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60007198701020**** 河南省 451200
摘要: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与周边环境关系日益紧张,市政工程施工成为了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仅严重影响着工程的顺利完成,同时还对城市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甚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政府部门作为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者与监督者,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市政施工过程中,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以保障居民的居住环境不被破坏。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施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关键内容,市政工程建设中势必会引起环境问题,而城市环境质量对城市的发展又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市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做好市政工程各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一、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会带来大气污染
一般来讲,市政工程施工中带来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在市政工程施工初期,对原始地基进行挖掘处理的过程中会造成粉尘,如果对处理物的堆积不合理,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粉尘现象;同时,会将运输施工中所需要的砂石等材料暴露在空气中,加剧扬尘的污染程度。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道路上不够整洁,尘土较多,在车流量增加的基础上将会造成大量的扬尘,而泥浆、砂石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也会造成大量粉尘的出现,这些都加剧了环境污染。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会带来噪音污染。
施工噪音主要指的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不同的施工项目有着不同的噪音,市政工程项目在不同的施工时期会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且每个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也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所产生的噪音是无规律性的。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它们产生的噪音是十分低沉的,声源也较为稳定,容易使人心情急躁。噪音污染是市政工程施工中带来的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三)固体废弃料污染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也较为常见。
施工中,经常会应用到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以及砂石料等材料,如果对这些材料处理不当,随意的堆砌,将会影响城市的美观,对出行人员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
(四)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还会造成水污染。
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情况主要是由施工现场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施工现场场地地面冲洗水、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使泥浆等材料进入到水体等几个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施工现场附近的水质状况,尤其是水中的悬浮物以及石油类等污染物的浓度会大量增加,这样给城市的水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问题的保护措施
(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修建现场临时道路时,应注意尽量避免较大的挖填施工,减少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充分利用现场已有道路或区内无林地范围进行道路布设,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现场植被的扰动及破坏。生活基地的生活污水应接到附近村落的污水管网,如无法接到附近城区的污水管网,必须经过严格处理达到环保标准后再排入水流。生活垃圾及生产垃圾要收集在有防雨棚和地表经过硬化处理的临时垃圾池内,及时集中清运。
(二)科学防治市政工程施工中大气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扬尘,这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一般施工扬尘由道路扬尘、施工工艺扬尘以及风蚀扬尘等。道路扬尘主要是在施工过程运输车辆在行驶中产生的扬尘,要想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控制好施工区域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并且要对施工区域的道路进行清理,减少尘土的堆积,并时常进行洒水湿润操作,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烟尘污染。施工工艺扬尘则是市政建设施工现场中各种施工作业产生的,既有建筑材料筛选和拌合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又有土方和材料装卸造成的扬尘,同时还有施工结束后对现场进行平整和清理造成的扬尘,要想更好的解决施工工艺扬尘问题,一定要合理地控制施工程序,采取科学的施工操作工艺,在土方等材料装卸的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度,并且尽量采用现代化的装卸设备,这样既能够提升装卸的效率,又能够降低扬尘的污染。风蚀扬尘则是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造成的裸露地面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要解决这一环境问题,需要对开挖形成的裸露地面以及现场堆放的土方用绿网进行覆盖,进而降低施工现场的风蚀扬尘。
(三)施工噪音的防护措施
用于工程施工的所有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例如使用消音器、减音器、挡音板或隔音罩等。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与周边居民做好协商沟通工作。在整个施工期间,噪音比较大的施工作业应组织白天施工,特殊要求需要晚上进行施工作业的,应取得当地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许可,采取一定的隔音措施后方可施工作业。
如果在最近边界线处测得的承包商施工机械噪音或施工噪音超过75分贝,那么施工须立即停止。在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或使用轻噪音的机器将噪音降至允许范围之前施工不得恢复。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四)防止水域污染的措施
严格遵循有关部门的规定排放泥浆、施工和生活废水、油污等,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经沉淀处理后定点排放,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水沟。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三级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
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五)完善环境污染发生后的处理机制。
对于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应及时按照环境保护与污染处理预案采取措施,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污染事故的现况及发展趋势,以便于主管部门制定应急处理措施避免污染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应仔细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造成污染事故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针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漏洞进行整改,不断完善施工作业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关键内容,市政工程建设中势必会引起环境问题,而城市环境质量对城市的发展又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市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做好市政工程各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参考文献
[1]贾伟.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探讨[J].科技展望,2017(28).
[2]阮保琴.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决策探索,2018(1Z):95-96.
论文作者:王浩林1,宋玉晟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市政论文; 扬尘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噪音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环境问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