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高教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思想论文,高教论文,课程体系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成人高等教育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最活跃的领域,它既是改革的突破口,又是决定着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不仅集中地体现着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对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思想及其改革目标最具体的实现。因此,只有把握了面向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建立21世纪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纵观近年来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各国所持的主导性原则、思想和观念各有不同。那么,21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思想应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终身教育思想
作为一种教育观,终身教育突破了已延续数百年的人为地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和工作两部分的有悖科学的传统观念,亦即反对将正规和非正规学校教育加以区别,强调接受教育抑或学习知识应贯穿人的一生,并能在人生任何需要的时候给人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生活知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终身教育涵盖着人的一生所受的培养和教育——人生各个阶段、各种教育——正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职业、非职业(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与培训的总和。因此,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高等教育或者说高等学校不再将单纯追求某一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转而从社会和个人以及科学自身的历史与发展的角度思考课程教育问题,特别强调科学自身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新整合相近甚至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课程体系,从而有利于拓展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与消除学科及课程过分专业化带来的局限和弊端。
二、终身学习思想
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思想是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中,继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各国先后出现的“学习化社会”(Learning Society)、“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回归教育”(Recurrent Education)等教育思潮后出现的一种以强调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观念。
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终身学习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1996年,在雅克·德洛尔主持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必须“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该报告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概念如此地紧密结合,目的在于强调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所构建的学习化社会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应该为个人的学习提供一切机会;而个人可以在一生的任何时候,根据自己工作和生活需要适时学习,可以选择学位课程或者分段学习积累学分,也可以单纯进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总之学习者可以因事因时因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与生活品质,造福于社会和自己。
三、“经济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国际化”思想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革命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也使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无疑是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优势互补,互相依赖,然而市场的法则乃至利润的分配却是强者恒强,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和后发展国家是极为不利的。以中国的信息产业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超速发展中,的确拉动了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卫星和有线电视以及与此相关的数以百亿、千亿计的巨额消费,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利润流入了先进国家生产这些信息技术产品的企业的账户。
如前所说,这是一次全球市场的重新划分,所以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对中国而言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绝对是一个超大型消费市场。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应有的作用,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研究开发新技术和管理新经济市场的各类人才,如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市场的占有者和组织者(之一),而不只是一块供人消费的“面包”,将是不可能的。因应的办法之一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作为一种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这既是由于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同时又由于交通(高速列军、大型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国际间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完善)和信息传播(移动通讯、通讯卫星、光纤电缆、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的出现)更为便捷、联系更为密切所致。一方面交通、通讯等技术与手段的飞速发展,各国间的地理距离空前缩小,世界“地球村”化、信息化,各种联系的形式与手段更为方便和快捷,联系的领域不断扩大,也更为紧密;另一方面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国际间的竞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今世界不仅是一个互相竞争、欲占先机的世界,而且也是互相依存、依赖合作的世界。虽然激烈的国际竞争无法避免,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合作与互补、在对立中寻求平衡与协调,已是大势所趋;并且,国际竞争虽然体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但焦点却是人才的竞争,而且最终会直接反映到教育中来。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正是顺应了这种世界发展的潮流,体现出开放、交流与协作的大趋势。
教育的国际化,即涉及提供教育援助,也涉及扩大开展学生、教师、学者在留学进修、讲学及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双向合作与交流——包括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同时也涉及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改革——更多地体现了面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特点。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增加对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文化、传统乃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知识的了解和介绍,尤其是外国语育文化和管理科学(特别是西方学校优秀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育的热潮席卷全球,跨学科、专业的非母语教学,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等,都为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在我国倡导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富国、科技强国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显得非常迫切。
四、“通识”和“全人”教育思想
所谓“通识”是就熟练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前瞻意识与整体意识而言的,因而“通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获得这些意识,并具有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本领。而这里说的“全人”则指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全人教育”就意味着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全人教育”,着眼的既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把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将反映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经过学习后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而且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换言之,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学校能提供或者学生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而取决于学校能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学生能从其中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来实施;但同时,课程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又将决定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能力)。
“全人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概念的内涵和目标的内容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然而“通”和“全”不是以取代“专”为根本前提的,而是以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复合型并具有宽口径知识的人才为目的的。1983年召开的世界大学校长会议提出,未来的理想人才起码应该具备三条标准,其一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前沿进展趋势,并能提供和传播相关专业的知识;其二是具有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及其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其三是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
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对21世纪的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倡。具体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刻影响而言,主要表现在对课程及其内容多样化以及学生选择课程时更趋自由的要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得到平等的对待,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平衡、合理的发展。
五、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培养创新精神的思想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使社会成员有可能真正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均等机会和权利,早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教育界的共识。然而,近年来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未来国际间各种竞争主要体现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对中国的发展而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科教兴国,还是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无论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还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无论是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在国际社会和国际事务中更好地担当自己的责任,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最终都将表现为教育与人才的竞争。无疑,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满足国家参与21世纪经济竞争对于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以及个人成才参与社会竞争的双向要求。
应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之后,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偿”教育,已然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民主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无庸讳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在我们大力推动这一进程的同时,切切不能因为要“大众化”,甚至为了要追求某种“效益”而忽略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事实上,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发展,从来就不只是学生或者社会——人才市场供与求两个方面任何一方的单向要求,对社会和用人单位来说,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多样性,有利于众多不同专业人才形成智能的合力,有利于人才不同潜质的发挥,有利于不同个性思考的独特性,从而增加发明和创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可以断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化。因此,培养创新精神的思想,应该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中得到广大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