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多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强论文,西部地区论文,因素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区发展能力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从总体看,目前西部发展的初级积累还没有真正完成,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资本积累和知识积累都严重不足,使得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的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任务是深入分析自身发展能力不强的各项因素、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培育和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
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给予了较大的财力倾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总体而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可喜成效,重点城市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十五”期间西部地区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表1所示。
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而且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经济总量小,核心经济指标落后,总体水平较低。到2007年底,西部地区GDP为47454亿元,仅占全国GDP总量的19.24%,比东部地区低41.96个百分点;人均GDP为13180元,仅为东部地区(46340元)的28.4%;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长幅度也普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7年前三季度,累计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关口的西部省份只有重庆(10147元),但仍然低于全国10346元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西部省份是内蒙古,为3810元,是西部唯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21元)的省份。
(2)注重了重大项目的拉动,但对“三农”问题、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富民项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基础脆弱,石漠化程度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村,(包括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困难面大,城乡差异大。
(3)教育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偏少,科研实力不强,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多,尤其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和企业服务的项目不多。
2006年,西部地区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占全国大专以上程度总人口的比重为21.47%,而东部这一比例为49.91%,中部为28.62%。教育发展的滞后和人口整体素质偏低,是西部发展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4)硬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投资的软环境远远跟不上。如西部的产业配套跟不上,产业配套称为是第三投资环境,投资硬环境称为第一投资环境,投资软环境称为第二投资环境。如笔记本电脑,相关零部件在苏州有95%能在当地配套,在东莞台式电脑有90%以上能在当地配套,但即使到了西部发展得较好的地区(如成都)相关产业的配套率也很低。
(5)民间资本还未大规模跟进,投资规模比较小。2006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投资占68.4%,而西部这一比例为58.5%。
(6)工业化推进及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从“十五”前4年的情况看,西部地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6.9%,东部地区是53.1%,这反映出西部地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比较小的。
(7)目前西部地区投融资机制还较为单一,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和国有经济投资来拉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
(8)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不高,缺乏科学管理,行政审批程序繁琐,政出多门,衙门作风在一些部门盛行,相互扯皮、互相推诿。
三、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多因素分析
(一)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对发展能力的制约
1、所有制结构对发展能力的制约
所有制结构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各个地区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除了国有经济之外,还有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多种非国有经济成分。但是,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在区际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见表3)。西部地区的所有制结构转型进程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
2、产业结构对发展能力的制约
产业结构对西部发展能力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的低度化
所谓产业结构的“低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升级的动态过程中,升级速度缓慢和在较低水平上重复的趋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这种低度化态势,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从纵向看,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正逐年加快:1995年至199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年平均分别下降0.76和0.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年平均分别上升0.74和0.77个百分点;而2000年至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年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上升到1.02和1.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年平均分别上升0.72和1.15个百分点。到2005年底第一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分别下降到17.69%和54.85%,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分别上升到39.52%和30.16%。根据产业结构演化理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因此上述变化表明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将逐步走向高度化,也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使得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995年至1999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年均变化率为1.74%;而2000年至2005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年均变化率为3.98%,同期全国产业结构年均变化率为3.21%。可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幅度不仅大于全国的变化幅度,而且远远高于开发前的变化幅度。尽管如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依然在低度位上徘徊。
(2)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西部地区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轻工业的发展滞后于重工业。
2005年,西部地区重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76.87%,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75.72%,两项指标都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按照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考核,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相反这恰恰暴露出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轻重工业结构比例的失调。但近一两年西部地区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情况有所缓解,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轻工业发展提速,已经超过了东、中部地区。2007年1-5月,我国东、中、西部轻工业增长幅度分别为2.31%、31.28%和35.82%,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最快。
(3)西部地区制造业内部“三低一高”产业居多
为了从更微观的角度考察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对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内部结构作进一步的分析是有必要的。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制造业内部结构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具有低技术水平的行业较多,以能源加工(并且这种加工仅是一种初级加工)为主的行业居多,2005年西部地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在制造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同期东部地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二是低专业化程度的行业较多,专业化行业少于东部地区,并且各行业间的专业化程度差异相对较大。三是与东部地区相比,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较少,即使存在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优势也不太明显。四是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相对较多。
