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现代制造课程建设与展望论文_邹宾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现代制造课程建设与展望论文_邹宾

邹宾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摘要:将制造智能化在现代工业中已经是大势所趋,所谓的智能制造就是将数字化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制造中去,从而形成的优质产品制造工艺。为顺应制造技术的发展,顺应市场需求,中职院校应该不遗余力地推进现代制造课程的教学质量改革,加快学科建设。

关键词:智能制造;中职院校;现代制造课程;学科建设

1.引言

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中国制造",要想成为工业强国,就必须进行经济转型,打造"中国智造"。在近年来国家努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下,中职学校应该推陈出新,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与调整,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回归到现代制造课程上,就是要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增设新课题,优化实训基地,从企业中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打造一批既是工匠又是师傅的优质的师资队伍。从而为实现国家打造智能制造型企业,加快经济发展这一宏伟蓝图,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

2.中职现代制造课程的现存问题

当下,中职现代制造课程仍是以传授基本的制造知识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工作技能,具备从事企业自动化生产的安装、调试、维修与运行等基础工作的能力。调查分析显示,当前中职院校在学科建设中财力、人力投入甚少,原有的实训设备已经老化,应该需要被淘汰掉的,依然被用于实践教学,仅供学生进行基础的操作练习;师资力量有限,很多的老师进入学校后就不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教学,教学形式非常的单一化;教学教材依然没有改变,没有一本合适的、融入智能制造这一新元素的教材可供学生们学习;学校过于重视通过参加大赛提高学校知名度,而忽视了自身在教学上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更新升级,势必需要不断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加入,而职业院校实际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于人才的渴望。综上,这些原因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职现代制造课程现在这一尴尬的局面,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推进相关课程建设已是刻不容缓。那么在智能制造这一新命题下,今天的中职现代制造课程将走向何方,正是我此次论文所思考的主题。

3.中职现代制造课程的建设与展望

回顾我国中职教育从九十年代至今的发展历程,确实已有不少突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在任何时代,不顺应历史发展的,不积极求变的终将会被淘汰。职业教育同样如此,智能制造对于中职相关制造专业来讲,既是契机又是挑战,在智能制造这一大环境下,中职现代制造课程必须要思变、求变。现就如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建设好中职现代制造课程。

第一,推动课程教学研究,落实教学改革。调查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不知道自己现在学的和以后会有什么关联,以及能用自己的所学干什么,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学校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学校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不甚关心,也就导致老师在教的时候不注重培养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自然也就不明所以。针对这一问题,中职应该为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强化教学改革。我们在政治书上学到一句话,"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套用一下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即课程教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只用做一下表面文章,而是应该脚踏实地,落实到方方面面。近年来,有人提出教学上要积极使用任务驱动法,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将竞赛模式应用到上课中,不失为一次好的创新教学方式。在现代制造课程中,把学生分为组,然后每学习完一个模块,就进行任务PK,然后邀请资深技术工程师并施行奖励制度,完成的又快又有好的学生会得到奖赏。在这种上课模式下,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相信会得到不错的反溃现代制造课程的改革,应该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考虑进去,打造优良课程,让学生学有所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及时更新换代教学教材及硬件设施,丰富实训模块。传统的教材还停留在对于一般制造技术的描述层次,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顺应社会需求,更换新教材,对于教材的选择,应该从作者行文思路是否严谨、书的知识结构是否清晰、知识点与面结合度、内容是否丰富又新这些方面来考虑。对于教材的选择,学校也可以联合企业,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进来,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杜撰。另外,硬件设施也是需要及时更新的,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还要保证其质量和多样性,使每个实训模块都有与之对应的硬件设施。前面提到,现在的制造业都在向智造转型,而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就开始初露头角。然而,如今时隔将近三十年,中职关于工业机器人的这一板块在近两年来才被提上征程,因此,现代制造课程应该加紧完善有关机器人的学习内容。最后是丰富、改进实训模块,模拟出一条完整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整体分为体验模块、工业机器人模块、PLC模块、仓库存储与物料信息采集模块等四个模块。体验模块旨在让学生对整体有一个认识,了解智能制造生产线上的各个设备以及各设备间的联系、如何运行。比如测控装置、加工装置、控制系统、系统分析装置、报警系统等等。工业机器人模块,是意在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编程的概念并熟悉构建工作站、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编程的能力以及在实际项目中使用机器人的能力。PLC模块是让学生学习PLC的内部结构、基本语句以及如何进行编程,明白PLC怎么实现控制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仓库存储与物料信息采集模块,让学生学习仓库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实时更新物料进出信息,将人类从繁杂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中解放出来。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智能生产的认识更加直观。

第三,为教师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如果他们都对自己要教的内容一知半解,那么谈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因此,老师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授课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校内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开展关于老师智能制造技术教学的培训,并鼓励或直接安排教师到大型制造企业中去参加生产实践以深入学习,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关注教师的学习动向,敦促建设成一批合格的师资队伍。

第四,吸引企业到学校中来,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学校利用企业已有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场地,一方面,学校减少了一些资金的投入,也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扎实、有实用性,另一方面,直接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可以为企业所用,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益。所以这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这三者来说,是互惠共赢的。

4.总结

将制造智能化是未来每个制造型企业的必经之路,国家也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迎合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中职学校需要加大现代制造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的开端可能会很艰辛甚至痛苦,但一旦步入正轨,其收益是巨大的。同时,优化教学环境,丰富实训内容,让学生能系统地完成课程学习,而不只是学到零碎的知识。其次,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能在做中学,做中教,并让他们起标杆作用,以此带动更多的老师。然后,让企业走进学校,让学生走进企业,在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圈,学生可以在生产实际中检验所学,并加深理解课上的知识。通过这些举措,学生学有所成,更容易就业;学校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课程,提高了自己的名望。课程改革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成果,再完善,再检验,并会一直循环下去,目的是要和社会接轨,适应新常态。中职学校未来在这条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胡茂波,王运转,朱梦玫. 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 4.0"的发展策略及启示现代教育管理,2016(10).;

[2] 李文华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研究 [J]. 职业教育研究,2014,(2):121-123.

论文作者:邹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现代制造课程建设与展望论文_邹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