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思考——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松江区论文,为例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海市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功能是指“城市这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对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及发挥的作用,是指具有特定结构的城市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物质、信息、能量相互作用的关系或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能力和效用,包括对内功能和对外功能两部分”。城市功能是城市综合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主要决定力量,其实现程度直接体现着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因此,对城市功能的培育、提升与优化,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任务。 城市功能主要通过产业结构来体现,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城市功能赖以发挥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支撑,其科学化、合理化、特色化水平,基本决定了城市功能的结构与整体水平,决定着城市功能的辐射强度与服务能级。因此,城市功能的提升和重点产业的选择直接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城市的功能构建必须突出城市的产业特色,充分发挥城市特色资源的最大效用。 松江是上海重要的西南门户,是沪杭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它是上海的工业大区,也是上海率先建成的郊区新城,还是上海郊区最为重要的休闲旅游基地,被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为市郊“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核心发展区域,在上海新一轮城市化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正处于从城市形态建设转入功能建设与完善的深度城市化的新阶段,正在经历着由生产型郊区向生产、消费、服务型城市转变的过程,以松江为例探讨休闲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相关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于探索工业大区转型、郊区新城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城市功能转型提升的趋势与休闲产业的作用 1.当前城市功能转型提升的特点与趋势 从国内外城市功能发育历程来看,城市化的推进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早期城市一般形成于安全防御及生产、交易集聚的需要,古代城市多以军事政治功能为重,附带贸易功能。现代城市则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生产性功能为核心,后现代城市正在朝着满足城市中人多重需求的多元、混搭功能方向发展。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始自新中国成立,分别经历了政治城市(1949-1978)、经济城市(1978-2005)与文化城市(2005年以来,以宜居指数、文化城市、幸福指数等为标志)三种模式。总体而言,以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为核心、注重城市的空间扩张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城市模式至今依然占据主流,以城市文化为核心、体现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的文化城市建设刚刚起步。 在生产性功能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城市的发展理念、功能布局、资源配置主要以生产为导向,较少考虑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要素,对城市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人”的社会生活需要尤其是休闲生活需要的满足往往存在缺失和不足。缺乏公共空间、缺乏文化个性、缺乏自然野趣、缺乏对历史传统的尊重、缺乏供人们悠闲散步的街道、缺乏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能够经常出入的音乐厅和剧院以及其他文化休闲场所。交通拥堵、生态恶化、紧张焦虑等城市病丛生,城市应有的宜人性、亲和性难以得到体现。 但推动城市功能转型优化,回归城市以人为本的内在本质,已成为国内外城市的普遍追求。当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以创造物质财富为主要动机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城市功能定位,也不得不逐步让位于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质量为依归的,同时也更加自觉地收敛人的主体性对他者的杀伤、进而谋求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的断裂并归于和谐的后现代城市功能定位。就我国而言,中央政府则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与任务。新型城镇化指的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其核心和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这是对以往城市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变,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入转型提升发展的新阶段。 国内外城市发展现状及趋势表明,未来城市的功能结构应该是一种“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命功能”的多维复合体系。由单一的生产型功能为主向具有生态、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方向转变,追求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复合化、柔性化、人性化、生态化,成为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功能转型提升的普遍追求与核心目标。这种特点与趋势在为休闲产业繁荣发展带来少有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其价值功能、发展理念及路径举措等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2.休闲产业在城市功能转型提升中的功能与作用 休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的休闲生活需求提供环境、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领域,主要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一个产业群和产业系统。涉及到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餐饮零售、客运交通、技艺培训等多个领域。 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休闲产业是耦合产业,其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休闲功能耦合于其他产业而获得。休闲的体验属性、物质属性、精神属性、形式属性等属性通过融合、串联、嵌入等方式耦合于其他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休闲产业群的外围层与相关衍生层。休闲产业的这种耦合性与横向性的特点决定了休闲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是发展消费型现代服务业可优先考虑选择的对象。在资源、环境、市场等方面拥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城市完全可以通过优先发展消费型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提升。 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功能的转型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休闲产业的发展推动消费升级,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带动消费型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三次产业有机融合,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推动力量和发展空间。 第二,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提高,为优化市民休闲环境质量,扩大市民公共利益空间,有效提升居民闲暇生活的品质,做出直接贡献。 第三,休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人自身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提高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增加城市的文化资本,形成浓厚的自由、创新、多元的区域环境与氛围,增强城市的亲和力,提高城市吸纳、积聚各类高级动态性城市发展要素的能力。休闲为人们寻求新的体验和进行新的尝试以及不断学习知识和成长发展营造了一种最为理想的环境条件。对于促进自身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获得自身完整的生活世界意义重大。 