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现实意义_生产率论文

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新论文,意义论文,理论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5.013

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位居增长最快的经济活动之列。这些增长与跨国公司主导的生产分工的日益细化密不可分。而且,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企业在规模、生产率和出口决策方面都是异质的,这提出了从企业间异质性研究国际贸易动因的必要性。21世纪,以Melitz、Bernard、Jensen、Eaton、Kortum、Helpman、Yeaple、Bernard为代表的学者建立并拓展了“新新”贸易理论[1],该理论将企业差异性引入到贸易一般均衡分析中,从企业微观层面解释贸易行为发生和贸易所得,开创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领域。然而,西方学者提出的“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于对其特点和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并开展从纯理论分析走向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研究。

一、“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作为最古老的经济理论体系之一,属于开放条件下的应用微观经济学的范畴,它伴随着现实经济行为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两大中心主题为贸易所得和贸易分工基础[2]。关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在“新新”贸易理论出现之前,国内学术界居主流的观点是根据理论经济学发展特征划分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三个阶段。由于古典贸易理论实则为重商主义的思想,尚未运用到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因此研究选取世贸组织2007年第3次贸易研究工作站的研究范围[3],通过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进行比较,探讨“新新”贸易理论,揭示该理论之“新”表现为两个转变:一为贸易分工基础由国家优势向企业特有异质优势的转变;二为贸易所得来源由国家层面向企业层面优胜劣汰行为的转变。

(一)贸易分工基础由国家向企业层面转变

1.以国家层面优势为贸易基础的新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代表性研究成果为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816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和20世纪“二战”前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后期,一直持续到1932年的经济危机。这段时期,企业所有的生产活动均安排在本国内部进行,企业没有对外投资,此时国际经济竞争活动是国家间的商品交换,竞争主体为国家,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原料之间的贸易交换关系占主导地位。这种经验事实反映出产业的边界在国家边界内和企业的边界也在国家边界内的逻辑关系,它需要一种从国家层面出发来研究产品交换的理论。毫无疑问,完全竞争市场分析框架下的新古典贸易理论能满足这种需求。

借助既有的现代经济分析工具,新古典贸易理论将研究置于完全竞争分析框架下,不考虑需求差异。假定要素和商品市场均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企业同质且是价格接受者,从而排除企业个体差异,保证该理论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合理性,并运用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进行一般均衡分析。

新古典贸易理论研究显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各国的差异优势,即强调国家层面优势,它导致一些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更有利。其中比较优势理论从生产技术角度指出优势来源于各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相对差异,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优势来源于各国生产要素质量和数量的相对差异。综合分析,新古典贸易理论下的国家特定优势实为一国某一产业内每个企业所具有的共同优势,不构成公司层面的特定优势。

2.以代表性企业规模经济优势为贸易分工基础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系指“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的贸易理论。“二战”后国际经济活动出现三种新变化:第一,企业跨越国界出现海外工厂,公司内贸易开始活跃,国际经济竞争活动不仅有传统国际商品交换还有要素交换;第二,产业内贸易占据主导地位,即要素密集度相似货物的双向贸易日益重要;第三,竞争主体转变为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增长最快的是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相对缩减。

上述经验事实的三个新变化,都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第一,公司内贸易违背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中要素不流动的经典假设;第二,产业内贸易占主导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的一国出口和进口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差异大这一观点相悖;第三,贸易地理分布以要素丰裕度相似的国家之间为主,这同样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的贸易发生在要素丰裕度差异大的国家之间相悖。正因为二战后的经验事实体现更多的是相似国家间贸易,且企业的边界突破了国家边界,这使得以差异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迫切需要一种排除国家间差异,从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所得来源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Krugman和Helpman借助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纳入分析框架,对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海外设立工厂进行阐释。相对于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特殊假定有两个:一为考虑需求差异;一为假定技术对称,从而确保以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单位的可行性。一般均衡求解触及到企业层面,可得出代表性企业规模和产业所属的企业数目。

企业优势是一个企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具有的相对优势。新贸易理论中在企业生产技术对称假设下,一般均衡状态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均相同,即企业技术、创新与规模等优势均相等,唯一可能的差别来源于企业具体生产哪种差异产品。因此,尽管新贸易理论将贸易分工基础放到了企业层面,但主要为一种代表性的同质企业优势,尚未涉及企业特有异质优势。

3.以企业特有异质优势为贸易决定基础的“新新”贸易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特征:第一,跨国公司各公司内贸易增长速度快,例如1990—2002年期间,跨国公司海外工厂的销售增长率高于商品和非要素服务总贸易增长率7个百分点[4];第二,跨国公司经营行为日益复杂化,Feinbesg和Keane对美国跨国公司在加拿大附属机构的调查显示,69%的企业不是纯粹的垂直型跨国公司或水平型跨国公司,而是被称作“hybrid”,即复杂一体化跨国公司[5];第三,日益详尽的微观数据使人们对企业微观国际经营行为有了更精确的了解,出口行为并不是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如2000年550万美国企业中只有4%的企业发生了出口,2002年,以美国制造业企业为例,与非出口企业比较,出口企业就业率、发货额和人均增加值分别高于非出口企业119%、148%和26%[5]。

