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改革的价值诉求--从“半神半魔鬼”、“雪山飞狐”等作品选读_文学论文

语文教材改革的价值诉求--从“半神半魔鬼”、“雪山飞狐”等作品选读_文学论文

语文教材改革的价值诉求——从《天龙八部》《雪山飞狐》等作品入选教材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雪山飞狐论文,教材论文,价值论文,语文教材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11月,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入选高中语文教材。2007年9月1日起,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读本中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换了《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换了《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替换掉《孔雀东南飞》,教材推荐选修课部分收入了《新鲜的网络语言》……北京市语文教材的这一变化引起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适应了时代需要,体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文学精神,是对过去语文教育过于僵化、呆滞的一统化、脸谱化教育的纠正;有人认为是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通俗文学取代主流文学,预示着教育娱乐化时代的全面来临;有人担忧过多删减古文名篇会加剧已有的文化断层……[1]

一、经典化与强社会控制——学生难以承受其重

社会控制指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教材基于某些特定的价值标准,选择、采纳或排斥某些知识内容,使课程包涵社会期待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控制的中心。正如阿普尔(Apple)所言:“学校知识体系接纳或排斥某些内容,通常服务于意识形态的目的,因而正式的学校知识体系能成为一种社会和经济控制的形式,因为它们保存和分配了被知觉为‘合法的知识’——这是我们所有人所必须具有的知识。”[2]统治阶级总是力图通过控制学校课程来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特定社会的知识总体中的某些部分能成为课程知识,而另外部分却不能,其原因主要就在于社会控制。因此,课程内容就其社会本质而言是社会控制的中介,是主导意识形态的选择取向在课程领域中的再生产。[3]

语文教材是社会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育,培养思想品德的基本材料,是语文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任何语文教材都不可能包容所有的文学遗产,而只能是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对已有文学遗产有选择地加以筛选。所以不同的作品能否入选教材,体现的是社会控制的原则。进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成为保存、传递文化,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介,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其本身也得以传承并成为文学经典。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意识,展示着一定社会宣扬的道德伦理与生活态度,确保了社会较为一致的思想意识的形成与传承,使整个社会成为具有凝聚力的整体。然而,目前的语文教材所入选的作品,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所选人物以及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有些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世界,成为了过于遥远与虚幻的存在。其次,入选作品承载了太多国家、民族、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东西,过多地关注作品的伦理道德价值及工具性,结果“文以载道”被提高到一个压倒作品其他价值的绝对地步。如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语文课文的“选文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4]再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文学经典常常以一种严肃的面孔呈现给学生,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来源于教师的解读,而各种评价方式又重在检查学生接受观点的情况,于是语文教学演变成了枯燥的语法和篇章结构的分析,而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缺失了应有的人文观照。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失去了原有的清新,只剩下沉闷;《记念刘和珍君》成了一把钝刀,只剩下一些条框。文学经典越来越成为载“道”之“具”,严肃的面孔与沉重的思想内涵,使学生难以承受其重。[5]语文学习活动被异化,语言教育被淡化,审美与欣赏被政治或道德说教取代。这种课程模式预定了学生的发展而置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性、自由与个性不顾,只要求学生接受现存的事实与价值,不提倡反省和批判,无视人类生活经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忽视对文学经典意义和价值的揭示,忽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塑造。因此,我们必须革新这种模式,提出课程发展的新思维,重构课程与学生的关系。

二、合理的社会控制——语文教材改革的价值诉求

统治阶层总是希望把本阶级的文化传递给青年学生,而学生则又生活于亚文化——青年文化之中。所以,教材的选择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又要尊重学生的文化需求。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也提出了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三大课程基本理念,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模式,尝试建立一个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全新课程目标体系,这些均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新课标》建议教科书编写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6]因此,应该将与学习者的适应、与社会生活需要的协调作为课程变革的起点,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时代性。在课程概念生活化取向日益凸显的今天,一方面,我们应该选取那些能够从心理上(包括认知、情意和精神等方面)、功能上达至学生、与学生心灵“际遇”,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向的价值观引导和生命教化的内容。因为课程的意义是向学习者而生的,为学习者的发展而存在的:课程的每一个结点都应该充满着对学习者身心的殷切关怀,都应该试图和学习者现有的经验、发展水平,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生态、生存境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7]否则,就可能超过学习者理解的阈限,并构成学习者理解课程的障碍。另一方面,文学经典不是超历史的、永恒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文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识形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文学经典将不断地被建构,而一些传统经典又在新的视域下被置于批判与反省的席位上,并在不同层面及维度被阅读与重写,经典内容正是在这样的重构中被不断丰富和扩展。[8]

