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欧关系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_欧盟总统论文

俄欧关系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_欧盟总统论文

俄欧关系新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08)01-0035-04

俄欧关系是影响世界格局稳定的重要关系之一。近年来,俄欧关系在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随着欧洲新一代领导人执政和欧美关系回摆,俄欧关系正进入新一轮较大调整期。特别是在俄国力逐渐恢复和增强的背景下,俄欧关系的矛盾面有所扩大,未来发展势头放缓将不可避免。

一、俄欧关系在发展中悄然生变

俄欧关系既不同于俄美关系,也不同于欧美关系,更不同于俄中关系。如果说俄美关系主要限制在战略层面和以竞争为主,俄中关系以战略合作为主并正向其它领域全面扩展,那么,俄欧关系从90年代起,就具有多层次性和以合作为主的特点。但现在俄欧双边关系似乎正进入一个迷惘和反思期。

过去10年,俄欧关系的合作基础在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关系不断加深,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推进。1993年12月,俄欧双方在布鲁塞尔签署《俄罗斯同欧洲联盟之间关于建立伙伴和合作关系的联合政治声明》,宣布建立半年一次的定期首脑会晤机制。1994年6月24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欧盟领导人在希腊科孚岛签署了为期10年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这一文件经俄罗斯国家杜马和欧盟各成员国议会批准后,于1997年12月1日正式生效。1998年5月,欧俄第一次首脑会议在英国伯明翰举行,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欧盟与俄罗斯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将促进欧洲大陆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双边关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迄今俄欧已举行首脑会议达17次之多,双边各层次交往日益频繁,合作成果显著。1999年10月,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四次首脑会议通过了发展2000年至2010年中期相互关系的对应战略,确立了欧俄伙伴关系的发展框架。2002年秋,普京、希拉克和施罗德达成共识,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三方形成所谓“反战抗美铁三角”,把俄欧政治关系推向一个高峰。2003年5月在圣彼得堡峰会上,俄罗斯与欧盟提出了建立俄欧四个统一空间计划,即统一经济空间,统一自由、安全和司法空间,统一外部安全空间和统一科教文化空间。2005年5月在莫斯科峰会上,双方进一步通过了有关建立俄欧四个统一空间路线图的一揽子文件。俄欧都认为,这些举措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历史性的突破,表明双边关系的水平在持续提高。

第二,经济合作稳步发展,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全面推进。俄欧贸易从1995年的603.2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2,310亿美元,增加近4倍,其中俄对欧盟出口增长约4倍,进口增加近3倍。俄对欧盟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52%,欧盟对俄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2006年欧盟主要成员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对俄贸易额分别达到429.29亿美元、150.53亿美元、140.33亿美元和308.30亿美元①。在俄欧贸易中占份额最重的是能源,欧盟进口的天然气和石油总额中,俄分别约占50%和20%,而这一份额分别占俄天然气和石油出口份额的90%和78%。对欧洲能源出口收入占俄全部出口收入的75%。② 俄从欧盟国家主要进口成套设备、运输工具和民用品,以提高俄工业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欧盟是俄最大投资伙伴国,俄吸收的外资中约70%来自欧盟国家,其中2006年仅德、法、英、荷兰四国对俄投资总额就达250多亿美元,约占外资总额的40%③。俄对欧盟国家的投资近年来也在迅速扩大,俄还在欧洲金融市场开展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俄欧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合作已成为巩固和扩大双边关系的重要基础。

第三,安全领域互信增多,双方都不把对方视为主要威胁。俄欧各自的安全战略都将对方视为在全球和地区层面的一个关键伙伴。双方签订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文件中明确强调,双方都不把对方视为战略对手,而是要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安全的大欧洲。为此,俄欧间除通过“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展开各类安全对话和合作外,还专门建立俄欧战略安全对话机制,就双边关心的各类涉及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的问题开展对话,就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非法移民和贩卖毒品等犯罪活动,以及治理环境污染、防止核武扩散方面及时交换信息,采取联合行动。

显然,在俄欧关系发展中,除重视挖掘和维护双边关系自身价值给各自和对方带来实际好处外,还想通过合作提升各自的国际战略地位。欧盟通过与俄发展在欧洲共同空间内的合作,有意与美适当拉开距离,建立相对独立的对俄政策,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俄也想以发展与欧盟的特殊关系,拉近双边关系,离间欧美关系,从而通过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达到提升俄国际地位的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俄欧关系的上升,特别是在伊拉克问题上俄与德、法形成共识后,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和严重不满。2003年美国采取“救火式”外交,及时给欧盟的走强设障,为俄欧关系降温。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欧洲划分为“新老欧洲”,实际替代了原来法德提出以“两个速度”发展欧洲的观点,并以波兰、捷克为首的“新欧洲”制约法、德为首的“老欧洲”。美还通过调整北约司令部及其兵力部署,暗中加强对欧洲的安全控制,及时敲打欧洲,提醒它不要忘记欧洲的安全仍处在美国的保护伞下。欧盟内部在美国出兵伊拉克问题上形成以法、德为首的“反战派”和以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代表的“助战派”,而且在对俄政策上也各抒己见。前者主张更多“以建设性”态度与俄发展关系,后者更倾向于“以施压”方式促俄对欧要求做出更多让步。2004年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加入欧盟后,欧盟中所谓“新欧洲”势力大增,波兰以“傍美”提升其在欧盟中的地位,积极支持美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要求欧盟对俄在民主、人权等方面采取与美一样强硬的政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境内频繁制造排斥俄族人事端,同时要求欧盟予以支持。欧盟扩大后遇到的种种问题开始悄然影响和改变着欧俄关系,也使目前双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徘徊期。

