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学说的双重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学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1)12-0076-04
在“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的命题下开展哲学思考,绝不意味着马克思学说的随意 性和不确定性,也不仅仅意味着,在对于马克思学说的阐释方面必然存在着解释主体的 理解差异。问题的根本在于,马克思学说既不是一种远离时代的体系化的纯理论的逻辑 结构,也不是一种完全服务于特定时代的实证性理论。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活 动和本质的深刻阐释,是人的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澄明,因此,它总是从人的 实践活动的超越本性和批判本性出发,与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形成对话,总是表现为一 种开放的文化批判活动。
能够不断同现代理论与实践展开对话与碰撞,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流派和新的实践模式 ,不断引发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争论,这本身就表明了马克思学说特有的生命力和现代意 义。在这种意义上,对马克思哲学的不断阅读与重新阐释,本身就是马克思学说的一种 重要的发展途径。在我看来,在基本的理论形态上,马克思哲学表现为关于人的存在的 实践哲学,而在具体的表现形态上,它发展为一种体现人的实践的超越本性和批判精神 的文化哲学。
一、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形态:实践哲学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参加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和观念转变的 大讨论,我至今依旧坚持自己在那个时期所表述的基本见解,即马克思哲学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深刻的实践哲学。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情景中,马克思曾阐述了许多具体的哲学 观点,但是,马克思始终如一地坚持的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实践哲学。
众所周知,马克思并不是一位纯粹的理论家,驱动他从事哲学探索的不仅有深刻的理 论动因,而且有强烈的实践动因。马克思擅长自觉地把哲学的终极关切从外在世界的本 质转向人的存在本身。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命运问题始终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活动 和实践活动环绕的核心。马克思不仅要从理论层面提供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合理解说,阐 释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而且要揭示人超越现存,改变人的生存境遇的途径和活动机制 。
马克思从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和存在物的最本质的规定性入手,即从人特有的自由自觉 的实践活动入手,来确定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的根基。根据马克思的理解,实践是 规定着人的本质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 机自然界”,进而创造人本身的活动。作为活动,实践综合了人之为人的所有根本特征 :自由、创造性、社会性、超越性、目的性,等等。同时,实践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人 特有的存在方式,自由的存在方式;它以自身的存在(活动)赋予自然界其他一切存在方 式以意义和价值。作为存在方式,实践构成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为人的活动提供了 基本的框架。在这里,人的理性、情感、感性、直觉、意志、直至本能均取得一席地位 ,它们构成有机的总体。这样,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本体论结构)的实践的最 本质特征就在于对给定性(自然的和自身的)的否定、超越和扬弃,在于对人自身和人的 世界的创造与再创造。因此,实践成为人的全部感性世界的基础,是现实世界分裂与统 一的根基,因而,也就是人理解自身及世界分裂与统一的契机。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实践是人与自然分裂与统一的根基。诚 然,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从自身分裂出人类这一对立面。然而,人并非自然史的简 单延伸,人不但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活动中通过改造对象而寻求建立自身与自然的自觉 统一。通过对象化活动中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人一方面扬弃了主体的纯粹主观性 ,另一方面扬弃了客体的自在给定性,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再创造出对象和 自身,从而把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其次,实践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分裂和 统一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不应把“社会”作为抽象物同个人对立起来,人是“类的 存在”,亦即“社会的存在物”。正像社会创造着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通过主体间的 交往而创造着社会。再次,实践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分裂与统一的 基础,旧认识论的致命缺陷是把认识主体与客体当成自然给定的和二元对立的,因而总 是寻求某种外在的东西作为二者统一的基础或中介。而按照马克思的逻辑,认识活动本 身并不构成独立的过程,它只是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的实践活动之内在环节, 无论认识主体,还是认识对象,都是实践的生成。认识本身的普遍性和真理性由实践的 本性内在地设定,不需要再求诸某种超越的实体。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构想的确代表着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革命,它克服了传统哲学的独 断性、“非人本”性、主客体“二元对立”等特征,不再于人的存在之外构造以绝对物 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为核心的“实体形而上学”。由此而来,哲学成 为人的自觉的自我意识的显现,它不再满足于“高处不胜寒”的思辨的理性“阴影王国 ”的定位,而是把目光专注于人的活动本身,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地交往与生存、现实 地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哲学不再以外在的和超越性的理性实体的化身自居,而 是向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回归;哲学不再是少数独断的权威哲学家关于绝对真理 的“独白”,而是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哲学理性活动的“对话”;哲学不再热衷于颁 布最终的体系和普遍适用的教条,而是回归到本真的哲学形态,即反思的、批判性的理 性活动和文化精神。
二、马克思哲学的当下形态:文化哲学
从上述分析可见,实践哲学不再属于那种单纯地“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理论,而是 革命地、批判地解释世界并现实地“改变世界”的现代哲学理论,是人的生存的本质性 的文化精神的自觉体现。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仅代表着19世纪哲学理论 的高度和实践理性的导向,而且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实践哲学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通过20世纪新马克思 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等文化批判理论,转化成为一种对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危机和现代人的文化困境的深刻的批判意识,一种立根于人的实践 的批判和超越本性之上的文化哲学。
文化问题的突出与文化哲学研究的深入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现象,它与人类所经历的重 大的文明转型和文化危机直接相关。到19世纪中叶,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由传统 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过程,也就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进 程中,人在一个充满创造性同时也充满竞争的开放的世界中所展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方 式同传统社会中由传统文化因素制约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和尖锐 的对立冲突,清楚地展示出从远古时代开始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的巨大惰性,使文化的 转型成为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一环。进入20世纪,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中,人 类在获取丰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开始体验受自己的造物的统治的异化状态,陷入了 深刻的文化危机。文化哲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成为现代哲学的最重要的表现形态。而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从两个基本方面揭示了现代文化哲学的主题与演进思路。
