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概念与内涵_文化论文

道德的概念与内涵_文化论文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性论文,内涵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6)4-150-03

“德性”一词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的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的“德性”在当时的儒家看来就是指“人的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的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的直接定义和解释,在其他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的理解寓于对“德”的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看作道德的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看作为接受天命的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的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的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的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的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即是‘道’的内涵本质。”这一解释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理解,是中国道家式的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的表述:“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的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的,是谓有德”,“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的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的个人德性品行的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的解释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的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的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的旺气”。

对“德”的认识,《语言大典》比较完备,共列20条释义。除了其中8至20条与本文讨论的意义不是直接相关外,前7条都是对人之德的认识。①〔virtue〕:道德品行的特征〈美德〉〈缺德〉〈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②〔character〕:优良的道德品质的总体,常指道德上的坚定和卓越,加上果断、律己严谨、高尚的伦理观念、有魄力和善判断〈君子进德修业〉;③〔political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政治原则办事,非常笃实、诚挚和正直,不搞欺骗、权术、虚伪和各种肤浅的手法〈德才兼备〉;④〔kindness〕:好心的行为和事实;⑤〔mind〕:一个人的思想、倾向或愿望的集中的固定的方向〈同心同德〉;⑥〔morality〕:一个人或一种文化在道德上的惯例,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德行〉〈德操〉;⑦〔responsibility〕: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负有的责任〈社会公德〉。从语言学的角度看,virtue,character,political integrity,kindness,morality,responsibility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涵盖“德”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对于“德”这一概念,在英语中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匹配的语词来对译,但前述每个词语都无疑又包含着“德”的内容。

由此可见,“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即“人之德”;一是从纯哲学意义上指事物的特殊属性,是“物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又有两种态度:一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的、观念的理想境界,主要是强调“德”的修炼和养成;另一种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的、实践的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的实践。道家主要思想主张在于“人含其德”。儒家强调“外立其德”,主张人应当有符合礼仪的德行,同样也具有理想的人格性与内在道德性的卓越。

“德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中则被普遍关注,也产生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理论。这里仅就其中述及的对德性概念的认识作做梳理,从中去体会和把握德性的本质。

(一)作为向善的“品质”。大多数西方思想家把德性理解为一种向善的品质。希腊语" aretê" 一词在荷马史诗里,被用于表达任何一种卓越,而这一词后来被译成“德性”。就是说,德性也就是任何一种卓越,是对人的一种品质的描述。在英雄史诗所描绘的社会形态中,卓越与德性可以作为同一概念,共同描述这样一种品质:它们能够使人做到他或她的角色所要求做的事情。赫尔曼·弗兰克尔则这样认识德性:德性就是维持一个充当某种角色的自由人的那些品质,德性就表现在他的角色所要求的行为中。②

(二)作为确保成功的品质。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把人的德性看作一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新约》的德性观在内容上与亚里士多德的不同,但事实上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的逻辑和概念结构相同,认为一种德性是一种品质,它的践行导向人的目的实现,而阿奎那糅和了亚里士多德和《新约》,但依旧把德性指向实现人的特有目的人的品质。

(三)作为去恶的品质。作为中世纪的观点,奥古斯丁的神学德性观则认为人类生活的叙述,就是作为主体的人负有一个使命,而完成这个使命有许多的恶为障碍,完成这个使命取决于他们对人类善的特殊占有,因此在他看来,所谓德性,就是那些能够使恶被克服的一类品质,是使人完成其使命,走完其旅途的品质。也就是说,德性就是那些使人能够在他们的历史旅程中幸免于恶的品质。

(四)作为“能力”和“力量”。柏拉图在他的《美诺篇》中已经表述了德性乃是获得善的能力的涵义,即德性并不是善本身,而是成就善的能力。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也认为德性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卢梭把德性视为“灵魂的力量”,德性是寓于灵魂之中的无价精神。著名怀疑论哲学蒙台涅则说:“力量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也有同样的认识,“德性与力量我理解为同一的东西”,就人的德性而言,“就是指人的本质或本性,或人具有的可以生产一些只有根据他的本性法则才可理解的行为的力量。”“能力”和“力量”是这些理论学说的中心词。事实上,英文的“德性”(virtue)源于拉丁文的rirtu,本意就是“力量”。

(五)作为“手段”或“习惯”。功利主义思想观的哲人们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者是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富兰克林说,德性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它们之间构成一种外在关系,培养德性就是最终让幸福在人间或天堂获得成功。爱尔维修则在“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价值的惟一而普遍的标准”③ 观念指导下,把德性看成是一种利己的行为习惯。而伏尔泰则说“美德就是那些使人高兴的习惯”。④ 当然,德性作为“手段”、“习惯”也是“达到目的的”、“让幸福……获得成功的”、“使人高兴的”“手段”或“习惯”。

