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才芳[1]2014年在《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市场结构、经营效率和绩效一直是我国人寿保险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寿保险市场的市场结构和保险市场准入与退出对人寿保险市场的影响,探索人寿保险市场产品设计、定价和服务等市场竞争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利用DEA模型实证检验人寿保险市场的开放度和规模效率,研究人寿保险行业的市场绩效特征,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人寿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探索完善人寿保险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优化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效率与绩效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人寿保险业市场结构特征研究。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寿保险业处在成长发展时期,寿险业资产规模和保费规模还有差距,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及保险资产占GDP和金融资产的比重还较低;我国寿险业市场集中度在逐步降低,但市场集中度较高,属于寡占III型市场结构;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寿险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对人寿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保险市场准入、退出的行政性政策壁垒还较高,认为降低保险市场进入壁垒和建立适当的退市机制,有利于优化人寿保险市场结构和提高人寿保险业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研究。从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竞争关系影响因素与市场竞争地位层次结构、人寿保险市场产品设计行为、人寿保险市场定价行为以及人寿保险市场客户服务行为四个方面展开。对人寿保险企业进行了划分,将52家人寿保险企业中50家人寿保险企业划分为大型保险企业,其中包括28家中资寿险公司,22家外资寿险公司;而中型保险企业是新光海航,小型保险企业是中法人寿。通过建立充分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以顾客需求开发设计寿险产品,建立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等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第叁,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开放度效率研究。从人寿保险行业开放市场规则构成、市场开放性和市场布局、市场开放度效率的实证分析及开放市场规则变化对效率的影响等方面对人寿保险行业的市场开放度效率进行研究。开放度市场规则包括为人寿保险市场进出规则、人寿保险市场竞争规则以及人寿保险市场交易规则,重点探讨市场竞争规则中的开放和市场布局,并从叁个阶段对我国人寿保险行业的市场开放性进行描述。按照东、中、西部的划分以全国各地寿险保费收入指标分析了人寿保险业的区域内市场布局,并研究了区域间市场布局的保险深度与密度、公司分布、保费增长、保费收入弹性、潜在保源转化及产品结构等问题。研究发现,人寿保险市场开放度效率中资寿险相对较高,全国水平次之,外资寿险较低但呈现递增波动趋势。人寿保险市场开放性和市场布局对寿险业开放度效率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影响对人寿保险公司数量、劳动投入、保费收入和利润而起作用,人寿保险业市场开放有利于提高寿险业的开放度效率。第四,人寿保险行业市场规模效率研究。利用叁阶段DEA模型分析了我国寿险市场30家寿险公司2002-2011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演进趋势。第二阶段利用SFA模型对效率结果进行调整,最终得到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值。SFA回归结果发现,整体来说市场份额、成立时间和分公司数等对公司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调整后结果显示,公司多数年份的整体的技术效率下降,原因是规模效率下降导致的,纯技术效率调整后整体上高于调整前。研究发现,环境要素对公司经营效率具有显着影响,规模不足和管理能力偏低是技术效率难以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未来寿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改变单一的竞争手段,确保承保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将重点放在基础业务的管理上,提高寿险业的规模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第五,我国人寿保险行业经营绩效的DEA有效性分析。市场绩效反映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人寿保险业寿险公司利润率较低,整体盈利能力低下,退保率较高,赔付率低,偿付能力不足,费用率高影响稳健发展。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投入导向型模型对我国30家人寿保险公司2002年至2011年经营绩效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得出中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DEA相对有效性与人寿保险公司规模成一定正相关关系,中外合资或外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DEA有效性低于中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有效性,我国人寿险市场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寿保险宏观管理政策有较强正相关性。通过国内外人寿保险行业经营绩效分析,将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寿险业对比,我国寿险业在保费收入、资产、利润等绩效还有很大差距,在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绩效仍然很低,而在资产利润率、保费利润率等绩效方面处于中等地位。第六,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分析。以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为基础,结合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建立若干假设,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市场结构——经营效率——绩效之间的关系。使用2002-2011年中国寿险业数据,对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经营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寿险市场中传统的SCP假说成立,市场集中度越高寿险公司能获得越高的利润;RMP假说不成立,市场份额大的公司未能获得超额利润。从效率角度来看,ESC假说不成立,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寿险公司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ESS假说成立,更富有规模效率的寿险公司才能实现较高的利润。我国寿险公司获取利润主要依靠的仍然是市场高度集中和公司的规模效率;因此,寿险公司必须重视构建获取高绩效的能力,可以从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两个方面入手。我国寿险市场结构正在从垄断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转变的过程中,未来市场结构的优化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善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必须构建一套有效的运行规则和制度设计。针对我国寿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可从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结构优化、经营模式改进和经营效率提升等层面进行完善,以最终提升我国寿险公司的市场绩效。市场竞争规范层面,要不断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加大寿险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并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市场结构优化层面,要培育更多市场竞争主体,全面的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经营模式转变层面,要转变经营理念,重视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创新寿险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寿险保费收入的投资收益,并推进寿险公司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技术构建;经营效率提升层面,要重视自身经营水平的提升,提升公司的规模效率,特别要兼顾业务拓展与经营效率提升之间的平衡关系。
