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及对策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制造业论文,程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3]01-0126-04

近几年,关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了种种争论。比较多的意见是,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今后中国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制造业的主要任务是发行而不是扩张,也就是说以调整为主。这种意见的依据是“九五”末期供大于求的普遍失衡主要是制造业生产过剩导致的,同时也是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但是实践却并未按这种意见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还应大力发展制造业;供大于求的矛盾只是一般性的、低技术水平的,落后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瓶颈”。那么,我国制造业究竟是发展过度了,还是发展不足?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究竟占什么位置?今后应该怎样发展?本文从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制造业增加值比率和制造业对出口的贡献三个角度来分析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制造业的发展程度

(一)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

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发达国家,通常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例如1992到1997年间,美国GDP的29 %来自制造业的贡献。制造业对我国GDP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它对就业贡献如何?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数字来分析(见表1):

表1 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就业部分计算整理。(注:由于从1980年到1985年的年度数据不全,因此从1985年开始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

1、从1985年到1999年,总就业人数一直在增加, 但增加率在不断下降。(注:在1990年有一个达到15.5%的高峰,这个比率不具有代表性。)这是一个正常的趋势,在1985年以前,存在比较大的就业不足。随着就业的不断增加,越来越接近充分就业,这样,就业增加率必然不断下降。

2、作为总就业人数的一个分量, 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波动非常显著,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从1985年到1995年,总的趋势是在增加;从1995年到1999年,下降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在1998年,出现了一个超过10%的下降。这反映了近几年的紧缩调整对制造业的影响。

3、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的最大值发生在1988 年,比例是15.92。从波动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5年到1988年上升;1988年到1990年下降;1990年到1995年上升;1995年以后下降。这个波动与我国这些年来的经济波动以及宏观调控的松紧程度基本吻合。1999年以后,这个比例有所上升,但远没有达到1988年的最高水平。

可以看出,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并不大。至少可以这么说,制造业所吸收的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例与制造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30 %多)不大相称,这反映了经济结构的某种扭曲。我国工农业二元结构的严重程度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二)制造业年度增加值比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制造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近几年来,制造业增加值比率有所下降。根据1996年到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年产值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统计表的数据,笔者经计算发现:

1、从1995年以后,由于我国经济基本上处于紧缩阶段, 而制造业受紧缩调整影响较深,因此制造业平均增加值比率(平均值为26.30%)一直低于全国工业总增加值比率(平均值为27.28%),平均低一个百分点左右。(注:这里所有的增加值率都没有扣除价格因素,由于是用于比较,没有必要扣除价格因素。)

2、从制造业内部二十八个产业看, 连续五年增加值比率超过制造业平均增加值比率的行业有四个,分别是: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如果算上四年内超过平均值的行业,如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则共有六个行业增加较快。其中,烟草加工业增加值比率一直是平均值的两倍以上。但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属于国家专营,很难反映出整个制造业的变动。饮料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强劲增长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从医药行业的发展可以推知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逐渐突破“温饱”目标。值得研究的是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因为这四个行业基本上构成近几年来我国出口的主力,其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7.01%、25.26%、24.26%和23.63%,其中普通机械制造业增长快速而平稳,其平均增加值率超过了制造业的平均值,接近于全国工业平均值。其它三个行业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与制造业和工业的波动类似。在出口结构中,普通机械的附加值、资本和技术密集度都低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但在经济不景气时却增长强劲,而国家大力支持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这五年里表现不佳,平均增加值率为22.59%,远低于制造业和工业平均值。这说明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后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制造业乃至工业的主力,以电子、汽车为代表的酱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深,其回升速度也低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有十五个行业连续五年增加值比率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工业增加值比率。

3、传统行业增加值率有所下降。纺织业、 服装及其它纤维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都低于平均水平。

4、总体来看,虽然所选取的数据仅包括1995年至1999年, 时间段较短,不能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但可以看出,在经济萧条阶段,制造业还不具备带动经济走出低谷的能力。

对制造业较低的平均增加值比率的一个合理解释是: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跟上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市场的反应不够灵敏,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制造业的低市场化程度。虽然从目前来看,纯粹国有企业占制造业产出的比例不到30%,但制造业还远未达到高度市场化,竞争力不强。

如果分析制造业的发展前景,由于各行业特点不同,对不同行业要具体分析:

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皮毛羽绒制品、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摩托车(属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等,虽然其增加率基本上低于国内平均值,但长远来看,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短期现实竞争力,即使在中长期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