(六)作为“感情”或“欲望”。道德哲学家罗斯尔这样看德性,“德性就是感情,也就是说,它是与由一种较高层次的欲望所规范的那些气质和倾向相关联的”⑤。甚至他还进一步强化“欲望”之说,把“基本的德性”界说为“依据正当的基本原则去行为的强烈的和正常有效的欲望”⑥。把“德性”直接看作感情,这也是一种新的视角,并且在他的认识中,我们可能更要注意其落脚的“气质”和“倾向”,连同“情感”,我们感受到他对德性理解具有的心理意义。

(七)作为获得性人类品质。麦金太尔通过对历史上德性观的反思,把德性定义为“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⑦。他虽然说这一定义是以“公式化形式”,“不完全的和暂时的”,但他对这一定义充满了肯定,是一个“初步近似于适当的定义”,“它已经阐明了德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⑧。

从上述各种德性观可以看出,这些观念没一个单一的、中心性的和核心的德性概念。正如麦金太尔所言:“即使在我已粗略描述的相对一贯的思想传统内,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彼此不相容的德性概念。因而不存在真正统一的德性概念,更不用说统一的历史了”⑨。

我们的认识也仍然离不开前面诸多思想家的巨大智慧,仍然要从他们的思想中得到启迪甚至直接的指导。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对于德性理解的一些关键词:“道德”;“自然禀性”,“本质”,“本性”,“品质”,“特殊规律”,“特性”;“卓越”,“力量”,“精神”,“手段”,“行为习惯”,“感情”。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术语,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德性”的理解中认识到,德性的基本内涵就是“德”,而在西方伦理思想中,“善的理念”作为对德性内涵的普泛的核心的理解,我们可以说,“道德”就是德性的基本内涵。从思想家们对德性的各类定义,也不难理解到,对于德性的“卓越”,德性所蕴含的内在“力量”,是大家共通的认识。那么,对“德性”理解就有三个层次(而不是三个方面):一是德性其核心内涵就是“道德”;二是这个“道德”的存在形式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绝不是指外在的体现道德要求的规则、律令),是一种生命的构件;三是这种品质是卓越的,具有美善性,这种品质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生命力量(而不是社会力量)。由此可以得到我们对德性的初步定义:德性是指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卓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德性”首先是立足于“人”的德性,不去指称世界上别的事物;“内在的”强调德性的主体性,是人自身的生成性要求,因而区别于社会之于人的要求的所有具体的(道德)生活条例;以“道德”为核心标示着德性的伦理学基础及其主题方向,同时又区别于道德本身;“卓越特征”和“生命力量”是其本质特征,具有卓越性和生命能动性;“精神品质”是德性的本质,表明德性是人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承认了德性的“卓越”及“力量”,也就是认识到了德性的功利性特征和获得性意义,也就是说,从本质上看,德性是一种引导成功的好品质。

德性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品质,但德性的内涵又是具体的。那么,哪些东西就是德性?《尚书》曾把“正直”、“刚克”、“柔克”称作为三“德”。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华传统道德的基石和方向。孔子建构了“仁学”伦理体系,《论语·阳货》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在孔子的仁学伦理体系的诸德目中,又以“孝悌”为本,也就是说最为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对人的关怀和同情。在《伦语·颜渊》中又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突出强调德中的“忠”、“信”、“义”。春秋以后德的涵义进一步丰富。《左传·文公元年》:“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谦虚谨慎在这里开始作为人的德性的重要内容。《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以后,儒家多发挥孔子之说,对道德的理解不断深化。《孟子·尽心下》说:“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强调以“礼”为主德。而老子则认为清静无为就是德,不有意讲求德行才是有德之人。庄子又有新说,在《庄子·人世间》认为人的最大之德就是知天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里的德应该是指一种内心的修养。此外,对德的具体涵义还有许许多多的理解。《礼记·中庸》说:“知、仁、勇,天下之达德也。”《周礼·大司徒》“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对德的意义大大扩展了,其新意还在于把“知”纳入了德目表。《管子·正》将“爱民无私”谓之德。而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认为“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由此可见,德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具体的。这些德目表现为人的内在品质形态就是德性的内涵。

