究已经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本组新生儿接受护理干预,其主要干预内容包括:①评估新生儿具体情况,尽量使用带有防返流瓣膜装置的导管,对于血管条件良好的新生儿,可选取大型号导管,增加流速;②规范输注过程。在采为新生儿输注脂肪乳剂等时,如遇不畅,要及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确保导管通畅后再行输注处理;完成输注治疗后彻底冲洗导管,以免脂肪乳剂等凝固于导管管壁上,引发导管堵塞现象。对新生儿进行营养液等输注时,要交代家长其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开放新生儿静脉通道,在脂肪乳剂等输注过程中,需每隔10min 轻摇一次乳剂,以防因其发生沉积现象,导致PICC 堵管情况发生。输注时要保持匀速,如出现流速减缓,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导管,并在输注结束后再次彻底冲洗PICC 导管。③药物和输液护理。护理人员要仔细核查药物,掌握药物性质和配伍禁忌,预防因药物配伍禁忌而出现药液沉积,以防导管堵塞。输注营养液时,要每隔12h 冲洗一次导管,以防粘稠物质等粘附在导管内壁,禁止应用造影剂。增强对患儿的巡视,确保输液连续。最后,为家长讲解PICC 置管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鼓励家长参与导管保护过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统计新生儿护理前后的PICC 堵管发生率,PICC 堵管判定标准:置管肢体出现局部肿胀、潮红,甚至形成血栓,可通过静脉造影等证实;同时,记录新生儿护理前后的PICC 导管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全部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x ± s 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新生儿护理前后的PICC 堵管发生率

护理干预前,置管8 例,堵管4 例,其PICC 堵管发生率为50.00%;护理干预后,置管19 例,堵管4 例,其PICC 堵管发生率为21.05%,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283).

2.2 对比新生儿护理前后的PICC 导管留置时间

护理干预前,新生儿PICC 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40.34±19.55)d;护理干预后,新生儿PICC 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61.37±10.72)d。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33,P=0.0028)。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导致新生儿PICC 堵管的原因比较多,经归纳总结主要如下:①科室制度,如护理人员PICC 置管的安全管理认识不足,为了减少新生儿痛苦或者不愿另外开通静脉通道[2];②医患配合问题,如营养液中没有加入肝素等;③管理以及流程问题,如护理人员对于PICC 堵管的并发症缺乏认识,且没有进行系统的、正确的PICC 置管理论指导,导致其操作不当。另外,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忙中出错也是PICC 堵管常见原因之一;④带教问题,如让规培生负责冲管、封管操作等[3]。此外,还有因新生儿而输液速度过于缓慢,导致导管末端出现血液回流,引发PICC 堵管[4]。据本次研究发现,相较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的新生儿PICC 堵管发生率较低,且PICC 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由此印证了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PICC 堵管中的积极作用。分析本组研究中护理干预措施可知,正确的冲管与封管是预防PICC 堵管的关键。护理人员通过系统的、规范的PICC 置管技术学习,正确掌握冲管与封管手法,并将其应用于新生儿PICC 置管护理干预中,从而有效降低了PICC 堵管率,并延长了置管时间。另外,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可正确评估新生儿情况,选取适合导管,正确应用肝素,并增强输液巡视等,持续改进PDCA 质量,以此降低新生儿PICC堵管率。

综上所述,新生儿PICC 堵管的原因较多,而应用护理干预在降低PICC 堵管发生率、延长新生儿的PICC 导管留置时间上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汤文决.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 堵管与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l):81 一82.

[2] 赖秀花,陈秀峰,崔虹.个体化溶栓在小儿PICC 完全性堵管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9(6):14—15.

[3] 周劫. 肿瘤患者PICC 堵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微创医学. 2010,2(1):186—187.

[4] 石琪,谢少清. 新生儿PICC 置入技术的研究现状[J]. 护理学报. 2010,17(5A):31.

论文作者:唐小凤 董朝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5

标签:;  ;  ;  ;  ;  ;  ;  ;  

新生儿PICC论文_唐小凤 董朝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