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 甘肃省康县豆坝镇九年制学校 甘肃 陇南 746506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平时的教学方式,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要在平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教学工具或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时应适度,不能喧宾夺主,使得课堂一片热闹,教学效果却不佳。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数学教学 积极性 氛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情吸引。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使教学不仅成为学生做主人探索真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体验成功,获得人生乐趣的过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学数学课呢?在此,我就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服务。如:本校有多少男教师、女教师,说实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因为他们上过幼儿园,在他们看来,这些数学知识显得“太简单”了,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心应该向“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上转移,使他们切身地体会到数学的吸引力,让他们喜爱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在学习《数一数》时教材设计了“美丽的校园”情境,给初入学的学生初步展示了校园生活,进行了很好的思品教育,在实际操作时,我有意识地增加了“找我们校园里的数”这一环节,学生都睁着渴求的眼睛开始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新学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利用直观教具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教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连接学生生活实际与数学抽象的桥梁,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的物质基础,实物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出两份数目相同的小棒,最后摆很多份数目都不相同的小棒,学生觉得加法的数字多加起来很麻烦,这时,老师告诉同学们不要担心,以后遇到这种有好多个加数(并且都相同的)相加时,我们还有另一种办法来算它,引入乘法,这样学生就很乐意学习乘法。
三、创设生动的生活环境
教师可以创设具体主动的生活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图文并茂是教材的主要特点,鲜明、生动的主题图往往能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看书、理解图意尤为重要。如:在一年级加减法的教学中,主题图出现了相对的两只手把两盆金鱼包含在里面,又有一幅图出现了一只手将一堆花分成了两部分,学生通过细心观察,读懂了图意,同时又理解了把两个分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把总量分成两部分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四、从兴趣入手,进行趣味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他们的注意力是感兴趣的,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而利用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学到更多新知识,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问题。通过实践从中懂得凡事要多动脑,另一方面展示了自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注重算法多样化,弘扬学生个性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样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好方法。算法多样不同于一题多解,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就会使他们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养成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惠秀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验[J].软件:教学,2014(5):182-182。
[2]马军华 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13):90-90。
[3]李雷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6):111-111。
[4]首春香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J].教育,2016(12):00029-00029。
论文作者:李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浅谈论文; 方法论文; 算法论文; 兴趣论文; 《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