西方哲学、伦理学事实上更专注于对德性德目的把握。在荷马史诗中,德性表现为勇敢、友谊、忠诚、公正,甚至包括了作为一种卓越的体现的体力、成功、理智。5世纪的希腊人拥有着这样一套被普遍接受的德性词汇和德性观念:友谊、勇敢、自制、智慧、正义等。麦金太尔在论述这个时代的希腊人对德性内涵的理解,即使人成为一个好人和一个好公民的德性表现时,有这样一段话可以让我们很直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当伊索克拉底赞扬伯里克利时,他把他描绘为在节制(sophron)、公正(dikaios)、和智慧(sophos)等方面出类拔萃人的。演说家和喜剧作家总是把吝啬小气和不慷慨大度拿来嘲笑。自由人无所顾虑地说真话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不是一个希腊人的常识。有的作家赞扬性格的单纯和率直。而敏感性和怜悯心的缺乏,则常遭到谴责。同时,勇敢总是被赞扬”⑩。也就是说,人们时常用节制、公正、智慧、慷慨大度、无所顾虑地说真话、对行为负责、单纯、率直、敏感性、怜悯心、勇敢等等来认识“一个好公民的德性是什么”。在苏格拉底哲学中,认为“善”就是德性(美德),善是教化的最高目的。而他的著名伦理学命题“知识即美德”直接把知识作为德性的主要内涵,并由此进一步认为“知识即善”,只有对事物具有真正的知识,才能做到向善、为善,美德与知识就是合一的。人有哪些美德?苏格拉底把人在生活世界中所表现和实现的卓越品质如勇敢、虔诚、正义、节制等视为美德。柏拉图也是把德性建立在“善的理念”之上,认为作为善的伦理共同体的国家应该具有智慧、勇敢、自制、正义四种美德(在希腊视为四主德),与苏格拉底理论基本一致,在他这里,知识以“智慧”列作了一个重要德目。而在柏拉图理论中,正义是所有德目之重,是在其它三者之上的普遍德性。亚里士多德沿着柏拉图的思想前进,在“善”的旗帜下,提出幸福德性论,认为善(亦即德性)即幸福,“幸福”是德性生活的自为,由此在他的理论中,这样一些德性选择处于情感和行为中道的表现即是德性的表现:正义、智慧、勇敢、节制、慷慨、自重、友爱、上进、温和、诚实等。奥古斯丁则认为信仰与爱才是真正的德性,谦卑是人的基本德性。信、望、爱是三条主要神学德目,是信仰生活的根本。奥古斯丁最后提出了信仰和爱的生活的七种德目:信仰、仁爱、希望、节制、审慎、公正、坚毅,在他的思想里,德性也具体而微。阿奎那在继承奥古斯丁的基础上,从理智德性出发,把“审慎”作为主德,同时接纳三位一体的神学德性,把“容忍”和“谦卑”作为德性的德目。伊拉斯谟站在人文教化理想的人文主义立场,追求和谐、安宁、虔诚、诚实的德性,而爱尔修斯的自爱伦理学观点,沿承了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认为快乐是最高的美德。卢梭把自由视为德性的基础,在康德的德性实践理论中,把责任看作最高价值,边沁与休谟都把功利看作美德的验证和尺度。

应该还有很多的德性的内涵还没有在以上的文字中列出,但到此我们可以作些归纳了。在这么繁复的内容之中,我们如何来把握德性的基本内涵?到底哪些东西可以涵入?用麦金太尔的思考来说,就是“哪些人类品质是真正的德性?而哪些又仅仅是影像”(11)?从上述提及的太多的从思想家们的思想里抽出来的作为德性意义的名词和形容词中,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归类:知、智慧,信、诚实、忠、信仰、虔诚,自重,公正、义、正义、正直、勇敢、率直、单纯,等等,这一类词语的基本意义是对人的德性中真知、真情、真实、真诚方面的一些具体描述,指向“真”的内涵;温、宽、礼、让、卑让、谦让、和,恭、敬、良、孝悌(关怀与同情)、尊重,仁、仁爱、慈爱、友谊、友爱,等等,它们的基本意义指向“善”的内涵;敏、敏感、惠,快乐、幸福、希望、和谐、安宁,审慎、节制、圣、俭、慷慨,上进、负责,等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内涵,则是一种“美”的范畴,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基本意义指向“美”,这种“美”是精神领域的形态美,这种美来源于“真”和“善”的德性本质美。这个归类想说明的是,尽管人们对德性内涵的认识是错综多元的,但不外乎就是在真、善、美的范畴之中,在德性内涵的结构中,真、善、美成为德性这一母结构的下位概念。所有上述词语所表达的意义,都可以作为德性的具体内涵,概言之,人类德性的本质内涵就是真、善、美,而上述作为德性内涵的词语所表现的正是德性的一些具体“影像”。虽然英国学者莱基在《欧洲伦理生活史》一书中,将德性的德目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严肃的德性(如庄敬、虔诚),第二类是壮烈的德性(如勇敢、忠烈),第三类是温和的德性(如仁慈、谦虚),第四类是实用的德性(如节俭、信用)。但这一分类没有从内涵的品质意义上分类,不能够给德性内涵进行层次归纳,所有这些德目将仍然是处于散状的。当然,其中有些德性内涵在不同思想家那里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德性内涵甚至在有的人那里是排斥于德性的,比如“谦让”在功利主义观那里即认为是恶德。从真、善、美三个维度对诸多德性内涵进行归类,对个别内涵可能不会完全贴切,比如“勇敢”是更接近于“真”的维度还更接近于“美”的维度,但从总体上讲,这样一个归类是有一定根据和价值的。正如狄德罗所说:“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12)。这种“相近”使它们统归于德性整体是合理的。由此,我们就可以将丰富多彩、缤纷复杂的德性内涵,用三个大的德目统领起来,亦即,德性就是真、善、美的统合。

注释:

①《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0589页。

②⑦⑧⑨⑩⑩(1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175、241、242、229、171、231页。

③④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149页。

⑤⑥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2、436页。

(1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5页。

标签:;  ;  ;  ;  ;  

道德的概念与内涵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