一方面,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深刻体现了现代化进程的深层文化精神,即以技术理性与 人本精神为基本内涵的现代文化模式。
人类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几种主要的文明形态,而每 一种文明形态都有一种内在的主导性的文化精神作为文化支撑力量。从传统农业文明向 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人类迄今为止经历的最深刻的文明转型,这一转型即是我们通常 所说的现代化。在这一深刻的文明转型过程中,人类也经历了内在的主导性文化精神的 转变。
农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然经济是一种自发的“客体性经济”,其主导性的文化精神是自 在的“天人合一”观念,它具体表现为活动主体的“无主体性”,即自在自发的生存状 态,以及外在的超人的力量(如神、自然规律、铁的必然性等)对人的自发的统治。而工 业文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性经济”,其主导性文化精神是人之自觉 的主体意识,它具体地体现为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或用韦伯的术语,体现为工具理性 和价值理性。可以断言,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科学技术理性是以市场经济为 基础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精神之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形成一种超越狭隘经验主义 的、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以可计算性和数量化为特征的科学思维,这成为现代理性 化社会的内在机理和现代人的根本素质。而体现在现代艺术、哲学中以人的主体意识和 创造性为核心的人本精神是支撑现代工业文明的另一主导精神,它所强调的是主体的参 与精神,批判意识、创造性和自由自律的本质特征,这正是现代社会中的活动主体所应 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全面发展也应是现代化社会所追求的基本 价值之一。
可以断言,在迄今为止的各种哲学形态中,没有哪种哲学构想比实践哲学更能深刻地 体现现代化进程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因为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是实践哲学的题中应有之 义,是其基本的理论内涵。一方面,实践哲学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并非自在的、 原始的“天人合一”,而是以人的创造性活动为基础所建立起的人与自然的自觉的统一 ,即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这其中所强调的核心正是人对自然的自觉的理性把握和 技术改造。另一方面,实践哲学对于人、人的世界、人的自然、人的历史等等的全部理 解都是建立在实践所具有的批判性、超越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之上的,这正是以主体 参与意识、批判意识和创造精神为核心的人本精神。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代表着一种对现代文化危机和现代人的文化困境的深刻 的批判意识。
实践哲学并非像某些批评家所断言的那样,是对从之主观能动性的夸大,是在强调人 之无所不能。实际上,实践哲学只是守着这样一个基点:在人的世界中,一切存在物对 于人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具有积极的意义还是具有消极的意义,都不是自发地给定的, 而是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即是说,对人的世界的一切,都只能从人的实践活动的视 角,而不能从外在的、超人的实体的角度去理解。因此,实践哲学既极力弘扬人的实践 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承认人的活动在特定条件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坚持只有从人的 活动方式的调整入手,才能不断地消除人的活动所导致的各种负面效应。现代工业文明 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发达形态,情形亦是如此。它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和人的各种创造力的极大发展,另一方面也由于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某种 张力或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某种冲突而导致了人际交往关系的破缺、物对人的统治 、人的本质的异化等等。因此,实践哲学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的体认不仅表现在 它对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弘扬上,而且也表现在它对现代文化危机和人的文化困境的 不懈抗争上。
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从人的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两个方面来展示现代人的生 存方式及矛盾冲突,以此来建构实践哲学。他指出,按照劳动价值论学说,劳动是价值 的源泉,工人付出的劳动量与他得到的产品数量应当成正比,但现实中则相反,工人生 产的越多,他得到的越少,他的产品成为统治他的异己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造成劳 动生产异化的根源在于劳动活动,即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人的对象化劳动扭曲为折磨 人、统治人的强制性劳动。而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不能求助于人之外的某种实体或力 量,而只能求助于人类实践本身所具有的超越本性和否定本性,从而扬弃异化,恢复人 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性。
20世纪的实践哲学倡导者都十分重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葛兰西 的意识形态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等都把异化理论发展成为工业文明条件 下的文化批判理论。在他们看来,20世纪人类实践的发展在带来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异化普遍强化,不仅人的具体劳动产品可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 而且许多文化力量,如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等也都成为消解人之主体性的 异化力量。因此,只有进一步唤醒人类实践的超越本性和批判精神,才能使现代人不断 与文化危机和文化困境相抗争。可以看到,对人之主体性的弘扬和对人之自我异化的扬 弃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它们构成了实践哲学的深刻的文化底蕴。
正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和文化批判的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已经作为一种关于人的生存 的本质性的文化精神内化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之中,成为人类历史内在的自觉的文化批判 意识和反省意识。由于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发展、不断创造新的价值的开放 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给定的存在的自在性、异己性,不断扬弃异化和物化的过程,是 一个永远不会一劳永逸地、一次性达到完善完满的境地,因此,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文 化哲学所自觉地体现的关于人的存在的批判性文化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内涵 ,不仅对19世纪以来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一直影响并将继续深刻 影响人类的精神状况。存在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萨特对此有明确的认识,他断言:“马克 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发展。因此, 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我们的 思想不管怎样,都只能在这种土壤上形成;它们必然处于这种土壤为它们提供的范围内 ,或是在空虚中消失或衰退。”①后现代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 中则指出:“不去阅读而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可以说也包括其他一些人——而 且是超越学者式的‘阅读’和‘讨论’,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不能没有马克思,没 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 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②
----------------------------------------
注释:
①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②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
标签: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现代文明论文; 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