一般性行业,如食品加工及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钢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也没有明显的劣势。中长期来看,还具备发展空间。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指汽车)、化学医药、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制造业等,与国外大公司相比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国际竞争力较弱。只有经过较为痛苦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才能有所发展。

(三)制造业对出口的贡献

在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表中,没有制造业分项,仅有工业制成品一项,而工业制成品中占较大份额的主要有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及橡胶制品和矿冶产品以及机械、运输设备三项。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及橡胶制品和矿冶产品里面包括了采掘业的贡献,仅有机械、运输设备一项可以反映制造业的贡献。这减弱了对制造业分析的意义,但还是能反映一个基本趋势(见表2)。

表2 制造业对出口的贡献(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海关历年出口商品分类金额整理(工业制成品后面的分表部分未包括杂项和未分类商品,仅包括表中较有分析意义的化学、轻纺和机械三类)。

由表2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几乎一直在上升,仅在1984年和1985年有过短暂下降,到1999年已经达到89.7%。

2、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及橡胶制品和矿冶产品以及机械、运输设备三项的出口额也基本上保持了上升的势头,其波动的规律与工业制成品的波动类似。

3、在1994年以前, 轻纺及橡胶制品和矿冶产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一直排名第一;在1994年以后,机械、运输设备成为出口的主力;在1999年,机械、运输设备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34%,占出口总额的30%。

制造业对我国出口贡献巨大,原因很明显: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外商直接投资中超过70%的份额投入到了制造业领域,而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为800多亿美元, 如果其中制造业企业出口仅占一半的话,出口额也有400多亿美元, 极大地带动了出口增长。另外,中国的制造业在与外商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提高,产业的规模、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扩张、提升和增强。这是制造业成为出口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一旦开展国际比较,就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例如我国出口的机械电子产品大多数是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产品。美国出口一架波音民航客机,就相当于中国20—30万台彩电的出口额。另外,我们出口的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和低价格的“三低”产品,却要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1999年我国工业制品进口额高达138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1657亿美元的84%,其中仅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就达695亿美元,占工业制品进口额的一半。出口与进口之间的结构差距,深刻反映了国内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低级产品供大于求,高级产品供不应求。供给结构不适应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制造业上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关键制造业上,而由于制造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在经济中的前向和后向影响,它的落后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育和高级化,而且抑制了投资和消费意愿,削弱了出口竞争力。从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因此,制造业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当然,在我国不能出口类似民航客机这样的高技术产品的时候,仍然要大力鼓励“低级产品”的出口,否则必然出现高额贸易逆差。也就是说,目前我们不仅需要产业的升级,还需要产业的不断扩充。

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业对于就业的拉动并不很明显,近几年还有下降的趋势;制造业增加值比率较低,连续五年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制造业对出口影响巨大,但若剔除外资以及出口政策的作用,制造业对出口的拉动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结论是:我国制造业还谈不上过度发展,而是发展不足。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还应大力发展。

二、关于制造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1、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应该大力发展。 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一直占工业总就业人数的80%左右,而工业总产值占GDP 的40%多一点(1999年是42.7%);如果工业内部生产率是平均的,那么制造业总产值应该占GDP的32%左右。但从表1可知,制造业产业人数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百分之十几(低于15%),可见,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还是比较高的,至少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其他产业的低劳动生产率(如第一产业)。在短期内,充分就业与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对矛盾,但考虑到在今后40—50年中,预计会有4亿—5亿农村劳动力要最终脱离土地(樊纲,2002),因此,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就业。离开土地的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全部进入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要吸收一大部分。所以,我们决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即所谓的低级产业,高技术产业当然要发展,但那不是我国现存的比较优势所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仍然是以低成本劳动力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归根结底,高技术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独立产业部门,一般来讲并没有超出制造业的范畴。发展高技术与发展制造业并行不悖。

2、发挥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中国制造业的局部比较优势是明显的,除了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外,还有不断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的大规模加工组装业优势,以及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等因素。这些比较优势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入世后这些因素将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将会取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3、对制造业进行必要的和适度的产业结构升级, 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技术密集度低、R&D 投入和能力较低、(注:2000年中国用于R&D的总投入890多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10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前两项差距是本质性的,导致了第三个差距,而第三个差距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学者分析,无论是采用前4位或前8位集中率指标,还是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或熵指数,分析结果都表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集中度都非常低,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许多行业都属于典型的“原子型”市场结构(魏后凯,2002)。当然,制造业的经营规模过小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固有特点有紧密联系,不能单纯为求规模而硬性捏合“航空母舰”。提高产业集中度,应主要针对那些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行业。

总之,在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上,我们既要发挥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更要重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努力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把技术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这样,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  ;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及对策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