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电网建设,能够实现电力调度,高质量的建设效果,则能够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电力服务。在电网建设中,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等,能够减少电力系统运行的耗能,对于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电力系统调度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现代电力发展的需求,提升智能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实现低故障率运行。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一、智能电网调度概述
在智能电网运行中,电力的智能化调度是最为关键的,不仅要时刻平衡电力发电和用电参数,还要保证整个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其具体功能表现如下:
1.1保证电力调度的正确性,确保电网控制运行正常
对电网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发电站、变电站以及电力用户等进行时刻监控,确保电力各项参数都正常;调度电力设备按照正常指令操作,确保电力调度正常运作;在监控过程发现电力调度异常事故,要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保障电网系统有效的工作。
1.2根据实际电力参数要求,制定电力调度计划
在执行电网调度时,要参照发电站、变电站、电力用户等电网系统的各项电力负荷及参数,遵守发电和用电平衡,安排电力调度机组参数,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超负荷等事故的发生。
1.3智能化电网调度运行
对电网系统中每一个相关联的部门,提供整体的规划和运行,提供智能化调度技术支撑,比如,当电网系统中某一电力设备出现故障,要进行停电维修时,电力调度核心部门即可根据整体调度参数,智能化的选择停电领域,既不影响用户用电,又为电网公司每个部门正常运行提供支撑。
1.4实现智能化的继电保护
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系统长时间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对电网进行智能继电保护处理,利用二次装置技术,对电力设备的二次自动化安装进行准确核算,从而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
1.5智能化通信
对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电力数据采集以及正确调度数据的显示和执行指令等数据,使其实现智能化通信,为调度部门提供电力调度支撑,使得电网运行更加实用和稳定。
二、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分析
2.1电网实时监测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主要利用的技术是GPS,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测量单元,实现了电网系统的动态监测。除此之外还利用WAMS技术,借助广域网的应用优势,提高了电网调度的效率。该技术不仅能够搜集系统运行的动态数据,为智能电网处理电力系统调度问题,提供数据支持,还能够为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该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源自向量测量技术应用的优势。该技术能够对发电机功角,借助测量技术,进行测量作业。利用该技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数据动态传输的效率,以及系统监测的准确性,进而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故障问题,发出相应的指示命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监测预警技术以及辅助决策技术
2.2.1监测预警技术与辅助决策技术的功能
监测预警技术与辅助决策技的结合应用,是利用系统搜集的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系统在线计算分析。利用智能电网可以将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通过计算机屏幕等设备显示出来。调度人员可以借助数据信息,来判别系统运行情况,合理的调度系统运行。不仅能够使得智能电网运行更加稳定,效率更高,还能够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控制智能电网。电网动态检测预警技术与辅助决策技术,其组成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动态控制;在线状态估计功能;电压稳定计算分析功能等。该系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的在线监测与决策系统,在状态估计精度方面存在不足,且难以准确的计算在线低频震荡计算。
2.2.2监控预警技术以及辅助决策技术的应用优势
该系统主要是采用PMU技术,利用其传输数据的特点,不仅解决了SCADA数据传送错误问题,同时还能够混合测量相角数据以及SCADA数据,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估计的准确性与精度,使得电力系统在线计算水平以及预决策的精度有所提高。智能电网实现了电网互联,在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涌现出新的问题,使得低频震荡问题较为严重,该系统利用PRONY算法,来计算在线低频振荡,不仅可以持续追踪电压频率,还能够精准分析动态曲线频谱,在其应用的过程中,若发现0.2Hz-2Hz范围内,存在弱阻尼振荡分量,则系统可以自动告警,同时将出现的异常的位置采取标注图标,将其标注出来,以便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调控。
智能电网互联,促使了电网动态预警系统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发展,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电网系统运行中出现低频振荡现象。由于国内的电网系统中,难以有效的防止低频振荡问题的出现。而使用PMU则可以实现数据实时获取,降低防止低频振荡问题的出现,使得国家电网总局对各下属电网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动态预警系统与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要在WAMS技术基础上,且保证可以实现在线稳定计算,以此提高电网断面的最大输送功率。因为电网负荷波动幅度较小,确保WAMS获取的数据处于电网负荷范围内,进而对数据进行计算,则能够得出准确的发电机功率,有效的提升电网输送功率的性能。
2.2.3元件在线参数识别技术
就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计算分析来说,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元件的支持,因此元件参数的精准度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智能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元件包括:原动机设备、调速器设备、发电机设备等。通过整理智能电网事故数据资料,能够发现电力仿真系统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数据偏差问题,由于电力仿真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方式,具有系统性与固定性,但是智能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数据会出现偏差。
目前的仿真模型与参数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参数差距不大,但是依旧难以准确的反映智能电网运行情况,需要加以改进,因为其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分析的精准度,使得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进而会因影响工作人员对智能电网的管控。
现有的电网系统计算参数中,主要使用的是以往研究得出的理论数据,这些数据难以满足智能电网系统稳定性计算的需求,主要是因为以往的数据,其未充分的考虑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因素以及温度因素,进而造成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以及可用性较差,若依旧采用以往的数据,则很难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当电网系统处于运行状态下,如果发电机满载运行,那么同步电抗Xd,则为其空载运行的四分之三,就此而言电网静态运行和暂态运行,均会受其影响。
结语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为了加快电网建设的发展,以及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效率,则需要加强对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动态监测技术、监测预警技术、辅助决策技术、元件在线参数识别技术等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电网系统调度的效率,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滕贤亮,高宗和,朱斌,吴继平,彭栋,徐瑞,张小白.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AGC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
[2]林芳旭,杨杨,林凤来.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论文作者:赵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数据论文; 在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