侯枫[2]2011年在《提升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寿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中国寿险市场主导地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寿面对着来自国际与国内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呈现出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保费增长缓慢的势头。要牢牢巩固市场领先地位,中国人寿就必须转变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把公司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寿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将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观念,即企业不再过分关注市场份额,而是重点关注市场价值,不再过分强调垂直一体化,而强调将产品研发与保险服务提供予以内部化、销售外部化。总体来看,未来保险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呈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本文把将中国人寿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一流寿险公司作为本文的出发点,运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对中国人寿加以分析。本文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属性以及一般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保险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得出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为: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维护、整体风险控制、组织学习、企业文化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是:产品创新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推动力,市场开拓和维护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拉动力,组织学习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驱动力,整体风险管控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力量,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持。本文随后阐述了当前中国人寿取得的成绩、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基于这些状况对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各方面均还有待提高的结论。包括: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和维护能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在整体风险管控能力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是具体实施出现投资不足和产品设计能力不足等问题;缺失积极的能够使员工以客户为中心使企业重视员工个人价值实现使员工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缺乏高效的组织学习能力。本文最后有针对性的构建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包括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通过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来满足客户的日益提升的需求;运用客户管理创造客户的忠诚价值,用渠道创新和冲突管理来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树立诚信和服务的企业文化来建立良好的保险企业形象,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不断拓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产品收益水平,全面而综合的提升中国人寿的核心竞争力。
刘锋[3]2015年在《客户导向的企业文化与保险企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险公司作为服务行业,所生产的是无形的商品,在整个无形商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也处处体现了“人本因素”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发展年限较短的中资保险公司在实际竞争力方面还远远不如实力巨大的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因此,中资保险公司还需在漫漫道路上不断积累自身经验。然而中资保险公司也可从各种因素中考虑可提升空间的因素来发挥自身潜在竞争力,如提升客户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利用“本土优势”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同外资保险公司竞争。本文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管理现状出发,通过对其客户服务状况进行详尽分析和相关问题的深入探究,综合考虑国内中资人寿客户服务管理特征,从而具针对性将客户服务管理新理念、新战略等引出。本文以太平洋人寿为研究对象,将其客服管理的具体实际作为出发点,就其在管理客户服务上的优点及不足予以剖析,且着重剖析了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也详细分析了中、外寿险公司在客户服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其次针对分析情况,全方位的提出了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客户服务管理构想,该构想能实现“反应服务-主动服务-优秀服务”的递进,也就是说在实现客户服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发现我国当前寿保公司关于客户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劣势,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最后,为了该构想能顺利实施,提出了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所需采取的一系列对应的解决措施、保障措施等,从而构建具有公司自身特色的“客户服务文化”,客户服务管理是否可以按照公司自身意志去执行的保障措施是客户服务评估体系的建立、诚信体系的建设以及客户服务制度的完善,而公司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的提升也能显着的提升公司客户服务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这些都是在客户服务管理上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依托于太平洋人寿,就其客服管理实际予以分析,就其管理中潜在的系列相关问题,从而为那些中资寿险公司指明了今后在客户服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发展方向。