二、俄欧关系基础犹在麻烦增多

当前,俄欧关系合作基础依然存在,所产生的新问题尚未严重挫伤合作和伙伴关系,但各类麻烦增多已对各层面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一)领导人更替引发对双边战略关系的再认识。自2005年以来,德、法、英、意等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相继更替,施罗德、希拉克、普京组成的欧俄“反战抗美铁三角”面临解体,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等一反前任的对美和对俄政策,迅速向美靠拢,同时也结束了他们前任与普京近乎“同志情谊”的关系。默克尔上任后半年内两次访美,积极修复施罗德时期的反战抗美政策给德美关系造成的严重损害,强调德美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对自由的共同理解、对人尊严的共同概念”,强调“大西洋价值联盟”和“北约优先”政策,对法、德、俄轴心关系持抵制态度,明确德俄关系只是普通的“战略伙伴关系”。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今年5月当选后,曾因对俄严词相向而引起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在与法国驻外使节的首次见面会上,他明确表示“从现在开始法国的盟友是美国,而不是俄罗斯”,他批评“俄滥用手中的‘能源牌’要挟别国过于残酷”④。他在8月访美时对美大加赞扬,并向布什总统表示:“我们热爱美国”、“法美两国应该是最亲密的同盟者与伙伴”⑤。而在10月9日访俄时态度谨慎,仅表示“法国希望成为俄的伙伴”。普京也低调希望法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是俄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伙伴”⑥。法德领导人更换后出现的政策变化说明,欧美新一代领导人在价值观、安全观等各方面的“亲近感”和相互理解程度高于欧俄关系,俄欧关系的基础不够牢固。

(二)俄国力增强促使俄欧面临相互重新定位的必要。尽管欧盟对俄政策因其主要成员国领导人交替而发生变化,但俄对欧政策迄今仍相对稳定,希望继续“以新思维构筑全新的俄欧关系”,“发展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保障、文化、民间交流等”⑦。这是因为俄认为,欧盟是俄的主要伙伴,俄与欧洲在主要利益方面息息相关,因此,在制定欧洲政策和处理国际事务时,俄都要充分考虑欧洲因素。但面对欧洲近来发生的“亲美疏俄”变化,俄领导人也在反思其对欧政策的合理性。特别是在俄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双边关系地位是否也已发生变化、俄是否还要像过去那样奉行“以让步求合作”的基本政策、是否有必要让欧盟学会尊重俄罗斯的利益和关切,尤其是面对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借欧盟和北约“保护伞”肆意侵犯俄利益、伤害俄民族感情的行为,俄是否应当予以必要的回击。事实上,俄对欧盟及其成员国一方面是“听其言、观其行”,另一面也正在采取相应的行动。2007年7月14日俄宣布暂时中止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11月14日俄导弹和炮兵部队司令宣布向白俄罗斯供应短程导弹,俄继续阻止进口波兰农产品,俄批评欧安组织在派观察员赴俄观察杜马选举问题上的“无理要求”等等,这些都是俄准备未来更多以“强势外交”处理与欧洲关系的开始。

(三)对能源安全的忧虑考验双边关系的可靠性。俄欧相互严重依赖的能源供求关系,既是维护和发展双边关系稳定的基石,也是一种相互“安全抵押”。近年来欧盟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俄油气资源对其经济安全的危险性,因而设法寻找能够对欧供应能源的其它来源和途径,譬如欧盟支持修建将里海和中亚油气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到达欧洲的管道项目,主要就是考虑到尽量减少对俄油气资源和经俄管道运输油气的依赖。虽然这一项目因涉及里海划分等复杂问题尚无进展,但欧盟想扩大能源供应来源和管道的意图昭然若揭。而俄也深刻意识到其能源出口对欧洲市场的过分依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正在积极开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作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同时俄清楚欧洲对俄能源供应的严重依赖也的确是一种手段甚至是武器,俄虽不会轻易使用,却能对欧洲构成威慑。俄欧之间这种微妙的能源关系目前也成为影响双边关系的敏感问题之一。

