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应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替格瑞洛;阿司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组成急性综合症动脉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处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报道显示,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等特点[1]。患者在发病后,通常病情较为严重,若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易出现病死;若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则能够得到缓解。因此,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抽取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应用自由分组法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3.5±1.5)岁;初发疾病类型:有25例患者为劳力型,有25例患者为恶化型,有30例患者为混合型。对照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3.5±1.5)岁;初发疾病类型:有25例患者为劳力型,有30例患者为恶化型,有25例患者为混合型。排除两组患者中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心肌酶异常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发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分组治疗均给予常规治疗,如镇静、吸氧以及卧床休息等,以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和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分组治疗:对照患者采用300mg的肠溶阿司匹林进行口服,服用3天。服用3天后,将药物剂量降低为100mg,每天服用一次。观察组采用300mg的肠溶阿司匹林进行口服,服用3天。服用3天后,将药物剂量降低为100mg,每天服用一次。在使用阿司匹林同时使用替格瑞洛,使用剂量为90mg,每天服用一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
1.4疗效评价[2]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症状。有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明显且发作时间明显缩短,心电图检查显示其ST段降低超过0.5mV。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及体征无任何改善,心电图检查显示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2.3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牙龈出血,有2例出血皮肤瘀点;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血皮肤瘀点,未经处理均治愈。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组成急性综合症动脉的一部分,其临床机制发病有:冠状动脉收缩狭窄、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聚集等 [3]。临床报道显示,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伴有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易诱发冠状脉管狭窄,增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猝死的几率[4]。因此,患者在发作心绞痛后,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报道显示,非闭塞性血栓是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非闭塞性血栓含有大量的血小板和少量的纤维蛋白[5]。因此,抗血小板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预防血栓的形成的关键[6]。
替格瑞洛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同时也是噻吩吡啶类药物的一类。该药物能够选择性的抑制患者体内的二磷酸腺苷受体,是通过抑制患者体内二磷酸腺苷受体介导物的激活(介导物为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而起到抑制血小板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进而阻止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抑制血小板药物,该药是通过对患者体内环氧化酶进行抑制来到达抑制患者体内血栓形成的,具有降低患者血管损伤、阻止患者血管收缩和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临床报道显示,将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可增加治疗途径,从更多方面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以到达预防血栓形成和血栓扩展作用,并为患者体内发生内源性纤维溶解争取一定的时间。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总而言之,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师树田,聂绍平.替格瑞洛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7):452-455.DOI:10.3969/j.issn.1004-8812.2014.07.011.
[2] 丁永丽,李凌,陶海龙等.替格瑞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5):36-38.
[3] 马志超,鲍晓雪,卢安等.替格瑞洛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2015,10(11):1726-1728
[4]唐海沁,杨维维,胡世莲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系统评价[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2):143-148.
[5]刘明辉.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12-13.
[6]孙波,章继红,郭宏达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0例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352.
论文作者:龙湘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不稳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小板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