万磊霞[4]2008年在《中国寿险公司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对保险业而言,效率是保险公司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保险公司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我国保险业效率状况成为保险监管部门、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提高效率也充分体现在“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发展目标之中。在保险市场对外全面开放之后,“做强”不仅对于提升民族保险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而且对于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极为重要。为此,探讨和比较各类保险公司在近年来的效率状况,找到影响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经济学和现代金融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方法及专业软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中国寿险公司效率问题,为提升中国寿险公司效率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效率及其测度方法,主要包括效率的定义、西方效率理论、效率的内涵、保险公司效率,并详细介绍了效率测度的非参数方法数据包络方法(DEA)和效率测度的参数方法随机前沿方法(SFA)以及效率测度的函数形式。第二章在借鉴国内、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保费收入、投资收益作为产出变量,实收资本、经营费用作为投入变量,测算我国2005年、2006年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第叁章从DEA方法相关实证结果、DEA方法与SFA方法实证结果二个方面对相关的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我国入世后,寿险公司效率的变化情况。第五章从影响寿险公司效率的外生因素、内生因素的角度分析影响寿险公司效率的主要因素。第六章根据前几章的分析,提出从增加保费收入的途径、增加投资收益的途径、减少经营费用的途径、提高公司规模效率的途径这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提升我国寿险公司的效率。本文较新颖之处在于:1、笔者认为,如果将考察年度内开业不满一年的寿险公司列入考察范围,将低估该寿险公司的效率;在我国保险业尚未全面开放前,中资、合资、外资寿险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合资及外资寿险公司有地域以及经营范围的限制),将它们放在同一个前沿面进行比较亦将低估该寿险公司的效率。因此,笔者只选取2005年(2005年前开业的寿险公司)、2006年(2006年前开业的寿险公司)的数据,对中资、合资、外资寿险公司的效率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对各寿险公司的效率的比较更客观公正。2、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缺乏对保险公司效率的各类测算方法结果的比较研究。本文使用DEA方法与SFA方法测度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并对二种方法测算出的效率值以及公司排名进行比较分析。3、使用平减后的数据,计算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入世后,我国寿险公司效率的变化情况。4、从影响寿险公司效率的外生因素、内生因素的角度,分析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在研究中,使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竞争对我国寿险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使用Panel Tobit模型研究影响我国寿险公司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因素。
易兰亭[5]2012年在《中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起步较晚,加入WTO后,年轻的中国保险公司与外国保险企业同台竞争。竞争是全方位的,其中对保险营销员的争夺和激励成为竞争的重点。寿险营销员是寿险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寿险营销员的管理是各保险公司关注的焦点。与国际保险企业相比,我国寿险企业的激励机制现在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单一、只注重短期效果等问题。这种激励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公司对寿险营销员的管理,也使得公司的发展缺少创新动力和业绩提升能力。而寿险营销员是寿险公司营销的重要主体及渠道,寿险营销员的激励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寿险业的发展。因而,探析寿险营销员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机制相关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基本理论为指导,基于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的实例,总结了美日两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对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进行了探析。论文主要从绩效评估机制的设计、薪酬与奖励机制的设计和教育培训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叁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寿险营销员的激励机制及相关配套措施。本文使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包括薪酬机制、晋升制度及培训机制等。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分别对美日寿险营销员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建立的几点启示,分别为提高代理人的准入门槛,提高代理人的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投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改变现有的佣金体系等。本文的研究显示:保险营销员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解决保险营销员的有效激励问题对发展中国保险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保险营销员与保险公司处于委托代理关系,寿险营销的工作性质及营销员本身的法律定位,造成寿险营销员的低活动率、低留存率、低绩效、低收入等情况。而当前的各种激励措施在绩效评估机制、薪酬与奖励机制、教育培训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各方面存在局限之处。因此,要解决寿险营销员是否能够有效激励问题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并把改善措施落于实处。本文共五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和相关理论综述。包括绪论和第1章。论文的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论文的总体思路。在相关理论部分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相关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二部分是现状和问题研究,包括第2章和第3章。主要研究了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并对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的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了美日两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为初步构建和完善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做铺垫。第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即第4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针对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即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完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绩效评估机制的设计、薪酬与奖励机制的设计和教育培训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第二节是我国寿险营销员绩效评估机制的设计,主要从绩效评估机制系统的内容、客观绩效指标的确定、主观绩效指标的确定、建立绩效信息反馈模式、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的配套措施五个方面加以分析。第叁节是我国寿险营销员薪酬与奖励机制的设计,薪酬机制主要从佣金的分类和佣金制度的改革来分析,奖励机制从奖励的价值导向、奖励模式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薪酬与奖励机制的配套措施。