(四)新成员国强化自身利益影响欧盟未来对俄政策。波兰和俄罗斯有着很深的历史恩怨,波兰不惜代价地加入北约和欧盟,担心和防范俄罗斯是其重要考虑之一。波兰政府不顾俄强烈反对,积极配合美在波境内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严重威胁到俄的国家安全,伤害到俄民族感情,俄被迫作出禁止波兰肉类等食品进口、宣布将导弹瞄准波兰等反制措施,是很自然的反应。今年12月1日《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即将到期,俄欧双方都想通过谈判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但波兰对欧盟与俄谈判投否决票,深深激怒了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三国不仅积极支持波兰的反俄立场,而且在它们与俄关系中不断设置障碍。譬如爱沙尼亚在国内制造损坏苏军纪念碑,否定苏军与纳粹德国作战并解放波罗的海三国等历史事件的正义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南欧国家在不久前加入欧盟后,也迅即表现出积极性,加入了支持波兰引进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行列。欧盟主要国家对这些国家的反俄立场表示完全赞同,殊不知这些国家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其不理智的行为已经对俄欧关系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三、俄欧关系发展趋势未必乐观

鉴于去年以来俄欧关系中新旧矛盾不断产生和扩大,今年在俄罗斯和葡萄牙举行的两次俄欧峰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毫无进展,人们有理由认为双边关系已进入“多事之秋”,甚至能感觉到已经到来的些许“凉气”。虽然俄欧领导人都极力否认双边关系出现了严重问题,但对这一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仍然感到忧虑。

首先,俄欧此番关系降温和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战略关系调整性质。欧盟及其主要国家领导人更换后,大多选择了“回归大西洋联盟”的政策,更加注重与美国和北约的合作,在对俄关系上则更多采取“疏俄防俄”政策。出现这种政策趋向,既表现出欧盟成员国新老两代领导人的价值观差异,也有国内政治倾向发生变化的因素,更与俄近来逐渐走强及其咄咄逼人的政策不无关系。虽然未来欧美关系不见得会很和谐,但俄欧关系与过去相比降温的可能性会很大,双方的各类矛盾特别是战略分歧有可能不断加深。在北约向独联体地区东扩、科索沃独立、伊朗核问题解决等方面,俄欧的分歧有可能会扩大。

其次,双方建立四大“统一空间”的步伐会放慢。这四大“统一空间”计划凝聚着上一代俄欧领导人对双边关系发展的务实探索和热切期待,但这个充满理想色彩的计划的落实有可能会被逐渐淡化,甚至被搁置。这是因为建立这四大空间的过程实际上更多反映了欧盟希望“改造俄罗斯”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俄有条件地表示“愿意被改造”的诚意,以及通过一定程度的“融入”影响和改变欧洲的战略意图。在过去几年俄也的确按欧盟和“统一空间”文件要求,对其经济、司法和教育制度等做了必要的改革,取得一定进展。现在随着综合国力上升和主权意识的增强,俄未必愿意继续甘心接受欧盟的“改造”。俄国内不少人批评“四大统一空间”本身就是西方弱俄政策的翻版,如果照此实施,俄将面临成为欧盟名副其实的“小兄弟”和“小跟班”的危险,而永远不会成为与欧盟平起平坐的世界强国和独立一极。

其三,俄欧经济合作的难度会不断加大。俄现在特别强调“主权经济”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这与欧盟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有较大差距,不排除未来俄以维护国家主权经济为由,对欧盟国家的在俄企业采取某些行政干预手段,如同去年对英荷壳牌公司在俄萨哈林项目的部分油气开采权以环保不达标为由强行收购一样。欧盟也可能会以俄不遵守、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为由,对俄企业和产品进入欧盟市场设置各类障碍,对俄加入世贸组织增设附加条件,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俄欧经济合作困难增多。

总之,俄欧关系正进入一个困难期、反思期和调整期,未来双边关系的合作基础虽不会受到严重冲击和倒退,但双方的矛盾和分歧将会增多,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双边关系的稳定性。欧盟和俄罗斯都要做强做大,都想成为世界一极,因此未来双方在面临美国全球战略压力时还会继续合作,但双方在欧洲及其周围地区特别是独联体地区的竞争不可避免,这将有可能使目前双方已经不太顺畅的关系变得更加曲折和不稳定。

注释:

① Внешняя торговля РФ со странами дальнего зарубежья.http//www.gks.ru.

② Юнанов Б.Последнее танго в Мафре.Московские новости.2007No42.c.15.

③ Объем инвестиций,поступившийся от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инвесторов в экономику России в 2006г.http//www.gks.ru.

④ Мехтиев А..Антироссийские заявления Саркози.http://www.strana.ru/doc.html?id=72640&cid=1.

⑤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http://usinfo.state.gov.

⑥ Встреча Путина с Саркозом.Каммерсант.11.10.2007.

⑦ 俄外交部.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M].俄罗斯外交部网站,2007-03-27.

标签:;  ;  

俄欧关系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_欧盟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