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6例,单药治疗组44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黄连素600mg 3次/d饭后服用联合二甲双胍0.25g 3次/d,随餐服用;单药治疗组仅采用二甲双胍0. 5g 3次/d,随餐服用。观察期2个月,观察期间监测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血糖控制上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在降低HbA1c方面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 黄连素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证实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2型糖尿病是目前在我们国家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据统计超过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升高之外;往往还伴有高血压和血脂紊乱。血糖、血脂、血压三个因素以及目前尚未明确的病理生理因素共同作用不但使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发生肾病及神经性病变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发生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70-8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因此,2型糖尿病的治疗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尤其重要。在血糖控制方面,除了传统的降糖药物之外,自上世纪80 年代初以来, 就有学者发现黄连素(berbe rine ,BBR)具有降糖作用。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也开始逐步证实该药物具有良好的调脂降糖作用[2]。为了更准确的验证BBR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合适的使用人群,笔者对2014年6月-2014年12月份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6例,单药治疗组44例。联合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6-75岁,平均(58.33±11.54)岁,糖尿病病程0-21年,平均(7.65±5.43)年,体重指数(15.74-32.34)kg/m2,平均(24.56±3.23)kg/m2,糖化血红蛋白(4.3-17.9)%,平均(9.48±2.42)%。单药治疗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37-72岁,平均(60.47±10.87)岁,糖尿病病程0-19年,平均(8.45±6.01)年,体重指数(16.24-31.56)kg/m2,平均(23.77±3.18)kg/m2,糖化血红蛋白(4.6-16.8)%,平均(9.74±2.66)%。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备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联合治疗组采用黄连素600mg 3次/d饭后服用联合二甲双胍0.25g 3次/d,随餐服用;单药治疗组仅采用二甲双胍0. 5g 3次/d,随餐服用。
1.3 疗效评价指标
2组患者在入组之前以及入组之后每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变化。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计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HbA1c方面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见表1。
联合治疗组在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需要长期对血糖进行合理控制;从总体趋势上分析,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在逐年加重,因此糖尿病的治疗也问题也成为了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如何为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手段之外寻求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医生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黄连素最初作为一种抗感染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用于治疗糖尿病是近年来有关专家已经开始关注的热点问题[3]。黄连素是一种从黄连、黄柏的有效成分中提纯而出的小檗碱,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胆固醇及抗炎的作用[4]。据报道:对于具有明显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连素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对于病程较长的2 型糖尿病的患者,黄连素通过抗氧化和抗酯化的作用对胰岛细胞有一定修复作用,通过该途径也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5]。在控制血糖方面,黄连素尤以餐后血糖降低更明显 [6]。而二甲双胍作为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已经获得临床医生广泛认可,尤其对于空腹血糖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7]。通过笔者本次临床观察得到的结果也证实了应用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不仅是对于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联合治疗组要优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并且联合治疗组对于体重的改善也优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安全有效。黄连素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是价格较为便宜,能够确实为糖尿病患者减轻经济负担,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以作为现有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Clark Cm Jr, Perry Pc. Type 2 diabetes and macr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J]. Am Heart J, 1999,138:5330.
[2] 王增四, 陆付耳, 陈广, 等.小檗碱对NIT-1 细胞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响[J] .药学学报, 2007 , 42(10):1045-1049 .
[3] Yin J,Xing H,Ye J. Efficacy of berberi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Metabolism,2008,57: 712.
[4]陈其明, 谢明智.小蘗碱对正常小鼠血糖调节的影响.药学学报, 1987, 22(3):161-165.
[5] Zhou J,Zhou S,Tang J,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berberine on beta cells in streptozotocin- and high-carbohydrate /high-fat dietinduced diabetic rats[J]. Eur J Pharmacol, 2009,606: 262.
[6] 任贻军, 高逢喜.黄连素的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1(1):50.
[7] 叶任高.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15.
论文作者:程晓亮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黄连素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胰岛素论文; 平均论文; 病程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