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广播电视台,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拟态的环境中,记者扮演的自然也就是拟态的公众角色,本文分析记者所担任的拟态公众角色的成因及该角色对作者进行新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拟态公众;记者;新闻事实
一、对记者“拟态公众”角色的理解
所谓“拟态环境”,即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重构而向人们构建的一个新的环境;这个环境不同于真实的环境,而只是真实环境的一个“镜像式”反映。新闻记者所要做的就是将真实环境中的某些要素抽离出来,进行重组,这种活动在媒介内部完成。而通常来说,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常常把“拟态环境”当作真实环境本身来看待。
记者之所以是拟态公众,原因之一在于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的一个双重身份。一方面,他要模拟公众发言,另一方面,他又不是真正的公众。记者在从事新闻采写活动过程中,既要求自己从公众的视角来搜寻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又必须站在媒介的立场、传播的效果以及受控力量上来选择恰当的新闻素材。由于有后一种身份的限制,受到的牵制力量越多,记者通过新闻事件构筑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的误差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新闻事件基础上产生的新闻舆论,又进一步地加剧了记者这种拟态公众身份的分裂性。我们要明白,新闻舆论是否等同于舆论?南京大学董秦先生认为:舆论是利害相近的人们对某一事件大体一致的议论。而新闻舆论则是新闻记者模拟具有相近利益的社会公众对某一新闻事实共同评价和一致性意见。很显然,新闻舆论并不等同于舆论。记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舆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肩负的政党宣传喉舌的功能。
二、拟态公众角色对新闻事实生成的影响
1、新闻素材选取
记者作为拟态公众对新闻素材加以选择,要求记者必须了解公众所需要知晓的信息。但是,是不是公众想了解的就一定是必须了解的呢?记者在选择、加工新闻素材的过程中是不是发生了变异,将新闻事实扭曲过后呈现在受众面前?
基本上说来,笔者比较赞同竭尽所能地去挖掘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但是这个“尽可能”并非没有限度。譬如“艳照门”事件,每个记者都深知受众对该事件的信息需求量巨大,于是纷纷不遗余力地进行深度挖掘。但是想要是不是等于需要呢?假如将这二者等同起来,也就等于默认了记者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抢采、抢播乃至将许多本没有直接涉及的事件牵扯进来,致使新闻事件的涟漪效应增加,于是本是一个单纯的事件,却由此衍生出许多畸形的新闻,这其中不乏有记者添油加醋和胡编乱造。
记者站在拟态公众的角色里充分寻找足够多的、能够满足受众知欲的信息,但是却缺乏对素材选取以及重构的适当把握,致使新闻事实以扭曲后的状态呈现。这种对新闻素材的不当选取直接影响的后果就是对舆论的有偏差的催生。新闻信息是舆论生成的基础,新闻信息生成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介如何去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
法制新闻在推进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上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我国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普遍较为单薄的情况下。但是现在我们普遍看到的一个现状就是,媒体把法制新闻做成了“惊悚”新闻,由于过于强调满足于观众的猎奇性、追求刺激性的心理,因此媒介上则看到媒体记者对各种案件的案发现场及案情过程不惜笔墨地描绘,或者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通过角色扮演对事件过程的模拟画面。这种新闻实际上是借着新闻和法制的外壳,以传奇式、小说式的结构为受众提供一道没有营养的甜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闻舆论的催生
新闻媒介既是新闻信息发布的载体,同时也是公众意见发布的渠道。根据李良荣先生的观点,由于媒介有舆论的最经常承载作用,媒体也就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升级为公众代言人,即是“拟态公众”。因此,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共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
舆论在生成的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新闻议题的设置是否是公众舆论的真实反映?在多大程度上给予了反映?二是策划议题下的新闻舆论又对真实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根据日本学者藤竹晓的观点:拟态环境和真实世界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在拟态环境中,起初不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观念、价值、行为方式等,经大众传播后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在大众传播的作用下就会使得真实世界越来越向拟态环境靠拢,并日渐形成拟态环境的特点。
“艳照门”事件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媒介风波,网络媒体就此事件的相关报道是所有形式媒体中热度最高的。这一方面与网络媒介的技术特性有关,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的新闻报道和编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对此事件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对来说,纸媒的报道就显得规范一些,祛除了网络媒体大肆的宣扬和刺激点击率的因素。但是纸媒所呈现的新闻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相对客观和冷静,有记者就此事试图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多数未能成功),或者从由此事件引发的关于个人隐私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或者从媒体自身进行反思——毫不顾忌当事人的尊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但是并没有改变媒介舆论中的主流声音——对当事人及其色情图片的抵制、指责和批评。
媒体反映这种指责批评之声比起只是单纯地从商业利益角度曝光炒作更为无良和缺乏责任感。也许这种指责批评之声的确是反映了部分或者多数公众的声音,但是单纯性地反映舆论并不是媒体唯一的任务。从新闻操作角度来说,这样做是比较稳妥和安全的,它顺应了那些复归保守主义和传统观念的人的需求,而自身从这种追逐和蜂拥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一定商业利益。但是对于另一些持法律意见者,持媒体自律和社会责任观点者来说,媒体没有给予足够的反映。这里之所以说是“足够”,是因为媒体确实有来自于这些方面的报道和评论,乍一看,也许是符合平衡报道原则的。但是仔细斟酌和比较后可以发现,这种平衡原则是表面性的,它的平衡并没有体现出媒体的气度和立场,只是简单化的“一分为二”式操作。相对于对新闻事件当事人和由此衍生的问题的不断追逐和累计,这些观点没有形成系统,也没有相对应的新闻策划专题,于是这些零碎的观点很快就淹没在大量的指责和批评声之中,最后在一个新闻事件周期后销声匿迹,而媒体在此事件中应抓住的绝好契机——更新和引领公众观念、价值的转变——却就此丧失。
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来表达立场、观点,反映和表达舆论,而这种舆论经过媒介的传播又形成了一个“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更多的公众趋向于接受和认同这种意见。部分媒体自身对该事件的当事人是持否定态度的,有的媒体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于是便出现了眼前所看到的镜像——在业务操作上采取极少可能出现争议性的方案,顺应“民意”。
媒介所塑造的拟态环境和真实世界的差距似乎永远无法达到契合,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媒体推却挖掘事实、保持冷静客观责任的理由。记者和媒体成为拟态公众的角色转换是很复杂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揣摩和反思,才可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新闻事实的保真。
参考文献
[1]作为拟态公众的记者如何呈现事实[J].李霞.东南传播.2009(01)
[2]从记者的拟态公众角色看新闻事实的生成[J].王欢.硅谷.2008(11)
[3]记者怎样扮演好舆论拟态公众的角色[J].郑励娟.新闻前哨.2000(05)
[4]对记者“拟态公众”角色的思考[J].何志平.新闻前哨.2004(05)
论文作者:曾昭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拟态论文; 新闻论文; 公众论文; 舆论论文; 记者论文; 媒介论文; 事件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