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及其终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功绩论文,模式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苏南模式”的特征和它的历史功绩
众所周知,江苏特别是苏南的乡镇集体企业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江苏乡镇企业的产值最高时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五分天下有其四”,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接近“三分天下有其二”。邓小平把乡镇企业的发展称之为“异军突起”。江泽民1998年4月18日-20日,在江苏省无锡市考察乡镇企业时指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
当时,人们对改革开放以后,在江苏南部地区兴起的以乡村集体工业企业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统称之为“苏南模式”。这是当时相对于以个体经济为主的“温州模式”、以侨资为主的“泉州模式”和以“四轮齐转、双轨并行”的“耿车模式”而言的。
对于“苏南模式”的特征,曾有过多种概括,比较有权威、且为人们认同的概括是:“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三为主”——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以市场调节为主。“两协调”——实现地区性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一共同”——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逐步实现社区内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苏南模式”乡村集体企业的发展,对苏南农村的伟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曾把它归结为10个方面:一是乡村企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二是乡村企业是农民生活小康,逐步致富的源泉;三是乡村企业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四是乡村企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五是乡村企业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支柱;六是乡村企业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七是乡村企业是对外开放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八是乡村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九是兴办乡村企业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三大差别”的重要途径;十是乡村企业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为第三世界提供了一条农村就地转移劳动力、农民愉快地转为工人,农村实现工业化,解决城乡对立、城乡二元结构的新路。
此外,“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经营人才和企业家。这批基本上是从农民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其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发展乡村企业的道路,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苏南模式”的出现有其历史原由
从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看,当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机制极不灵活,乡村企业的市场取向机制,相对来说,就显得非常灵活和很有优势了;当时整个社会处于物资短缺的卖方市场,乡村企业只要有产品生产出来,不怕没有市场;那时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较大,乡村企业只要生产出工业品,就能取得较丰厚的利润。
苏南地区更有着发展乡镇企业的特殊条件,主要是:苏南地区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有“重工(商)主义”的传统;紧靠上海、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交通便利,易于接受城市工业的辐射,加上苏南地区有大量从这些城市退休返乡的老工人,因此和这些城市的工厂有着紧密的天然联系;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集体经济的底子相对较厚,如原苏州地区1979年的农村工业总产值已达29亿元,集体资产6亿元。
“苏南模式”的乡村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和地区特殊条件下蓬勃发展起来并取得辉煌成就的。
三、“苏南模式”的矛盾和弊端
随着社会大背景的改变,“苏南模式”内在矛盾逐步暴露。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就是具有和国有企业一样的弊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国有”的弊端。
1.在所有制方面:“苏南模式”乡村企业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体是“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独资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存在着投资主体过于单一、产权关系不明晰、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管理落后等问题。
2.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存在经济结构层次较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突出,各县市产业结构基本雷同,第三产业不发达,企业的初、中级产品多,最终产品少,名牌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各地注重用高负债经营的方式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效益低和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粗放经营的发展路子。
3.在扩大开放方面:苏南乡村企业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第二次“异军突起”,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存在着注重利用外资的数量、忽视利用外资的质量的问题,如重资金的引进、忽视先进技术的引进,重外资的数量,忽视引进外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等。
4.在集体经济的收入分配方面:一方面存在新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违反“效率优先”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存在分配差距过大,收入悬殊,没有“兼顾公平”的状况。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承包者“包盈不包亏”、“穷庙富方丈”的状况,都是后果较为严重的问题。
四、经过两次改制,“苏南模式”已成为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苏南自身的发展也在对“苏南模式”实现着突破。邓小平说:“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苏南模式”也应是这个态度。想原封不动地保持原有“苏南模式”,是没有出路的。
从1996年开始,苏南各地相继进行了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的改革工作(简称“改制”),经过3年的改制,苏南的乡镇企业大部分从原来的乡村独资所有制企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据江苏省乡镇企业局1997年6月的统计,全省乡村工业企业改制数73654家,占全省乡村工业企业数的80.82%。在我国乡镇企业发源地无锡市,据该市乡镇企业局的统计,至1997年底改制企业已累计达15407家,改制面达乡镇企业总数的87.1%。在昆山市,至1998年底,全市1439家乡村企业中,已有1293家改制,改制面达99.4%。
在第一次改制工作中,从江苏省不少地方公布的企业改制的文件来看,较普遍地提倡企业的经营者持大股、经营层控股。例如江苏省委、省政府于1997年11月3日《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股份合作制企业应鼓励职工自愿入股,……鼓励经营骨干多持股和逐年增股。有些企业可以由经营管理层控股。”锡山市提出:“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要鼓励和提倡经营者持大股、中层骨干多持股、企业员工全持股”。盐城市委要求:“力争做到在职工股总额中,经营决策、管理人员所持的股份占50%以上,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员所持的股份总额中,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负责人所持的股份占50%以上”。其他一些市的做法也差不多。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当时苏南乡村集体企业改制的实际情况,笔者曾在1998年发表的《苏南模式的重构与升华》一文(1998年《江苏经济学通讯》第10、11期)中提出:“苏南模式”所有制结构已经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主、甚至唯一的状态,改革为新型集体企业、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而所谓新型的集体经济,就是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集体经济。这种新型集体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这种混合经济。凡是由集体经济控股的混合经济,以及混合经济中的集体所有制都属于集体经济。今后“苏南模式”中的集体经济,主要是这种新型集体经济。鉴于苏南原有的集体经济比重较大的特点,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下,集体经济仍是为主的。
此外,该文对《苏南模式》的产业结构改造,要求从原有的以乡村工业企业为主的状况,改革为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对“苏南模式”运行机制的发展,要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企业内外部的运行机制;提出为了促进资本要素的不断合理优化配置,必须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同时提出了进一步调整苏南乡村企业的经济结构和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文章最后提出:经过重构,“苏南模式”的特征是否可以用以下五句话来概括:(1)以新型集体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2)在苏南广阔领域内(即不是以一乡一村为范围)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3)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5)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和诚实经营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但是,后来事实的发展说明,笔者的设想过于理想化了。接着苏南乡村企业进行了第二次改制。第二次改制的核心是产权集中化,将所有权集中于经营者个人或少数经营层。时至今日,第二次改制已经基本完成。在这一轮改制中,有的企业的名称和工商登记并没有变更,而企业实质上已变为私营企业和私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企业”。
鉴于苏南的乡村企业,除了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外,内资企业实质上已经绝大部分(从企业个数看)和大部分(从资产数量看)成为私营企业,因此,必然逻辑地得出“苏南模式”已经成为历史的结论。因为决定苏南模式的最基础的和最本质的是集体所有制,现在集体所有制已经改变为私人所有制,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苏南模式”当然就成为历史了。不要忘记: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改不掉的,因为它是普遍真理。
无需说:“苏南模式”终结,并不等于乡镇企业完结;也不等于谁讲“苏南模式”终结谁就是主观主义地硬要它终结;更不等于纠缠历史。“苏南模式”之所以被称其为一种地区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核是早已被公认了的,并不因一些同志的不同理解而可以变来变去。这样认识传统“苏南模式”,将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并努力走出苏南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