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建筑设计实践与设计方法探讨论文_蔡燕

地域性建筑设计实践与设计方法探讨论文_蔡燕

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语言在实际项目中慢慢被忽视,大量的传统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在消亡殆尽。地域性建筑的设计与设计方法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项目位于韶关市始兴县,业主正好想打造一个可以反映当地建筑特色与文化商业街,于是我们展开了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创作实践。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1BIM技术的基本内容介绍

BIM在建筑行业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这种模式的发展应用时间不长,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数字信息技术深化创新结合的产物,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能够在地域性绿色建筑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中使用三位立体的方式进行指导。

三维设计是BIM技术的基础内容,对于该技术来说,数字信息是基本的载体内容,可以实现对整个地域性绿色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最后的交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在相关的基础内容和关键的支撑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上,BIM技术正式产生并不断应用到实际的地域性绿色建筑初期设计环境中,截止目前,该技术不论在何种类型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赞誉,尤其是借助BIM可以建设一个地域性绿色建筑工程各方都能参与且实现信息交流的设计管理平台,使得各个参与单位不仅能交流基本的设计信息,而且还能共享基本的工程建设元素,大大的降低了建设成本,对于减少常见的工程建设内耗,进一步提高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资源挖掘与分析

2.1地理历史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有“三省通衢”之称,是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始兴县位于韶关市东南部,是粤北第一古郡,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始兴县人才辈出,有唐代名士文化的代表张九龄,唐朝大理寺评事杨洞潜,抗日时期国民军司令张发奎等。

这些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经过宣传在始兴发扬光大,历史脉可以在建筑与空间中传承。

2.2民间艺术

始兴县有很多民间艺术。“马市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其神奇之处在于,表演者使用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进行各种表演活动,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龟蚌舞”是始兴顿岗较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农民根据古老的传说创编了该民间舞蹈,每逢春节、元宵期间在墟镇上表演,后来发展成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亚妹舞”是每逢春节期间举行的表演活动,源于一个与葫芦有关的民间故事,借以祈求风调雨顺。该舞蹈场面活跃、诙谐、生动有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化镇地方民间文化特色。

这些古人智者根据传说或龟、蚌、葫芦等生活物品创作出来的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建筑和空间的塑造,在始兴继续绽放光彩。

2.3始兴特产与美食

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此地为始兴,物阜民丰,古称“粤北粮仓”,今誉“南岭明珠”。始兴特产与美食丰富,始兴石斛、顿岗马蹄、燎原蚕茧、沈所南山姜、清化粉、始兴杨梅、始兴花生饼、龙脑等等不胜枚举。罩鱼头煲、布袋鸭、全蛋煲鸡、荷包蛋鲫鱼汤、酿豆腐、莙荙包等客家美食也独具特色。这些可以策划成为特产超市和餐饮等业态,以弘扬始兴的特产和美食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地域特色建筑———围楼

始兴是中国围楼文化之乡,素有“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之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隘子镇的满堂大围,它是广东最大的客家围楼,整体来看有古代雄浑朴实的气势,细节处理有近代精致高雅的韵味。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始建于清代,雄浑古朴,凝重厚实。贞德牌坊位于正门入口前方,引导人流进入文化村,主体建筑永成围四角稍高稍凸出,使用砖逐级旋转并凸出,是围屋独具特色的角部造型。

围屋建筑群的空间特点是有很清晰的空间序列,通过牌坊或门廊来开启空间序列,然后通过轴线、院落、街巷等来展开空间,其建筑布局是古代城堡和四合院建筑的组合。结构体系属砖石结构,局部使用木构件。我们对围屋的细部也进行了研究,以便将传统意向融入到设计中,木质外廊和檐口、架空门廊、叠落的坡屋顶、曲线屋脊、防御功能的箭墙各俱特色,对砖石木瓦等材质的使用也是各得其所。

3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3.1地域性建筑设计中学会科学改变

地域文化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原有的原则进行改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进行改变的目的是为了使不变的地域文化可以变得更加精细,使文化能够保存下来,如果在设计过程中规,对于地域文化是留还是失去拿不定主意,将会导致地域文化成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负担,将阻碍城市的发展脚步。让现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背负传统重担,将其贴上不合适的标签,会对建筑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不断的发展与改革,经济文化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建筑文化也是如此。例如,人们比较熟知的塔,在东汉时期,佛教进入中原,随后塔才被引入。而受到不文化毕竟,以及传统建筑不同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塔。但是,在受我国建筑影响,我国早期的佛塔多数都是阁样式的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了新形式的塔。由此可见,地域建筑发展期间,应当学会创新,并且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变。

3.2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地域文化通常都是过去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表示时代进步。传动与现代是“冲突”的,而没有传统,文化则无法坚实,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也会变得迷茫,将会失去方向,但是,如果传统一味的“坚守”,不注重发展,将来将会缺少失望。由此可见,应当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两者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域文化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建筑与传统来说相比,已经明显改变,现代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泥、钢筋、机械等,这与传统的人工建设方式存在较大区别。从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实际发情况来看,建筑人员逐渐向工业化方向发展,这样与传统建筑手工艺出现了明显冲突。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地域文。例如,贵州地区某小区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符号进行了转译,不规则几何模式的建筑、流线型的建筑,各种材料中都深入了传统民族文化,不仅具有特点的特点,同时,也将我国传统分散村庄散点分布模式进行了应用,使建筑的整体布局变得更加合理,展现了市井生活才具有的生活生态,在建设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古典工程精髓,从而使人们行走在建筑中,可以体会到移步异景。

现代多数建筑屋顶采用的都为水泥建筑平面,从形式上来看,多数建筑已经不再存在原本的结构衬托,这一现象导致传统建筑难以与现代建筑合理结合在一起。对于地域性建筑性来说,在设计设计过程中,经常涉及到传统建筑养分,这也使得现代建筑逐渐向传统建筑特点靠拢。而当传统建筑元素逐渐向建筑靠近时,应当从建筑自身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应的信息调整工作,无论是在建筑结构上,还是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上,都要满足现代建筑的具体需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确保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两者能够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各种类型的地域性绿色建筑初期设计中,BIM技术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当前及今后的设计上,必须要应用好该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漪.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初期的BIM应用[J].江西建材,2018(03):44+46.

[2]崔芳芳,李靖,李盼,王登辉,赵明宪.基于BIM技术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J].建筑节能,2017,45(10):51-55.

[3]常睿.基于地域性节能构造技术的绿色建筑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0):192-196.

论文作者:蔡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地域性建筑设计实践与设计方法探讨论文_蔡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