新经验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体,企业规模、利润和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贸易理论采用对称性企业假设,一体化均衡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相同,企业无任何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的微观数据,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摈弃技术对称以及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贸易理论。基于该背景,21世纪,以Melitz[6]为代表的学者建立并拓展了“新新”贸易理论,该理论探讨企业特有异质优势在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在克鲁格曼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新新”贸易理论沿用差异化产品和规模经济假设,摒弃了技术不对称,并将企业生产率不对称——异质性引入,在不完全竞争框架中结合Hopenhayn's生产率动态演化模型,在成本假设上引入企业进入行业和出口两种沉没成本,进入条件取决于考虑了企业退出概率的利润期望值。均衡条件为自由进入下企业零利润线和临界点生产率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零利润线共同决定。

Melitz[6]认为,企业生产率差异与出口固定成本之间相互作用决定了贸易的产生,尽管Melitz模型用的是生产率差异,但经济学意义上的竞争力实则为生产率,所以生产率的差异实为企业层面的优势差异。这种观点最早提出的学者为新加坡的朱刚体[7]。而Yeaple(2005)[8]和Bustos(2005)[9]对贸易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指出这种企业特有的异质性优势根源于竞争技术和员工技能差异的相互作用。综合看来,“新新”贸易理论更加重视企业在各国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国际贸易格局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特有优势进行利润最大化战略决策的结果,即贸易分工的基础是企业特有异质优势,该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创新、规模、进入市场、融通资金的优势。

(二)贸易所得来源由国家向企业层面转变

由于“新新”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关注对象不同,提出的贸易分工基础层面发生转变,因而贸易所得来源也出现了新变化。

1.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贸易所得来源的分析。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国家为研究对象,贸易所得来源于各国交换中的利益和各国专业化生产中的利益,其中来自交换的利益系指各国消费者可以消费的不同类别产业产品数量的增加。新贸易理论以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贸易所得来源于产业内贸易下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规模报酬递增下企业产品平均成本降低导致的贸易成本降低。

2.“新新”贸易理论对贸易所得来源的分析。“新新”贸易理论首次将贸易所得来源深入到企业异质性行为。它用人均福利水平作为贸易所得的衡量指标,人均福利水平提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种类多样化可以提高人均福利水平,这与新贸易理论相似;另一方面是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人均福利水平。由于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通过经典假设已将企业层面的异质优势排除在内,所以这种来自达尔文的产业内演化——企业优胜劣汰行为的贸易所得正是一种额外的贸易所得。

“新新”贸易理论将这种企业优胜劣汰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所产生的新贸易所得,称为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贸易的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具体作用机制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实施,各国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进口品数量增加并因此损害了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和利润,生产率最低的本国非出口厂商由于国内收入的减少而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次低的企业继续存在于该产业经营国内市场,但需要承受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双重损失;生产率较高的出口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利润减少;最具有效率的企业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市场份额和利润均不断扩大。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导致市场份额和行业内生产要素日益集中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这直接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

关于生产率低的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萎缩继而退出市场的原因,有两类研究。一类是Melitz[6]的研究,他认为贸易壁垒的降低增加了已有出口厂商从外国市场获得的利润,从而降低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由于已有出口厂商的进一步扩张和新出口厂商的增多,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增加,生产要素的出价价格上涨,从而降低了非出口商的利润。国内市场利润的降低迫使过去的低生产率非出口厂商退出行业竞争。另一类研究,Bernard et al[10]和Melitz、Ottaviano[11]分析认为:对于进口替代型行业,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进口替代进一步强化,导致基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溢价因子内生降低,也会直接降低国内非出口厂商的利润。

二、“新新”贸易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实践意义

(一)“新新”贸易理论对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意义

“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和国家获得贸易所得两个层面均阐述了一国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必要性。

1.企业竞争层面的必要性。根据“新新”贸易理论,贸易分工的基础是企业层面的优势,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最终会导致生产要素集中在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中,从而产生更大的企业集中。这意味着,只有生产效率高,竞争优势强,规模大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益最多并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国家获得贸易所得层面的必要性。“新新”贸易理论中的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贸易利得形成机制为:贸易成本降低,国内生产率低的企业在本国要素成本上升和国外产品进口的双重压力下,退出本国行业竞争,从而将国内既有要素转移到本国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实现要素配置的动态优化。然而,该要素配置优化基于一个重要前提:即国外企业仅以出口方式进入本国市场,不与国内企业争夺要素,这与现实经济活动不相符。当前,许多跨国公司都选择股权投资方式进入一国市场。这意味着,一旦跨国企业生产率高于东道国国内企业,国内要素必将从效率低的国内企业转移到生产效率最高的跨国企业子公司,而不是转移到生产效率较高的东道国国内企业。因此,开放经济下,一国只有努力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才能从资源再分配效应中获得更多的贸易所得。

