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建筑给排水设计为核心,分析建筑给排水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基于环保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落实节能减排策略,提供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理念;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设计人员贯彻节能减排理念,落实各项环保政策,降低能源消耗的水资源的浪费,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对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要审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明确影响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在环保理念下,提出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环保程度,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境保护的因素
(一)地面水污染
由于工业化发展迅速,伴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源,对地面径流形成些许影响,这就直接影响到建筑给排水工程,形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同时,受给排水管道材质方面制约,施工中在雨水冲刷下会衍生各种污染物,形成地面径流污染。再加上大气污染,使得雨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也会影响地面径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合理选择设计方式,通过科学举措预防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污染。
(二)气候变化影响
在全球日益变暖的大环境下,我国各个地区气候发生些许变化,特别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为河流起源地,全球变暖加速了西部地区冰川积雪的融化,在同一时期内河流下游径流量迅速增加,给各个地区远期径流量造成影响,迫使各地区降水量、降水分布范围的变化,整体呈现为两极化发展局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降水量持续增加,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降水量却日益减少,这种地区性降水量变化影响各地区地面径流量。对此,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气候变化问题,克服气候所造成的难题,提高建筑排水设计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三)排水设备影响
现阶段,排水设备是影响建筑给排水设计环保效果的重要因素,若计量设备不完善,关键设备安装不到位,不仅无法监控水资源利用情况,还可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问题造成一定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节水型设备应用不到位,可能在水资源使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无效益水,进而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基于环保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
(一)加强水的二次回收利用
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还较为匮乏,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推行再生水回收利用技术,加强水的二次回收和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促进建筑给排水系统达到环保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再生水主要来源于排水系统中的厨房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等生活用水,为了实现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在实际系统设计中,对这些再生水实行分类集流设计,把污染程度较低的生活用水视为再生水,这种在再生水具备治理费用低、回收利用便利等优势,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现阶段,针对再生水的处理,一般选择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主要是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为微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微生物会分解一部分有机物,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同时,可以借助鼓风曝气、纯氧曝气、深井曝气或是机械曝气的方式,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将这些曝气方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加开污水净化速度,满足实际的污水处理要求。生物膜法主要是借助生物膜和废水的物质交换与生化反应,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大量降解,达到污水净化效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把回收的再生水放到附有生物膜的滤池中,让污水均匀流过生物膜,并在生物滤池中设置生物转盘,由固定横轴、圆盘搭配组成,在圆盘上防止一层生物膜,以旋转的方式提高生物膜对污水的净化速度,进而实现污水的治理和二次利用。
(二)促进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为了实现环保理念,要落实节约能源举措,大力推广和使用新型能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太阳能。为了发挥出太阳能的作用,设计人员要优化供水系统,屋面设计集热器与水箱,集热器将太阳能展转化为热能,对水箱水持续加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辅助加热系统,以实现水温的控制,用户结合自身使用需求设置水温,不仅满足用户使用需要,同时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这主要是用于低层建筑中,无论是电量或是水资源的消耗都远远低于传统供水系统,满足节能环保要求。而针对高层建筑,则选择以承压式水箱为主,集热器可以布置在屋顶或是墙面,加热器则设置在室内,热水主要是冷水供应系统压力所顶出,用户在系统界面上自主选择适当的温度,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减少传统供热系统中的无效冷水,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落实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环保理念。
(三)提高排水系统材料和设备质量
科学选择排水材料或是相关设备也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举措之一,排水系统材料和设备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出现漏水或是防水过多等问题,进而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此,在进行排水系统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新型节能材料,包括不锈钢管或是PR管件等,防止给排水管道的腐蚀或是生锈污染水质。同时,在卫生器具方面,除了关注外观之外,要考虑到环保理念,尽量选择节约型卫生器具,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进而实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目的。除此之外,要加强供水污染的治理和控制,根据工程要求设计供污染处理系统,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增加分段闭塞的设计,提高管网后期检修和清理工作的便利性,水箱避免选择金属材质,防止氧化腐蚀问题的,合理安排水箱位置,在提高供水安全性的同时,减少用水箱数量,防止长时间蓄水而造成的水质变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为了落实环保举措,要求明确影响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基于环保理念制定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加强水的二次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促进能源节约,提高排水系统材料和设备质量,防止建筑给排水管道腐蚀而造成的水质污染,进而达到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剑.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5):71-72.
[2]张宪明.刍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J].中华建设,2017,(09):124-125.
[3]李娜.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105.
[4]金璨.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6,42(27):125-126.
[5]姜洋.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157.
论文作者:吴晓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水资源论文; 径流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污水论文; 理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