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中生长的各种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其他生物种类的倾扰,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会影响植物生长,其中病虫害是影响森林环境最为直观的体现因素。文中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1 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森林密度、林木结构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森林资源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林木数量变多,但是林木资源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病虫害种类增多,防治难度大
随着森林资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森林病虫害类别也逐渐增多,而且近年来很多地区的森林病虫害种类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比如松毛虫、杨扇舟蛾等,是阔叶林常见病虫害,虽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局部地区时有发生,而且时常有暴发现象。有的森林害虫比较顽固,即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治疗,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还是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爆发,比对森林生长水平有较大影响。
1.2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防治意识不强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森林资源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国外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森林资源防护工作明显不够,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森林保护工作,自然不注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3 缺乏森林病虫害预防机制
当前我国的林业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长期以来注重纵向管理,忽视横向沟通,所以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林区中病虫害持续、反复发生,而且相邻区域之间的沟通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传播严重,缺乏良好的横向沟通机制,错失了良好的防治时间,不利于森林病虫害的根除。
2 新形势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1 运用生物技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在新形势下,保护生态环境备受重视,运用生物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产生的污染比农药技术更小,且不会残留毒物,能保证森林周边居民和动物的安全,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最重要的策略。
2.1.1 生物酶防治
大多数生物的体内均有特定含量的蛋白酶抑制剂,其主要功能就是保证生物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外来蛋白水解酶危害生物体。随着新形势下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越来越深入,通过昆虫肠道内部蛋白活性作用破坏其消化系统,导致害虫严重缺乏氨基酸,制约生长和发育,最终死亡。通过运用生物酶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在增强防治效果的同时有效促进林木正常生长。
2.1.2 生物农药防治
和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中没有化学成分,对其他动植物和人的影响相对较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也不大,具体可应用昆虫病原细菌,形成微生物杀虫剂,引起微生物感染病,提高昆虫死亡率,并调节昆虫种群数量;运用昆虫病原病毒,这是一种绿色毒药,能有效缓解害虫对森林的破坏;运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通过药物干扰或破坏昆虫在发育期的成长,致使它们无法完全发育或无法正常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鸟类与天敌防治
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可采取以鸟治虫的手段达到目的,满足经济性原则。具体应按照受害森林的特征科学引入以林区害虫为食的鸟类,并保证鸟类能在森林里迅速繁衍、生长,通过捕食的方式治理病虫害,在合理控制内部森林病虫害的同时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在新形势下防治森林病虫害时还应做到以治理为主、防患为辅,一旦暴发病虫害应尽量抑制其蔓延,快速杀灭害虫。如果森林尚未暴发病虫害,则要对可能存在的森林内部虫害,或分析过去暴发病虫害的信息,科学制定针对性防护方案,积极引进天敌则是较为理想的做法。林业工作人员应以林区昆虫种类为基础科学引入以它们为主食的捕食性昆虫,并改造森林单纯林,形成杂交林,营造昆虫生存和繁衍的优良环境。尤其是在害虫繁殖期间要及时引进寄生性的昆虫,降低害虫的成活率。通过引进天敌昆虫,不断增加森林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有效抑制害虫数量,有效防治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2.2 全面落实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为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就必须先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形成完善的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单位职责,规范操作常见突发性森林病虫灾害,严格控制经济损失,处罚防治不力者,同时做好监测预报工作,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具体应建立涵盖全国的森林病虫害预报体系,以便及时了解整体范围内以及重点区域的森林病虫害情况,使宏观防治获得科学的依据。不仅要完善病虫害普查制度,还要积极采取现代化科技手段广泛收集森林病虫害数据,建立数据库,做好预测工作,保证监测能力满足新形势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需要。在种植森林植被的过程中就应观察病虫害的情况,了解病虫害的严重程度,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不便进行人工监测的林区,应积极借助无人机技术监测病虫危害,不仅要摸清当地发生森林病虫危害的规律,还要了解病虫害的动态,分析并研究流行蔓延性森林病虫害发生趋势,得到更长期的预测结果,通过借助各种各样的宣传平台分享森林病虫害监控结果,促使林业部门与老百姓能了解病虫害,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防治,杜绝森林病虫害的扩散。另外,要重视增加对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资金投入,加强防治队伍建设。针对各地区森林资源谁经营谁防治的准则,要求各级财政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资金投入,确保有序开展防治工作,同时促进林业市场化运作,基于市场功能多渠道引入资金,和国家防治做到相辅相成,从而促进人才流动,为防治森林病虫害引进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打造优质防治队伍,为新形势下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3 加大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保障力度
各地区应以提高突发森林病虫害处置能力为主,针对突发性与常发性的灾害实现一定种类与数量的物资应急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并在完善常规的基层储备的基础上选择在辐射性强、交通便利的林区设立森林病虫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库与指挥中心,形成存储科学、布局合理且调度有序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物资储备网,并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起物资共享机制,通过完善物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物资的采购、存储、协调、调用等过程,确保物资储备的适度性、效率性以及动态性。要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集中全行业力量联合攻关,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宏观战略,致力于解决新形势下森林病虫害防治面临的技术难题,且政府部门要大力扶持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特别是经济条件欠佳区域,应加大扶持力度。
3 结束语
总之,近几年,我国森林资源遭受的破坏程度愈来愈严重,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保护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在森林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结合当地的森林发展现状以及病虫害发展趋势,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常见森林病虫害的监控,采取综合措施对各种病虫害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张慧军.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J].科技资讯,2015(07):116.
[2]赖任燕.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方法分析[J].乡村科技,2016(32):65-66.
[3]李广成.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131.
论文作者:韩秋萍1,张立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病虫害论文; 森林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 昆虫论文; 工作论文; 害虫论文; 森林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