第四节是我国寿险营销员教育培训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培训机制主要研究了教育培训特性和培训教育机制系统模式的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主要从寿险营销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性、寿险营销员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配套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初步构建了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研究总体框架,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并结合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公司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二,从叁个层面初步设计了寿险营销员的激励机制。即,从主观绩效指标的确定、客观绩效指标的确定和建立绩效信息反馈模式叁个维度设计了寿险营销员绩效评估机制,从佣金的种类分析、佣金制度改革、奖励的价值导向分析、奖励模式四个维度设计了寿险营销员薪酬与奖励机制,从教育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性、培训教育机制模式的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四个维度设计了寿险营销员教育培训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第叁,将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结合进行研究。论文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主的信息经济学与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为主的管理学思想相结合,综合考虑了我国寿险实务界的现状,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寿险营销员的激励机制。
李思颍[6]2009年在《中国人寿常德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常德分公司的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并在海外成功上市,成为了一家主业突出、潜力巨大、竞争力强、全面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公众保险公司,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资本市场上的成功使得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赢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但是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需要积极维护投资者、客户和员工的利益,进一步与国际先进机机制接轨,以打造成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面临这些挑战,公司必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拓宽管理视野,转变管理理念。在这期间,代理人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和管理手段,被公司高层管理者纳入战略规划。经过慎重研讨和广泛调研,以人代理人激励机制为重点的人力资源改革正式提上公司管理建设的日程。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研究基础,借鉴了管理学中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相关思想,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国内外比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拟从中国人寿常德分公司代理人机制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代理人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公司激励环境、全面建设代理人激励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案,促使公司积极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通过本文,针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常德分公司寿险个人代理人激励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案。对中国人寿保险常德分公司适应竞争并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并同时也给中国寿险个人代理人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白玉君[7]2014年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银行保险已逐渐成为银行业与保险业向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大部分银行保险合作仍然处于代理销售的初级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也出现了各种不合规经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银行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寿险公司。银行保险是中国人寿叁大重要销售渠道之一,近年来逐渐成为其发展的重点之一。研究中国人寿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和对策,不仅对我国银行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传统寿险企业银行保险业务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和对待银行保险。本文阐述了银行保险的经济学效应、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工具以及企业战略选择分析工具的相关理论。其次以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状况为背景,对中国人寿的保费情况、合作模式、竞争主体、产品类型及政策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并对其外部环境进行了PEST分析,对其内部合作模式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人寿银行保险业务在发展中关于合作模式、产品内含价值、渠道开发程度、公司手续费成本、从业人员素质、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剖析这些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根据中国人寿银行保险发展阶段需求选择经营模式、转变银保合作双方经营理念并共同推进客户关系管理、完善渠道开发与整合并准确定位市场需求产品、规范银行保险销售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加强专业化销售队伍的建设、加强技术系统的整合并提升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相关对策和建议。
毛书焕[8]2008年在《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寿险业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显示出其对整个社会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在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与社会良性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鼓励寿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出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代高水平技术和网络的应用形成了强大的动力,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寿险的需求不断增强展现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面临如此好的发展机遇,作为寿险行业中资历尚浅的新华人寿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正是文章研究的方向所在。