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供应中心的危害因素
(一)消毒供应中心生物性因素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对全院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灭菌,尤其针对部分外伤治疗、手术应用的器械而言,上面存在的病毒与细菌较多,故严重危害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极易发生职业暴露风险。另外,在处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操作时与锐器接触,发生创伤、感染的记录较高。
(二)消毒供应中心化学性因素
每日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消毒药品、清洗剂,上述清洗剂具有极高的挥发性,长时间接触上述化学药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皮肤、粘膜受到毒害,进而极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损伤,发生皮疹、鼻炎、咽炎、哮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问题的可能性水平较高。
(三)消毒供应中心物理性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之中存在多种大型器械设备,在上述设备运行阶段,造成的噪声高达90分贝以上,我国工业区噪声标准极限值为60分贝,长时间受到噪声的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均会受到影响。高温、爆炸等是消毒供应中心高危风险,在操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期间,室温水平较高,进而造成中暑可能性较高。另外,在使用压力蒸汽设备时,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设备运转不良等因素,可能会发生爆炸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消毒供应中心的危害防护
(一)消毒供应中心生物因素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需按照医院要求与规范穿戴防护性用具,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对生物性危害金属予以有效预防,尤其针对血液学疾病的防护方面,通过有效防护措施降低临床中针刺伤的发生率,工作人员佩戴双层隔离手套,其穿孔率能够降低12.0%-50.0%,进而避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另外,注意手套佩戴期间需及时检查,一旦外层或内层手套发生破损,需立即更换新的防护手套。除此之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清洁十分必要,是是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简单的措施,应用七步法进行手部清洁,可以降低超过30.0%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需立即进行有效处理,第一时间应用流动水冲洗,冲洗时间需超过20分钟,随即挤压创口,将串口内部可能污染的组织液和污血清除,用0.5%的碘伏消毒创口,并予以妥善包扎,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单并上报医院,注意进行复查与复诊。
(二)消毒供应中心化学因素防护
化学因素防护主要需要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予以有效培养,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消毒剂配置与使用方法,并能够按照临床需要选择消毒剂浓度,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基础之上,提升消毒设备及仪器的效果。与此同时,在配置及使用挥发率较高的消毒剂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当合理佩戴口罩、手套、围帽等设备,必要时可应用护目镜,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发生皮肤及粘膜感染。另外,在实施浸泡消毒期间,可采用加盖方式降低空气挥发效果,注意在使用挥发性水平较高的消毒剂中,应加强环境通风,控制空气中消毒剂所挥发的浓度。
(三)消毒供应中心物理因素防护
噪声防护方面,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机器设备所致的噪声较大,尤其针对部分运转故障的设备而言,极易增加其噪声水平,因此,需对各项设备、仪器进行有效维护,降低设备及仪器故障发生率,并通过防护材料、消音材料,能够减少仪器运转方面的噪音。高温防护方面,在进行蒸汽消毒和灭菌后,应对其温度进行监测,需等待物品温度下降至35-40摄氏度后,再进行物品卸载。尤其需注意的是,应用蒸汽消毒与灭菌,存在一定的爆炸风险,需严格按照蒸汽灭菌规范进行操作,当蒸汽压力降低至0后才可以打开,防止发生爆炸风险。
论文作者:刘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中心论文; 防护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较高论文; 设备论文; 消毒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