(二)中国当前大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地位

为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采用洪联英、罗能生[12]的研究方法,借助《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按照行业类别从企业规模、企业营利水平两个硬性指标角度,通过中国入榜首位企业和世界入榜首位企业的比较,对当前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整理数据见表1、表2。

其中利润差距和营业收入差距分别用利润之比和收入之比表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共分布在51个行业内,其中中国在11个行业内有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2008年世界500强仍分布在51个行业,中国新增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类行业入榜企业——联想集团,有12个行业已经进入500强。从营业规模指标分析,2008年中国入榜企业中营业收入最高的为中石化和国家电力公司,但从中外营业规模的相对差距看,仅有国家电力公司营业规模超过国外同类领先企业。而且,中国的入榜领先企业大都是国资委下属企业,有一定垄断色彩。从利润水平指标分析,2008年中国入榜企业中利润额最高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但从中外营利能力相对差距分析,中国远洋运输营利能力在世界同行业居于领先,此外中国工商银行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也比较小。

由于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大海啸波及全球,为动态分析2007—2008年间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本文整理了2007—2008年间中外企业利润和营业收入差距对比图。见图1。

图1 2007—2008年利润差距变化图

图1说明,从盈利能力来看,2008年相对于2007年,除金属、采掘和电信行业外,中国入榜企业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其中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盈利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同类厂商,中国工商银行受益于此次金融危机,其相对于国外顶尖银行的盈利差距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见图2。

图2 2007—2008年营业收入差距对比图

图2说明,从销售规模分析,在这次金融危机下,中国入榜企业的发展获得了一定契机,除金属类厂商外,其他10个行业内的中国入榜企业与国外的营业收入差距都有了缩小。

综合看来,中国企业在盈利能力和企业规模上与国际同行还有差距,根据“新新”贸易理论,这必然限制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受制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竞争,这种差距会不利于行业内资源的优化分配,对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在开放经济下的贸易所得。为此,中国必须牢牢抓住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带来的契机,加大培育中国大企业集团,谋求国家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三)培养国际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的实践建议

1.政府实践建议。当前政府政策目标重心不应仅仅是保护本国消费者和其他生产者利益,而应转向尽可能提高本国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新新”贸易理论,政府可重点从沉没成本展开突破,充分利用政府优势为大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具体的方式可以是:积极参加全球多边或者双边贸易体制的建设,为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减少关税或者非关税壁垒;在类似公共物品相关方面有所作为,例如,为企业提供贸易和对外投资目标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搭建完善的国际经济合作信息数据库;利用外交途径和补偿贸易等多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降低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沉没成本,切实增强大企业占领国际市场的可能性,帮助国内大企业抓住当前经济放缓契机,尽快建立全球规模竞争优势,以确保贸易开放下生产率高的本土大企业在利润和市场份额上获益更多。

2.大企业实践建议。“新新”贸易理论对大企业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于,大企业集团不仅要努力创新,完善内部管理流程,还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完善人才吸引机制,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优化资金筹措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确保在与跨国企业的竞争中成功获得优质生产要素,这也会使国家能充分享有资源再分配效应作用下的贸易所得。

三、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新新”贸易理论将企业异质性引入贸易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从企业层面特有异质优势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揭示了贸易所得的一种新来源——产业内资源再分配。该理论对中国当前国际竞争行为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它指出在企业异质性客观存在下,国家要提高开放经济的贸易所得,必须切实扶持好本国大企业,并提供具体扶持的作用变量。

“新新”贸易理论在以下两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理论的研究对象一企业边界清晰,而国际经济实践是跨国企业自制或外包采购,从而造成企业边界可能跨越国家界限,跨越国界的资源配置必将对上文提及的生产率提高和贸易所得增大有新的影响作用。第二,理论假定国内进入的沉没成本小于出口沉没成本,因而分析中的内在逻辑是:企业先在本国市场销售实现利润,待生产率提高后再进入国外市场,这与中国当前出口现状有些相悖。当前,中国相当比例的企业放弃国内市场经营,仅以承接跨国企业价值链分工最低环节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由于跨国企业在海外有广阔的销售网络,而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有固定的契约关系,直接导致企业出口的沉没成本可能小于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沉没成本。所以“新新”贸易理论在研究发展中国家贸易所得时,关于沉没成本的假设应作修改。

收稿日期:2009-06-01

标签:;  ;  ;  ;  ;  ;  ;  

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现实意义_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