3、西部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对发展能力的制约
所谓资本配置效率,是指资本从低回报率的区域(或行业)流向高回报率区域(或行业)的程度。它是衡量一个地区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一个主要指标,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在高资本回报率的地区、行业、项目继续追加投资,在低资本回报率的地区、行业、项目及时削减资金流入。因此,资本配置效率也可视为在固定资本形成过程中,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
根据曾五一、赵楠《中国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及区域资本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近期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资本配置效率如表4所示。
。分别表示第C区域内四种影响行业固定资本形成的要素(行业利润;金融机构对该行业的贷款数量;该行业上缴的税金,反映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意愿;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数,用来代表企业扣除盈利因素以外的其他自发投资激励程度)的弹性值,λ[,C]表示滞后因变量系数。
弹性值如果大于零,表明该区域的资本配置是有效率的。当一个行业的成长性较好时,这些影响因素相对于上期会增加,于是,更多的资金将流入成长性好的行业。如果一个行业的这些影响因素随时间下降,正的弹性系数反映该行业的固定资产形成也会相对下降,说明成长性较差的行业流入的资金也相应减少。
同理,若上述弹性系数小于零,则表明该地区或行业的资本配置缺乏效率——固定资本投资的诸影响虽然增加,但固定资产存量的增长率反而在减少,说明成长性弱的行业得到了更多的投资,而成长性强的行业反而得到较少的资金投入。
若弹性系数为零,表明各行业吸引资金的能力与行业成长性无关。
从表4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三大区域利润因素的弹性系数不显著或接近于零。这说明在区域视角上考察行业资本形成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短期的月度分析中,行业利润对资本形成的影响是相当弱的,因此有必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2)金融支持因素的影响系数,中、西部地区明显大于东部。这说明,我国中部地区和固定资本形成,更多地依赖于金融机构的支持,而西部地区,由于近年来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金融机构对行业固定资本形成也施加了较大影响;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快,市场经济发达,非国有经济活跃,加之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特别需提起注意的是东部地区非正规金融的迅猛发展),其固定资本的形成与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关联度小。
(3)政府支持意愿影响因素的系数不明显,在中部甚至显著为负。这说明,在行业固定资本的形成与政府支持的关联度下降,从区域层面的政府投资决策效率还有待提高。
(4)中部地区的职工人数影响因素系数最大,西部次之。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行业固定资本的形成,受到扣除盈利因素之外的其他自发投资激励影响较大。而扣除行业盈利因素后的自发投资冲动,很容易和某些非理性投资冲动联系起来。
(5)中、西部地区的滞后因变量系数λ[,C]显著,而且为负。说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对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仍然施加着持续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中、西部地区固定资本形成的增长趋势是自我收敛的,它受本地区上一期增长态势——如果上一期固定资本形成增长,那么它就对下一期的资本形成施加一个负向的影响力量,反之亦然。而在东部地区,该系数是不显著的,这说明在东部地区,不存在这种“自我约束”机制。
4、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对发展能力的制约
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大批人才,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一般是指投资所处的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条件。它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工资水平、技术水平、原料供应、市场情况、信息渠道、纳税负担、资金融通、投资政策、法律保障、政治局势、社会秩序等等。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这也正是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
(1)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与东、中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粗略比较
从硬环境比较:西部地区的水、路、信与东部地区相差较远,而电、气、资源环境优于东部。
从软环境比较,西部地区人文、法制环境相对落后,而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蕴藏着优势和潜力。
(2)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投资环境的具体评估
我们运用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吸取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投资环境研究的有益见解,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情,选择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组成一个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定量评估。选择反映投资环境内容的四类34项指标(见表5),进行具体量化评估对比。
指标的量化:由于评价指标的计量单位不一,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因此根据各因素的作用性质及表现形式,采取极大值模式进行标准化计算。如人均GDP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因此是越大越好,根据极大值标准化处理,即某一地区的标准化值=GDPi/GDPmax;(其中GDPi指的是i地区的人均GDP、GDPmax指全国人均GDP最大值),再根据所计算出的标准值,分别对各个评价对象按照权重计算其加权综合评分,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根据投资环境的状况,我们把投资环境划分为:优、较优、次优、一般、较差五种类型。投资环境综合得分在0.6以上的为第一层次,定义为投资环境优;综合得分在0.5~0.6之间的为第二层次,定义为投资环境较优;综合得分在0.4~0.5之间的为第三层次,定义为投资环境次优;综合得分在0.3~0.4之间的为第四层次,定义为投资环境一般;综合得分在0.2~0.3之间的为第五层次,定义为投资环境较差。
从表中可以看出:
第一,从得分来看,属于投资环境优和较优(即得分在0.5以上)的省区只有4个,即上海、北京、广东和天津;属于投资环境次优和一般(即得分在0.3~0.5之间)的省区有24个;属于投资环境较差(即得分在0.2~0.3之间)的省区有3个,即云南、甘肃、贵州。
第二,不同省区投资环境相差悬殊。投资环境得分最高的上海与得分最低的贵州相比,上海的得分是贵州的2.44倍。除直辖市以外,投资环境得分最高的省份是广东,广东的得分是贵州的2.04倍。
第三,投资环境较好的省区大多地处东部沿海地区,而投资环境较差的省区大多地处西部偏远地区。投资环境得分前十名的省、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海南,几乎全部是东部沿海地区。而投资环境得分后十名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广西、江西、宁夏、重庆、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甘肃和贵州,除了江西以外,均属于西部地区。
5、要素区际的单向流动对西部发展能力的制约
(1)资本向东部的单向流动
从国内资金来看,其流动的基本格局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要投资,就必须要先积累,资本形成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率的高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远远高出中、西部地区的比重,较低的储蓄水平导致了中、西部地区自我积累能力的低下,从而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从国外资金的流动来看,也呈现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上占据了全国90%的水平。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的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呈现循环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本流向本地区,而资本的增加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资本流动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和经济基础的薄弱,使得资本在该地区的投资收益低下,资本反梯度流向东部地区,再加上资本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
(2)劳动力向东部的单向流动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出现了大规模自发性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现象。
一方面,大量劳动力流入东部沿海地区,为其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和经济起飞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大量人才的流出,特别是一些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和熟练技术工人的区际流动,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为其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注入了活力,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加剧了其人才匮乏程度,无疑减缓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生产要素的这种单向流动的特点起源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最终也强化了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总之,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几个重要原因外,还有地区市场化、政府干预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均衡等。
标签:发展能力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因素分析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