各类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既可为城市经济、就业、城市更新等发展硬任务提供新的有效路径,又可为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优化、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融合等软目标提供直接支撑。 事实上,无论是社区还是整体社会,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关注于休闲机会和休闲条件的提供和创设,把它看作是提升宜居度的一种途径。以此来反映并且适应那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工作、娱乐和生活方式。以城市的休闲公共基础、休闲消费能力、休闲产业能力、休闲特色资源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城市休闲功能建设与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松江区城市功能转型提升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松江区经历了“农业大县-工业大区-郊区新城”的发展历程,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建筑、道路形态与环境、景观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受到广泛赞誉,被誉为上海郊区新城建设的“领头羊”。但是,由于外部区域关系、上海整体城市格局、自身功能定位及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新型城市功能的培育、构建、提升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1.上海传统形成的“城区—郊区”关系正在经历剧烈变化与重塑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向全球城市迈进步伐的加速,松江目前正在由承担全市某一项或几项突出功能的都市郊区,向具有相对完整功能的、中等规模的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转变。松江在上海各区县及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角色定位、功能任务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产业转型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丰富与完善,服务上海建设多中心的“区域城市”的战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成为松江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这对于脱胎于农业大县、工业大区的松江区而言挑战严峻。 2.松江由生产型郊区向“生产—消费—服务型城市”转变 不论是早期作为大都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还是后来作为体现上海发展实力的工业基地,松江都没有改变其生产型郊区的形象与功能。郊区新城的建设体现了上海对郊区城市功能的新认识,但由于重城市形态建设、轻产业转型调整和城市功能配套,导致城市发展无法充分满足生产、生活的多元需求,也不能有效形成对中心城区的“反磁力”作用。由多年以来的生产型郊区向“生产—消费—服务型城市”转变成为必需,这需要松江在产业多样化和功能多元化方面做出远不同于以往发展理念及思路举措的探索与努力。 因此,无论是从外部发展环境还是从自身发展需求看,松江都迫切需要根据国内外城市功能转型提升的新特点与新趋势,对自身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体系进行再思考再定位。 推动松江休闲产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松江有“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花园新城”之美誉,是上海的旅游资源大区,在上海946个单体旅游资源中,松江以65个的数量在各区县位居第三,仅次于浦东新区(103个)和黄浦区(91个)。松江休闲旅游业在产业规模、项目建设、产品体系、综合效益等方面走在上海市郊前列,在长三角地区也已有一定影响。应该把具有明显资源及市场优势、综合功能和较好发展基础的休闲产业作为战略性优势产业,进行新一轮的定位聚焦与系统谋划。 1.重塑休闲产业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由生产这一主导功能向以人为本的多元复合功能转变。这为休闲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氛围与环境。需要突破以往把“生产与消费”、“工作与休闲”对立起来的关于休闲产业的片面认识,树立综合效益观,除了通过产业统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科学统计核心休闲产业、相关休闲产业的经济贡献度之外,还要高度重视休闲产业在吸纳就业、优化环境、改善生活、发展文化、促进融合、提高素质、培育创新等方面发挥的生态、社会、政治等综合效益。对松江这类工业路径依赖型城市而言,政府决策层、各部门、社会上下加快转变休闲产业发展理念是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2.科学定位休闲产业发展宗旨 一是优化居民生活方式,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优化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休闲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首先应在于其巨大的社会调节、社会融合的社会民生功能;二是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改善松江区工业一业较强、三产较弱的局面;三是推动区域有机更新,形成浓厚的自由、创新、多元的区域环境与氛围,提高松江区吸纳、积聚高级动态性城市发展要素的能力,提升城市的服务能级。 3.合理规划休闲产业空间布局 一要突出增长极——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挥这一国家级平台与品牌的综合带动效应。完善、强化、突显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具备的生态休闲、商务会议、文化观光、康疗休养、运动娱乐等休闲功能,优化松江的城市形象和功能布局,加快“生产型”城市向“生产-消费-服务型”城市转变。二要优化发展组团——北部动感城市+南部传统城市。前者包括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大学园区和松江新城区,突出休闲、娱乐、度假、节事、会议、文化等功能;后者包括老城区、黄浦江以南农村地区,突出文化休闲、田园风光、创意农业等功能。三要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通过建设陆上交通干线和开发水上旅游环线,推动全城形成南北互动、城乡互通、山城连景、山水联动的新格局。 4.着力促进休闲相关领域有机融合 一是休闲产业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要将城市建设发展成果及时转化为休闲产业发展资源,同时,通过休闲产业发展丰富完善城市功能。二是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深入推动“商、旅、文、体、农”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增、效应共振,有效提高休闲产业与城市发展、其他行业的黏合度,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同时有效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比如每年夏季举办的融社区文化、时尚娱乐、景观展示、美食小吃、饮酒大赛、互动游戏等于一体的松江青岛啤酒节,就是多领域、多要素有机融合的积极尝试。 5.持续增强休闲产业发展综合保障 休闲产业是一种社会性、公共性特征非常突出的经济产业,需要以政府在顶层设计、政策导向和相关资源配置等方面强有力的保障为引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首先,应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发展、产城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城市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题功能区建设规划等要对休闲产业做出恰当定位和安排;其次,在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产业扶持政策、年度土地指标配给、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等方面,要对休闲产业发展做出系统化的谋划、安排和投入。休闲产业自身更需要把握当前产业发展已呈现出的创新性调整的新趋势,关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的新变化,注重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形成产业自身创新发展的动力与优势。 综上所述,休闲产业的大发展,有助于完善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提升市民日常生活幸福指数,有效传播城市形象,塑造和培育独特城市气质,对于促进城市化品质的不断提升、深度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本质理念意义重大。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尤其需要科学把握休闲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提升之间的内在关系,推动休闲产业深度参与、内化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在丰富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新型城市化质量品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整体性跨越和提升。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思考&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_产业融合论文
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思考&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_产业融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