在对战略以及战略管理等理论研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于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文章主要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公司内部环境叁个视角,分析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提供的良好发展机遇,并剖析了利率变化、股票等资产价格的波动、汇率变化以及巨灾的产生对寿险产生的严峻挑战,随后通过分析新华人寿所面临的产业竞争环境以及公司在产品、人力资源、保险营销、保险服务、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华人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拥有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应在不断创新、求变过程中,不盲目求高、求快、求强大,而是在全面分析和了解市场状况、深入调查顾客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方式向顾客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最满意的服务,将自身定位在行业中的适度领先者,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以实现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投资价值和最具企业责任的金融保险集团的远大目标。为实施增长型发展战略,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应采取的措施有四点。一是应发挥自身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注重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的研发,针对细分市场进行业务开拓;二是通过转变人才观念、加强保险知识型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等途径来建设优秀员工团队;叁是优化现有业务的营销策略,同时通过电视营销和建立金融联盟来拓宽营销渠道;四是秉承优秀的新华文化,树立新华品牌,为全国各地的顾客提供专业的保险和理财服务。
沈强[9]2009年在《海尔纽约人寿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致使所有保险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运用崭新的营销理论来指导企业营销实践。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开放,促使中外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外资保险公司将如何融入中国社会,中方保险公司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以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的营销问题为对象,对服务营销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与理论基础;对我国合资保险市场的产生、现状、问题以及未来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对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保险人、保险消费者、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以及影响保险行业结构的五种竞争力量等企业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介绍了海尔纽约人寿公司基本情况,对企业现状、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内部条件进行了分析;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服务营销理论并结合大量数据资料与企业的实际状况,从企业营销目标定位、市场细分定位、营销竞争策略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该公司下一阶段营销活动提出了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营销组合措施以及服务质量管理办法。基于上述考虑,同时笔者首先分析了保险营销的内涵和特点,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保险营销的经验,作为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营销赶超的参照。接着,论文立足中国保险市场,分析了合资保险公司在国内的营销现状。进而,论文着眼未来发展,分析了合资保险公司营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论文最终落笔在新形势下合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的策略选择,对于中资保险公司来说也是值得参考的一篇文章。
李庆文[10]2010年在《提高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众多境外知名大型保险公司迅速涌入,纷纷看好中国这块保险天地很大的市场,保险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愈来愈激烈。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就是顾客的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是关键。顾客是企业的来源,建立以顾客满意度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保留顾客的满意和忠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西安NJ人寿现状进行介绍及分析,指出现有的满意度体系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文章首先,阐明了保险满意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介绍了满意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满意度的管理的意义。其次,概述了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对国内外的满意度方面的理论做了归纳、整理,对有的理论进行了详略分析比较研究,并使用多种方法分析来对西安NJ保险业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再次,并根据相关满意度的理论对体系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指出存在的问题。对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将科学的理论与西安市NJ人寿保险公司行业的特点结合,建立了满意度指标体系,分析和计算了公司的满意度,对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今后的发展具有参考作用。论文根据满意度的理论提出建议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方向。论文研究成果是对顾客满意度测评理论和保险公司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了具体的定量、定性分析,在顾客满意度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探讨,从保险公司的保险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计算满意度,得出不足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利于今后工作的改进与提高,对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今后的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人寿保险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研究[D]. 蒋才芳. 湖南大学. 2014
[2]. 提升中国人寿核心竞争力途径研究[D]. 侯枫. 山东大学. 2011
[3]. 客户导向的企业文化与保险企业发展研究[D]. 刘锋. 浙江大学. 2015
[4]. 中国寿险公司效率研究[D]. 万磊霞. 厦门大学. 2008
[5]. 中国寿险营销员激励机制探析[D]. 易兰亭.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6]. 中国人寿常德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激励机制研究[D]. 李思颍. 湖南大学. 2009
[7].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白玉君. 太原理工大学. 2014
[8].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毛书焕.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9]. 海尔纽约人寿营销战略研究[D]. 沈强. 苏州大学. 2009
[10]. 提高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D]. 李庆文. 西北大学. 2010
标签:保险论文; 投资论文; 中国人寿论文; 人寿保险论文; 保险营销论文; 保险市场论文; 太平洋营销员支持系统论文; 保险行业论文; 保险公司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投资论文; 寿险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