北京市语文教材新文学作品的入选与部分经典作品的退出,这一变化重要的不是课文的变化,而是课程标准的变化,是整个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显露出教材的编写和教育的导向问题,体现了语文教材改革的价值诉求——合理的社会控制。语文教材新入选的作品,使社会控制特征产生某些变化,从过去那种以斗争、批判、揭露、否定为主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强控型”,已逐步转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弱控型”,文章的价值取向多以正面、积极、美好的面目出现,并且趋向多元,同时尊重了学生的文化需求,其中时代性和选择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与指导方针。一方面,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才能更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领悟生存意义。作为通俗文学的金庸式的小说和《新鲜的网络语言》等文学作品进入高中语文读本,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人们的文学观和价值观“与时俱进”的结果。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不仅仅要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语言,走进一个设定的语文的意义世界,也不仅仅要使学生接受那些抽象的文化意识,而是还应该使学生拥有道德、智慧和生存的能力,调动学生人性内部的力量和智慧来面对人类生命的困境并诗性地生活。内容的时代性还能吸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以扩大视野,使语文教学更接近于文学本身。另一方面,教材具有选择性,才能培养多元化人才,更好适应社会需求。 《新课标》要求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包容力,培养学生对自由、平等、正义、尊严等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的认同。武侠小说和网络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相关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标志着基础教育观念的突破,标志着主流文化开始正视大众文化,也显现出通俗文学正在被主流文学认可的些许迹象,这一多元化趋势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是契合的,既切合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充满着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和关怀。因此,我们希望北京市语文教材的改革能产生某种引领价值,催发语文教学从政治、历史教学中走出来,从过度的政治导向与道德说教中摆脱出来,以合理的社会控制为监控点,还原语文作为汉语言教学、作为文学审美的本质功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三、文学作品的价值承载与教育意义的生成——教育的作为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总是具有某些较为固定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这是维系这个社会或民族的精神支柱。而这些信念与精神的形成,正是通过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学习与理解,逐渐将经典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内化为自身的精神与价值的过程。通过文学经典的一代代传递,民族精神也一代代延续,社会因此才能和谐发展。 [9]而文学经典的内涵又需要适切的传递方式,才能真正地传递下去。

教育意义的生成过程是学生自身以及在同教师交往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发现意义的过程,是教材所蕴含的精神生命与学生个体精神生命之间进行交往、对话的“视域融合”过程。[10]意义作为一种价值关系、意义关系,不可能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而获得,教育意义是由学生自觉的理解而生成的。通过理解,学生达到精神整体与知识或教育“文本”的对话和视野相融,生成引导个人生活的意义。[11]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记忆和接受现成的、事实性的知识,也不是将某种价值标准强加给学生,更不是为考试而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与教材这一媒介的对话,形成提问和反思的能力,体现课堂教学发展智慧的价值。语文教材蕴涵的学习活动方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包括体验、感悟、移情等。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不再是脱离学生生命的客体性存在,而是承载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蕴藏着历史、文化与生活底蕴的主体性、意义性存在。 [12]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应该将焦点集中在语文知识所蕴涵的意义世界,关注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生存意义的指引和生命境界的提升。语文教育只有对个体的精神世界和成长具有意义,才能引导学生发展。

教育意义的生成性意味着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意义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学生通过理解而把握和建构的。正是学生通过理解建构意义并且进入这一意义关系中,从而在相互作用中能动地选择和接纳教育的引导,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不仅接受而且也超越了教育的引导和塑造,不仅超越了教育存在的现实状态,而且也投入到发展的可能性中,由此在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13]以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例,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学生阅读、鉴赏,引导学生品味其优美、自然的语言,巧妙的情节构思,领悟小说包罗中国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数学、医农、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将江湖传奇与历史风云、侠义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熔为一炉的丰富内涵,挖掘小说对人性的维护和对人道的关怀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高度的人本主义精神,感悟小说对仁道与侠义的思考和赞美,对国家、民族问题的深刻探讨。再如《天龙八部》入选片段中的萧峰,聚贤庄大战体现了他的武功盖世,对结交的朋友与辽宋百姓不遗余力的爱护体现了他有情有义爱国爱民,对阿朱的情义体现了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可萧峰的结局却是个悲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除了由于萧峰的性格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萧峰处于宋辽元民族大融合时期,所以,萧峰的悲剧是时代的一个缩影。借助适切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的精神与文化价值得以传承,并在学生的个体世界内创生意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注释:

① 阿Q走了,大侠来了,学生语文水平能不能提高[EB/OL].http://bbs.phoenixtv.com/fhbbs/viewthread.php?tid=2736430.2007-8-20.

② M.W.Apple:Ideology and curriculum,RCH.second edition.1990:63-64

③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7

④ 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J].学科教育,1996(7)

⑤⑨ 杨启华.不能承受之重与不能承受之轻——从Q版语文的热销与禁售说起[J].当代青年研究,2007(6)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J].语文建设,2003(9).

⑦ 牛金成,龙宝新.有效课程:课程走向文本化的域限[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⑧ 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J].教育研究,2008(1)

⑩(12)(13) 苏鸿.意义世界下的课程知识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11)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8~86

标签:;  ;  ;  ;  

语文教材改革的价值诉求--从“半神半魔鬼”、“雪山飞狐”等作品选读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