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切点,小初巧衔接论文_冯惠华

阅读为切点,小初巧衔接论文_冯惠华

冯惠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石洲小学 528313

【摘要】针对较多小学生进入初中后语文成绩出现下滑的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在小学高年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做一些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阅读为切点,“定准阅读目标”、“指引阅读技巧”、“选对训练内容”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让学生稳步过渡。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 初中 阅读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176-01

大部分小学生在进入初中的学习后,出现对语文课堂不适应、成绩滑坡等现象。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小学课堂中,所涉及的知识面均属基础层面,与初中课堂要求的思维能力无法衔接,因此让刚涉足初中的学生出现落差感。如何才能让刚升入中学的学生适应语文课堂?作为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师,我以阅读为切点,做好小初语文课堂的教学衔接。经实践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定准阅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与内容“阅读”中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中提出了“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要求。

上学期初,我镇进行小升初的教学研讨活动,由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与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进行散文《猫》的同课异构。对照新课标要求,小学的李彩霞老师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分析上处理很好,能抓住对文本议论抒情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品读,从而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亡失猫的失落和冤枉猫的痛悔。达到《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四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中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要求。老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初一的林涵老师在执教《猫》一文,重在结合生活经验,重点体验作者的心路历程,通过“读心声”和“析人性”的探究活动,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不妄下断言的人生准则以及对待弱者的态度。可见,两位老师在都达到了各自年段的教学目标。

放眼当下初中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任教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老师有必要吃透《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学段目标和内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表达效果的体味、赏析,以便为学生进入初中后减少阅读理解的障碍早作铺垫。

二、指引阅读技巧

升入初中后,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就与“阅读理解”结下了不解之缘,相比小学而言,初中的题目多了,提问深了,怎样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其对阅读理解由畏惧到淡然,我认为在“阅读技巧”上尚需逐步“渗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说小学的阅读理解尚在文章表层徘徊,在好词佳句上品味的话,初中的阅读理解则探入到了文本的内核,在鉴赏评价上挖掘,这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是很高的挑战。

现在阅读理解是分文体进行考查的,把握常考文体的特征,了解常考文体的常出题型,掌握相应的阅读解题技巧还是有法可循的。我认为完全可以在日常阅读教学中逐步渗透不同文体的阅读解题技巧,给学生以无声的浸润,让学生在不同文体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习得方法从而实现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运用。

散文以及小说的阅读技巧也可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在小学已有阅读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渗透。 三、选对训练内容

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课主要把重点放在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主要的人物形象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上。为了更好地与初中的阅读教学接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尝试:

(一)培养阅读习惯

教师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小学高年级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如预习时对课文的重点或疑惑句子进行圈点勾画,结合老师的讲解,在听课时进行批注,鼓励学生在堂上质疑问难。诸如此类的阅读习惯养成都能对初中的学习打好基础加强对重点课文的拓展阅读

(二)增大阅读分量

例如,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关于鲁迅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我

们不必满足于教材上的几篇课文,可以适当地把其他关于鲁迅的文章或者鲁迅写的小说、散文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增强学生对鲁迅这一伟大人物形象的感知。又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主要选取了几篇与毛主席有关的诗文,同理,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关于毛主席的文章、历史记载甚至是影视作品,让毛主席有血有肉的形象深刻地立在学生心中。此外,对于一些写法较为突出的课文也可以进行拓展阅读。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属于经典的外国名著,它们的特点都是把当时社会的缩影投射在文字中。让学生单纯地学习这几篇课文所收到的阅读效果是大大不够的,应当提供更多符合学生年龄段的优秀外国文学,阅读前由教师进行导读。学生从小说的阅读中逐渐体会外国作家的创作特点,以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拓展品析能力

上文提到,讲授一篇新的课文时,小学教师重点关注的是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而中学关注更多的是句子的理解、作者情感的剖析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教学难点延伸,加强能力方面的培养。例如,教学《七律.长征》一文时,把教学难点设置为品读重点语句,分析当中的表达效果。这样,教学的重心就不再是以前的内容概括,而是进入理解句子这一层面上。学生在赏析某个句子的时候,自然能把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子的深层含义、人物的形象特点等方面渗透进去,对课文中心的把握会更加深入,对课文内容的剖析会更加透彻。

我相信,我们小初语文老师只要在阅读目标和要点上把握准确,在阅读技巧上加强日常教学的渗透,在训练内容上选好共同的训练点强化实操,就能让学生在实现小初衔接阅读学习的无痕“升华”。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与初中语文衔接策略谈[J].徐承芸.小学教学研究.2011(11)

[2]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思考与实践[J].王琦.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

论文作者:冯惠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阅读为切点,小初巧衔接论文_冯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